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安康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

安康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9 11:55
单位名称 安康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库集中支付提供保障。预算单位财政直接支付业务和授权支付额度下达市本级各预算单位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支付配合对预算单位实施预算执行日常管理协助建立和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各预算单位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预留印鉴卡设立支出总账和分类账管理系统相关会计换算和监督管理国库支付信息及时掌握资金动态市本级预算单位工资和津贴统一发放及数据审定
住所 安康市汉滨区大桥南路17号
法定代表人 宋新艳
开办资金 388.3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2.21万元 95.1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1年9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支付中心在市财政局党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注重日常学习,强化理论指导。建立“月学习”制度,组织全体干部每月进行集中学习,重点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中省重要会议精神的学习和财政业务工作的学习,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全体干部扎实做到将学习内容入脑入心、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在学中做、做中学,立足单位职能和业务工作,更好的服务于我市的财政事业和安康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大局。(二)厉行规范管理,提升履职效能。中心承担市本级预算单位直接支付业务和市本级预算单位财政云人员工资台账的审核、管理业务。2021年中心全体干部团结协作,克服单位人手不足的现实状况,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三)加强对上工作沟通,共促工作提效。2021年5月,省财政厅国库支付中心赴我市调研财政云运行一体化改革进展和资金安全情况,6月份中心综合处赴我市汉阴县开展支部党建活动,11月省厅在安举办党建联络员暨目标考核联络员培训班,中心积极沟通对接。中心以每一次省国库支付中心来安举办活动为契机,加强与省中心的业务交流和联系,积极借鉴学习先进工作理念和经验,以促市中心业务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四)狠抓驻村帮扶,推动有效衔接。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中心紧紧围绕“强化驻村力量、加大物资争取、补强产业短板、开展消费扶贫”等方面抓实驻村帮扶工作。1.强化驻村力量。严格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做好市级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的通知》(安办字〔2021〕53号)和市委办印发《关于向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实施方案》(安办发〔2021〕8号)和市委组织部、市乡村振兴局《关于做好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轮换的通知》(安组字〔2021〕124号)文件要求,不折不扣落实轮换工作,选派年富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驻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和第一书记,选派熟悉农业农村工作、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担任工作队队员。严格执行新老队员交接接工作要求,确保驻村工作队下得去、融得进、过得硬、干得好。2.加大资金争取。通过加强工作汇报、邀请局领导实地调研等方式,争取市财政局加大对帮扶社区的资金和政策倾斜,今年以来累计为社区争取资金60万元,支持社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灾后恢复重建、产业发展等方面,推动社区乡村振兴建设持续向好。3.补齐产业短板。针对帮扶村产业基础薄弱、主导产业不明晰的产业发展现状,中心领导多次到村调研指导、邀请相关专家实地查看,与镇村干部一道研判出了一条“茶叶+拐枣+烟草种植+特色短期种养业”的产业发展道路,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帮扶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发展蓝图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4.开展消费扶贫。大力实施消费扶贫,动员社会更广大群体参与扶贫事业,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安康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始终坚持把开展消费扶贫作为一项重要帮扶措施扎实推进,在2021年开展的消费扶贫活动中,累计帮销农产品1.4万元,有力地带动了困难群众的致富增收。注重帮扶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疫情防控工作,累计为社区捐赠防疫物资和生活慰问品共计1.7万余元。二、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集中支付业务方面:全年共办理单位往来直接支付业务18641笔,直接支付资金10.83亿元;通过财政云预算一体化系统支付14385笔,支付资金60.33亿元,代编单位支付业务258笔,涉及资金6.30亿元。在工资发放业务方面:在六月底完成了市本级212个预算单位人员台账的录入工作,并于7月开始通过人员台账渠道进行工资发放。截止2021年12月31日,工资科完成212家预算单位累计23872笔工资变动审核业务,审核应发工资总数3.71亿元,配合市财政局有效完成了“保工资”的工作任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对于财政资金的动态监控工作需要进一步探索;二是在对省对县区联动上要开创性的开展工作;三是要注重调研,为市本级部门和单位主动服务做好工作;四是需要花更大力气,推动帮扶村乡村振兴工作起好步、开好局。(二)改进的措施:一是加强工作汇报和学习,加大对财政资金的动态监管力度;二是建立省市县(区)交流平台,加强工作互动和业务指导学习;三是主动开展“上门服务”,加强调研,搞好服务;四是加大对帮扶村的支持力度,巩固和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打好基础。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进一步完善改革方案和相关制度。进一步分析研究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完善改革方案和相关制度;探索建立国库集中支付用款计划考核机制,推动预算单位准确编制用款计划,科学控制财政资金现金流量。提高项目支出用款计划与项目进度管理的协调性,提升用款计划精细化管理水平;探索建立事前威慑、事中监控、事后查处、反馈、跟踪问效的运作机制,努力提升财政财务监督管理水平。二是进一步扩大财政直接支付范围和规模。在加强对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按照规范操作、分步推进、动态监控的原则,逐步将预算单位所有实有资金账户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积极稳妥推进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将具备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逐步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运行管理,进一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和规模,不断提高资金的到位率、支付效率、使用效益和透明度。三是严格审核制度,重视动态监控。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的同时,严格“按财政预算、按用款计划、按项目进度、按规定程序”的原则进行支付,严格依照预算法、财经法规等实施监督,督促预算单位认真落实预算执行、政府采购、公务卡等财政政策。四是创新服务举措,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服务效能。通过走出去、多调研等方式,广泛听取预算单位对支付中心工作的意见、建议,细化分解受理、支付、对账等职责,主动为预算单位服务。对省和县区积极开展党建和业务学习等活动,实现上下联动,多沟通,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努力打造财政干部新形象。五是帮扶工作再发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新局。要切实担负起帮扶单位的帮扶责任,与帮扶村干群共同发力、科学谋划,在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产业基础、稳定群众就业、促进群众增收和加强新民风建设等方面花大力气、下足功夫,协助村两委做好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让帮扶成果惠及更多困难群众。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