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陈仓区> 宝鸡市陈仓区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心

宝鸡市陈仓区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9 15:23
单位名称 宝鸡市陈仓区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电化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教育技术装备、实验教学、影视教育、教育新闻宣传等。
住所 宝鸡市陈仓区集中办公安置中心教育体育局五楼
法定代表人 苟军良
开办资金 22.7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陈仓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36万元 5.93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陈仓区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陈仓区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心在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和区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强基固本,持续提升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陈仓区所有中小学校实现了网络接入全覆盖,100%不同程度建成校园网,接入速率均不低于100M,90%以上学校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所有中小学教室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有计算机教室,信息技术课达到每生1机。有4所学校建有录播教室,9所学校建有校园电视台,所有学校建有校园广播系统,85%以上学校有LED电子显示屏。所有中小学校有校园安防监控系统和公安治安一键报警系统。城区部分学校巡课系统、VR教室、电子门禁、校园一卡通、智能阅卷评价、家校互通等智慧校园建设项目已投用。(二)互帮互助,利用信息化积极推进教育公平与联盟单位千阳县教体局大力开展信息化管理建设与应用能力提升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加快智慧区县、智慧校园建设步伐。千渭初中、天悦小学、茗苑幼儿园三所项目校与对接项目校宝一中、宝鸡实验小学、宝鸡幼儿园通过“名校+”“名师+”“名教研员+”结对帮扶,组织教师在平台上互动,开展教学共研,学生“同上一堂课、共享一名师”等活动,有效促进了县区间、学校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选送陈仓初中等校7位名师参加2021年宝鸡市名师公益课堂录制,通过宝鸡教育云平台“公益课堂”、“宝鸡智慧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播出,助力初三毕业生备战中考。(三)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围绕全市首批智慧校园示范建设学校创建活动,我们积极争取财政资金500万元拨付相关学校,作为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奖补资金。虢镇中学主要建设智慧校园管理平台、电子班牌等项目;陈仓初中主要建设录播教室、智能安防、巡课系统、计算机教室等;实验小学主要建设录播教室、VR教室、计算机教室等。在三所苗子校的示范带动下,全区其他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均有了进一步提升。为了推进创建活动,年底我们在全区开展了2021年智慧校园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先进单位及个人评选活动。(四)整校推进,全面实施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10月11日,在陈仓初中顺利召开陈仓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启动大会,邀请全国项目负责人邱思琦和专家讲师杨奕从多个方面对具体操作进行了指导。明确到2022年3月,完成所有学校“整校推进”的培训任务和时间。全区100所中小学、幼儿园迅速组建信息化管理团队和培训团队,制定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计划。3100多名教师制定个人研修计划,依据时间节点完成了培训研修、成果提交工作,现正在开展测评和总结提升阶段工作,有效促进了我区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全面提升。(五)以赛促用,助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创新2020年我区教师向宝鸡教育云平台上传资源2128件,经过学校和区级初评,向省市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组委会推荐优秀作品166件,最终荣获省级奖6件,市级奖40件。区教体局和虢镇小学、陈仓实验小学、千渭小学、茗苑小学、天悦小学、西堡小学、陈仓中心幼儿园被市教育局评为优秀组织单位。2021年我区各镇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广大教师参赛踊跃,各镇校正在评选推荐上报优秀作品。(六)参与实践,努力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网络安全、校园文化生活为主题,举办了陈仓区第十七届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大赛,对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和指导教师进行了通报表彰。积极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第二十一届陕西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获得省级奖8件,市级奖11件。组织学校分别参加了陕西省信息化管理中心举办的2021年小学生趣味编程专项竞赛活动和第三届青少年“爱挑战”暨“互联网+素质教育”活动。学生通过参加比赛,参与实践,增强了实践能力,提升了信息素养。(七)拓展载体,扎实推进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今年为全区78所学校放映爱国主义优秀影片,观众达2.4万余人次。