首页> 年度报告>岚皋县> 岚皋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

岚皋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9 16:15
单位名称 岚皋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农业技术指导、咨询、服务,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农业植物病虫害监测预报及防治;农村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安全生产和户用沼气安全管理;落实农业机械化工作方针、政策,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新技术推广、农机维修、农机产品质量监管
住所 岚皋县城关镇文化广场4号综合楼
法定代表人 程涛
开办资金 54.5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岚皋县农林科技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4.5万元 84.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一)特色产业有力有序推进粮油生产: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2.1434万亩,预计产量4.3139万吨。完成油料面积2.6213万亩,预计产量0.3268万吨。全年共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854万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233万元。扎实开展撂荒地统筹利用和防止耕地“非粮化”治理,推进全县撂荒地复耕复垦复种。茶叶产业:全年新建茶园2000亩,改造低产茶园6500亩,全年产茶6110吨。成功创建市级、县级良繁育种示范园各1个,创建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有力推进项目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600万元,用于支持全县茶叶示范园区规范化建设及集体经济发展茶产业。猕猴桃产业:打造了10个猕猴桃产业重点镇、43个重点村,共51个猕猴桃园区,全县猕猴桃全县完成标准建园2.32万亩,其中2021年新建园0.32万亩。中药材产业:目前全县中药材总面积达7万余亩。目前已建成石门镇芙蓉村、滔河镇双向村、蔺河镇棋盘村3个千亩以上规模化种植基地;蔬菜产业:全县完成蔬菜播种面积17.4294万亩,产量17.77万吨。落实市级蔬菜保供基地示范园2个、县级蔬菜保供基地示范园3个。蚕桑产业:完成桑园管理及低产桑园改造2000亩,新建桑园600亩,实现蚕桑综合收入600万元。培育县级蚕桑园区4个,养蚕大户20户。引进推广果桑20亩,推广华康系列新品种50张。蚕桑产业由单一的兴桑养蚕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二)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分两批在水田村、花坝村、蜡烛村、龙板营村、泥坪村等10个重点村试点示范;二是完成了10个国控点土壤农产品协同监测点位的土壤及农产品样品采集及检测;三是开展农产品加密检测,春秋两季共采集土壤农产品样本615个。其中超标样本23个、合格样本592个,合格率达到96.26%。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以上。二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增施有机肥,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肥料利用率提高到了40%以上,主要农作物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0%以上;开展土壤墒情监测,已发布《农田土壤墒情简报》22期;三是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在全县12个镇采集土壤样品30个,耕地质量调查30户,并进行样品处理送检;建立配方施肥示范点5100亩,通过开展示范区施肥技术指导服务,使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三是严格落实病虫害防控。开展病虫害防治宣传,召开现场会2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近5000余份,培训人员达200人次以上。四是推进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加大宣传力度,使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工作家喻户晓。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7个,购置秸秆粉碎处理机械10台套,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建立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三)农业技术服务质量大幅提升一是推广优良品种,奠定丰收基础。全县推广玉米良种16万公斤,水稻良种2.2万公斤,油菜杂交良种0.4万公斤,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8%以上。二是加大科技应用,提高生产水平。全年推广玉米三项技术8.2万亩,水稻抛秧0.5万亩,油菜壮苗移栽2万亩,粮、粮(经、菜)规范间套12万亩,通过良种良法等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6%以上。三是开展马铃薯种薯繁育,促进品种更新换代。在官元镇二郎村建立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105亩,收获一级种薯8万公斤,为周边农户提供优质种源。从镇坪农科所调进的“费乌瑞它”马铃薯一级种薯5万公斤在3镇14个村种植500亩,生产种子50万公斤,通过购买串换,带动全县5000亩马铃薯种植品种的更新换代。(四)农村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一是完成了2021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280人,国家农民教育培训系统评价率达100%;完成田间学校建设3个;农业职业经理人及领军人才培育5人、产业直播电商人才培育15人。二是扎实开展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问卷调查工作(6个镇60户),完成了12个镇“组组有”复核工作。三是完成以魔芋、茶叶、猕猴桃、畜牧等产业技术培训354场次10780人次,通过培训指导,有效提升了产业户和各经营主体的生产技能和生产质量。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来,全县产业发展齐头并进,极大地带动了全县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2021年岚皋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10.9%,名列全市前茅。通过产业技术培训,岚皋县有劳动能力且有产业发展需求的产业户中长线产业达到全覆盖,有劳动能力的农户均掌握了1-2项产业技能。2021年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2.1434万亩,产量4.3139万吨,完成市下达我县粮食计划的100.7%和101.4%。完成油料面积2.6213万亩,产量0.3268万吨,完成市下达县任务的113.9%和112.6%。新建茶园2000亩,改造低产茶园6500亩,全年产茶6110吨。完成蔬菜播种面积17.4294万亩,产量17.77万吨,完成市对县任务的105.8%和114.6%。完成桑园管理及低产桑园改造2000亩,新建桑园600亩,实现蚕桑综合收入600万元,各项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全县农民提供了增收致富的路径。通过努力,2021年,全县新增申报4个绿色产品;佐龙镇蜡烛村茶叶、西部皇田有机大米、岚翠湖水产养殖成功认证为有机转换食品;申报的公共品牌“岚皋鸡蛋”成功进入全国名特优新第二批农产品名录。全县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极大带动了岚皋县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三、存在问题(一)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农业高投入、高风险、比较效益低的问题长期存在,全面实现农业设施及装备现代化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区域布局特色不鲜明,农业规模、集群效应低。农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开发利用能力不足,产业链条短、利润空间薄、持续发展能力弱。(三)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农技推广机构人员老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弱,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四、整改措施(一)加大种粮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开展农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民种粮一次性补贴等政策扶持,鼓励经营主体、种粮大户流转土地规模化经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推动农民增产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二)加大农产品品牌创建,不断拓展产业链条。大力推进岚皋特色农产品“两品一标”创建,做好“南宫山茶”区域公共品牌的推广,充分运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宣传推荐,提高岚皋特色农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延伸产品加工链条,通过招商引资、扶持龙头企业的方式加快粮油加工厂、茶叶加工厂及猕猴桃冷藏保鲜及加工厂的建设。(三)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壮大基层农技人员队伍。一是通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产业技术培训,大力挖掘乡村本土人才;二是通过事业单位召考等方式,吸引更多具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投入到农业农村工作中,不断转达基层农技人员队伍。五、下一步工作思路1、稳定粮食生产。狠抓粮油生产基础,大力推广适用技术,扎实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农民抓好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水平,实现农民增收。抓好粮油生产指导服务,提高单产水平,奠定粮油丰收基础。2、抓好特色产业。按照“一县一两业”、“一镇一特色”和“一村一品”的思路,聚焦中心负责的茶叶、猕猴桃、中药材、蚕桑等产业,聚力“百园提升工程”,全产业链推进。3、推进人才培养。一是根据中省市安排和要求,扎实做好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二是抓好重点产业领域田间学校建设工作。三是协助指导职农协会开展好各项服务工作。四是抓好农广校标准化体系建设。4、抓实单位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中心干部战斗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荣获“十三五”全省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农技推广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