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华阴市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负责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综合统计工作,分析、预测运行态势;组织开展各类培训。 | |
住所 | 华阴市东岳路2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强国良 | |
开办资金 | 98.5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华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31万元 | 31.1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政策宣传。一是利用各种媒体,对中、省、市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法规,进行了大力宣传,重点宣传了《中共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渭南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走访调研企业,坚持送政策下乡、送政策上门,对重点企业安排专人对接上门服务,面对面实地解决企业问题,认真听取了企业家们对于企业发展情况、面临的困难、进一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对企业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反馈,营造亲商暖商的氛围,增强为企业家服务的意识,加强对企业家的扶持力度。 2、开展调研活动。一是为加快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切实缓解融资难问题,根据《渭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报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通知》文件要求,通过实地摸排调研,了解企业融资困难,并对情况进行汇总,形成了我市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情况报告,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二是按照《华阴市委办公室关于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文件精神,通知并组织市委统战部、发改局、教科局,财政局,人社局、税务局负责同志深入锦前程药业、西药制药有限公司、博华制药、新西北钢铁、华阴赛恩有限公司以及华山创业创新基地,对企业发展现状,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对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建议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情况进行汇总整理,起草我市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3、开展融资服务工作。一是为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畅通融资信息渠道,帮助民营企业获得信贷支持,我中心组织西岳制药、锦前程、华鑫特钢、华山创业基地等4户企业参加渭南市政银企对接会。二是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召开了华阴市2021年金融助力工业倍增计划暨“华山贷”业务启动仪式,现场为鼎盛生物、远大热力2户企业进行授牌,为中汇再生资源、东朋开元农业等6户企业进行授信。三是我中心与邮储银行合作开展的“华山贷”融资担保业务,截止11月底,共有34户企业咨询了解,提交申请企业19户,共申请贷款资金680万元,其中18户企业发放贷款,共515万元;1户企业经审查,涉及经济纠纷,未进行办理。现还有2户企业已申请,正准备进行初步调查。 4、争项要资工作。为华山创业创新基地申报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华山创业创新基地标准化厂房项目、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项目资金218.7万元。组织陕西华鑫特种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华阴市万华重工有限公司、陕西正元秦电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西安博爱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岳制药有限公司、华阴市锦前程药业有限公司、华东医药(西安)博华制药有限公司七家企业申报省级中小企业技改项目专项奖励资金 712.9万元。同时,联合财政局对七家企业项目进行实地核查,对所有票据进行核对,并通过财政云审核上报。 5、双创基地工作。以“高质量发展工业倍增计划”目标为前提,建成“以创新促进创业、以创新促进就业”的总体目标,不断发展壮大园区规模,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激发企业活力,助推华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入更大步伐。园区内主干道路面硬化及周边绿化,建成1000吨冷库一座,标准化厂房三座8600 ㎡,入驻5家生产企业。截止目前,已成功孵化企业33家,入驻企业41家,涵盖了加工制造业、高新科技产业、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网络销售、旅游文化、新技术新材料、科研研究所等行业,带动就业人数600余人。其中,健永生物科技、晨旭黑果花楸、铁马铸造、四维智开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在专家的指导下,陆续开发出了新产品,获得7项实用新型专利及一项发明专利,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综合水平。 6、筹备第十一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工作。组织企业筹备第十一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资料,对各参展企业提交资料进行审核。向渭南市工信局上报第十一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参会企业相关资料。 7、中小企业技改工作。联合财政局深入华鑫特钢、锦前程、西岳制药等14户企业对2019、2020年申报陕西省中小企业技改项目进行验收,对2019年、2020年审计报告以及资金使用凭证等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并按照省工业产业做好发展资金项目验收管理办法进行验收,督促企业完成工业产业发展资金项目执行情况表。 8、项目策划和招商引资工作。按照市上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工信局策划项目12个,合同引进资金为100000万元,完成到位资金50000万元,截至目前任务已经全面完成。 二、社会效益情况 截止2021年底,全市累计市场主体14444户,其中企业3871户,个体工商户10182户,农村合作社366户。新增市场主体1684户,其中企业366户,个体工商户1297户,农村合作社21户。 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1、存在问题 2021年度我中心在服务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企业的需求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我中心在业务衔接上还不够紧密,工作开展还不够细致,深入企业的广度、深度还不够。 2、整改措施 针对我中心业务衔接不紧密,工作开展不够细致问题,在工作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把业务学习作为经常性的任务,通过开展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总结促进各项工作的经验措施,一起探讨制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分析研究、掌握判断、建议服务、协调落实的能力。 针对深入企业的广度、深度不够问题,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立足本职,做到日常业务热情服务,深入企业主动服务,重要工作跟踪服务,围绕难点创新服务,想方设法给予企业帮助。 四、下一步工作 1、强化政策落实,激发创业活力。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的讲话精神,积极推动中省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持续进行创新宣传、精准辅导,对普遍性优惠政策进行全面辅导,对重要专项政策进行专题辅导,对持续经营的民营企业及时开展更新辅导,对新办民营企业及时送政策上门,确保民营企业熟练掌握、用足用好相关优惠政策。二是充分借鉴外地经验,立足实际,制定出台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努力营造尊重创业,支持创业,尊重民营企业家,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提质增量。 2、深入调查研究,提升服务水平。根据实际情况,挑选部分有代表性的企业,通过实地调研、企业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及时发现企业问题,更好地掌握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诉求,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和能力,推动全市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创新融资服务,缓解融资难题。一是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对接活动,畅通投融资信息渠道,帮助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二是加大“华山贷”贷款担保业务工作力度,缩短业务办理流程,扩大宣传覆盖面,向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倾斜,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加快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4、加强“双创”建设,扩大企业总量。一是整合社会资源,完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各类社会机构创办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企业孵化器等培育平台,为创业创新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二是帮助华山创业创新基地进一步完善服务职能,为入园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营运咨询与商务推广、投融资等各项服务,在园区内形成技术、资金、人才、创意的集聚和交流。 5、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企业知名度。积极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各类经贸洽谈会、展览会,组织筛选一批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名优特产品展览会等综合性、高端展会,寻找合作机会、拓展销售渠道、提升我市企业知名度、扩大销售额。 6、抓好企业家培养,提升整体水平。积极组织重点培育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参加省、市组织的高端人才培训,高端讲堂论坛,借助省市培训平台,努力提升中小企业负责人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帮助企业家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强化能力,努力提高企业家的总体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熟悉市场、精通管理的现代化企业家队伍。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