为配合影视教育在全区中小学校深入开展,组织开展了“中小学爱国主义影视教育和‘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影评活动”。对评选出的591篇优秀作品、18名辅导教师、6个优秀组织单位进行了通报表彰,择优推荐60篇优秀作品参加省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影评活动。丰富了学校德育工作,对学生形成良好审美情趣、正确“三观”发挥了促进作用。(八)顺利完成初中2021年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组织工作。为确保我区3843名考生顺利完成考试,考前组织40余名考场管理员参加省级考试线上培训;对考试组织机构、督查、监考、技术支持、防疫等工作进行精心安排;与供电、工信、网络公司等部门积极联系,对各考点进行电路检测、网络维护,实现了考试期间全区21个考点无事故。(九)组织学校完成教育信息化工作系统数据填报。在做好教体局视频会议、信息化网络系统、办公网络和设备的技术支持及维护工作的同时,每季度至少更新上报一次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系统相关数据,对学校现有网络建设、计算机教室等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统计。组织全区学校、幼儿园按时完成了陕西省教育机构管理系统的数据更新填报工作。(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类信息化培训,开阔眼界的同时转变其观念。全年组织中小学骨干教师200余人次赴西安、宝鸡等地,分别参加了2021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第二十一届陕西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2021年“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2021年陕西省智慧课堂教学应用研讨会、企业微信应用专题培训等。组织全区430余人次参加了“2021西北教育装备博览会”,在提高参与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同时,也发挥了以点带面的辐射带动作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集中力量和资金推进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全力打造虢镇中学、陈仓初中、实验小学三所市级首批示范建设苗子校。资金保障采取区局拨款与学校自筹相结合方式,区局按学校建设投入资金的80%给予专项拨款共计500万元,其余学校自筹。(二)2021年全区100所中小学、幼儿园3100多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研训高效实施。一是及时成立区级和学校管理团队、培训团队。二是健全制度,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研训实施计划。三是认真扎实组织培训、研修、成果提交、测评等工作。(三)围绕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全年印发《陈仓教育信息化简报》6期。深入宣传了我区各学校在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智慧校园建设、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等重点工作中一些主要作法、取得成效。为学校、镇街之间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发挥了桥梁作用,有力宣传推动了陈仓教育信息化工作。(四)以市教育局门户网站等多种媒介为平台,多渠道展示陈仓教育新形象。全年在宝鸡市教育局门户网站上传新闻消息86条;在陈仓区政府门户网站上传新闻消息99条,选登数量名列全区部门乡镇前列;拍摄撰写的新闻稿件31条在区电视台“陈仓新闻”栏目播出;31条在区融媒体“爱陈仓APP”上播出;为省级文明机关创建和党建活动拍摄制作活动视频短片29个。多渠道、多角度向社会各界宣传了陈仓教育。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由于现在工作节奏快,头绪多,我区基层学校数量就达100多所,许多工作安排后的实地指导督促少,导致有些活动安排后基层学校实施过程就打了折扣,影响了工作质量。改进措施: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做到精细化管理,尽可能多下基层督查指导。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克服基层个别同志懒散现象,更好提高工作完成质量。四、2022年工作计划2022年,我们将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提升、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建设、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等工作为重点。加强培训指导,搞好管理服务,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全面提升,努力形成与全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新局面。1.积极推进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2.继续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研训及考核工作。3.扎实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工作,积极参加省市教育信息化创新大赛及各类信息化方面相关比赛。4.举办陈仓区第十八届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大赛。5.做好2022年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6.做好教育网络安全宣传和保障工作。7.做好教育信息化系统和教育机构管理系统的填报和更新工作。8.创新推进影视教育放映工作,加强学生爱国影视教育影评工作,争取在省市级优秀影评活动中取得佳绩。9.做好教体局视频会议、信息化网络系统、办公网络和设备的技术支持及维护工作。10.利用市教育局和区政府门户网站,以及陈仓电视台向社会各界准确及时宣传陈仓教体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2019年3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