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安康市农作物种子站

安康市农作物种子站

发布时间: 2022-03-29 11:53
单位名称 安康市农作物种子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农作物种子管理提供服务。拟定农作物种子规划计划,提出农作物品种布局意见,农作物优良品种引进、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引进,指导规范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救灾备荒农作物种子调配,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从业培训、信息统计、咨询服务,种子生产经营备案事务性工作。
住所 安康市汉滨区陵园路8号
法定代表人 汪振中
开办资金 47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0.15万元 217.48万元
网上名称 安康市农作物种子站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1年9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扎实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为扎实做好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与开发利用工作,制定下发了第三次安康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方案,并加强指导、实地督查、进度通报等,确保了种质资源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全年目标任务出色完成。2.狠抓品种展示与示范。全市围绕大宗粮油作物试验筛选、新品种引进试验、展示和骨干品种筛选、示范推广工作,共组织抓点示范26点次,展示示范品种186个次,面积1200余亩。3.扎实抓好品种审定试验工作。组织辖区内有关单位承担的国、省玉米、水稻、小麦、大豆4个主要农作物的新品种区域试验工作全部按计划实施完成,全年共完成17个组别,151个品种,48个点次的新品种区域试验工作。2022年国家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2组24个参试品种的试验工作按计划有序实施。并对辖区内国家水稻、玉米多渠道试验和省玉米联合体试验进行了指导,本年度共有27个企业、联合体在我市布点试验50组。4.加大种子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力度。全力开展全市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认真做好玉米小区纯度种植鉴定,把好农作物转基因生物监管关。5.提升种子质量检验水平。国家农作物种子轮次能力验证和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复评审顺利通过。6.加强全市农作物种子备案管理。全面开展了农作物种子市场信息大摸底工作,督促各县(市、区)完成了种子生产经营信息网上备案工作。7.积极开展宣传培训活动。开通“安康种业”微信公众号,宣传种子工作动态,传播种业科技,参加安康市第二十八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和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等活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目前收集资源总数576份,其中入国家库合格资源385份,占国家征集任务的164.5%,占市下达任务的104.1%;三个补充收集县(市)补充收集资源369份,完成省方案任务的123.0%。在普查与征集中发现了茶树、红花莲藕、红花米水稻等一批当地特色优异资源和年代久远的古老品种与群落。已调查掌握茶树、魔芋、地道中药材、桑树等作物收集线索42份。2.共组织抓点示范26点次,展示示范品种186个次,面积1200余亩。完成国、省玉米、水稻、小麦、大豆4个主要农作物区域试验及试验示范工作,共17个组别,151个品种,48个点次的新品种区域试验工作,及时下发了安康市2021年6个大宗粮油作物的品种布局指导意见。3.按国家农技推广中心的安排部署,完成了PT22次国家农作物种子轮次能力验证。检验机构顺利通过复审,共抽查了30个种子经营门店,扦取了38个种子样品,所有种子样品都进行了净度、水分和发芽率三项质量指标的检测,合格率达到97.3%;全年转基因快速检测样品178个,未发现转基因阳性样品。4.组织各县(市、区)对备种用种、种子物流、当前库存、价格变化、品种结构等情况进行了详实的调查统计,对种子供需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全市累计完成种子备案单8552份,备案主体904户。5.全面完成驻村帮扶工作,2021年投入帮扶资金10万元,引进帮扶资金110万元,支持端垭村茶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修复。协助销售、购买农户产品4万余元,为农户办实事20余件。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缺少专业技术领军人物,人员严重老化。二是各县(市、区)种子业务工作归属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2.改进措施:一是积极汇报,争取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支持,计划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充实队伍。二是召开了全市种业工作座谈会,明确各县(市、区)种子工作牵头单位。四、下一步工作思路。2022年,全市种子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乡村振兴为总揽,围绕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为基础,狠抓粮油作物品种试验为引擎、突出农业用种安全为重点、强化良种应用为主线,统筹推进种业各项工作发展,着力抓好以下工作:1.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持续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力度,同时加强频危资源、古老品种、特有资源的收集与优异资源展示和宣传。2.强化优良品种引进、示范展示和筛选。围绕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着力开展优质粮油作物品种示范展示,筛选优质骨干品种。3.狠抓种子质量检验。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己任,狠抓种子质量抽检,落实玉米田间种植鉴定;做好国家轮次能力验证;全方位开展转基因检测。强化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检验能力和水平。4.开展新品种选育和审定登记。开展玉米、水稻、马铃薯、茶树新品种的品种选育联合攻关;做好已完成区域试验(联合体)的品种送审;争取新的品系纳入省级区试,为审定打好基础。5.突出种苗(芋)基地建设。以茶叶、魔芋为主,加强种苗(芋)规范化建设,为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6.加强种子供需信息调度。开展市场调查摸底,全面备案登记,研判市场动态(品种、数量、价格),保障品种有效供给,满足农业生产用种需求。7.加强种子从业人员的培训。以《种子法》《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等为重点,加强宣传培训,提升种业队伍及从业人员知法守法意识,营造安全、健康的种业秩序和环境。8.抓好帮扶村建设,统筹做好疫情防控、防汛、安全生产等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证书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合格证书》证书编号:(陕安)中种检字(2021)第001号发证日期:2021年11月27日有效日期:2027年11月27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