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石泉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以农为本、服务三农。农特产品推荐、合作社联合社的领办、土地托管、农村电商发展。 | |
住所 |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春潮广场政务中心五楼 | |
法定代表人 | 温泉 | |
开办资金 | 24.5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石泉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01万元 | 35.77万元 | |
网上名称 | 石泉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石泉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完善基层体系,强化为农服务能力。一是提升产业联合组织。紧紧围绕全市五大富硒主导产业搞好产业服务,巩固提升生猪和魔芋、茶叶产业联盟,组建了黑猪产业联合体1个和茶叶联盟,正在积极推进核桃联盟。二是规范提升基层社。按照合作制和开放的原则,通过规范引导和项目扶持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和能力。三是加快村社共建。研究提出了“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实现基层供销社全覆盖的试点工作方案,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依托供销合作社体系优势和制度优势,积极开展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今年新设立了盘龙、中坝村级供销合作社2个。三是助力社区后扶及消费品下乡。(二)推进消费帮扶,助力农村产业发展,一是切实履行消费帮扶牵头抓总作用。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部门协同的消费帮扶工作推进机制;二是持续开展扶贫产品认定。持续不断动员各涉农企业、合作社开展产品认定,全县已通过国扶办认定的扶贫产品达160个,供应商71个,产品总价值达5.6亿元,有力促进了我县扶贫农产品走出;三是规范“三专”建设和运营。会同县乡村振兴局、经贸局、市场监管局对县内销售扶贫农产品为主的4个专馆2个专区进行了检查和规范指导,每月定期走访和指导各经销商规范销售扶贫产品,建立销售台帐,及时报送扶贫产品销售数据。四是积极帮助企业入驻线上平台。为扩大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落实专人对我县优势农产品进行帮助和指导,耐心引导企业重视线上业务,专人手把手教企业入驻全国832扶贫农产品等销售平台,切实扩大了我县农产品的销量和知名度。(三)抢抓项目机遇,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一是积极抓好涉农项目谋划储备。二是做好新网工程项目争取和实施;三是积极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四)推进电商助农,繁荣农村电商市场。一是积极发挥县创客空间直播基地作用,专门招募和聘请了本地小网红担任专职主播,在“石泉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官方抖音账号常态化开展本县农产品宣传推介和直播带货,成为我县唯一坚持定期直播的政府单位;二是是做大做强社直属企业。社班子自加压力,积极研究市场化运行机制,完善供销电商公司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落实人员及岗位职责,建立营销体系及工作机制,将原来无任何业务的一家空壳公司一步步做实。扎实开展了与河海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雅居乐地产、西安瑞海土地规划、金坛及山东滨州等地的农产品销售合作。同时积极拓展线上业务,自营了832平台2种农产品的销售,依托e帮扶平台上架了30余种农产品,建立了石泉印象淘宝示范店,建立和开通了微信小程序线上商城,共上架40余种本县农产品。通过以上做实做强社有企业的举措,供销电商公司全年实现销售额超过了600万元,并成功认定为限上商贸流通企业;三是积极推进农产品公共品牌工作。建立了农产品品牌运营服务中心,与市场主体开展合作,针对县域农产品缺乏品牌或品牌竞争力弱的短板,通过与专业团队的合作提升本县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结合县域农产品资源优势,牵头打造“石泉印象”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牵头注册了“金蚕优农”县域农产品公共商标,策划了一批农鲜商品的外包装,指导了生产企业和合作社针对线上线下融合的热点开发相应规格的农产品包装。在西安、南京、上海、武汉等10地开设“石泉印象”名优农产品直营店,菜籽油、大米、蔬菜等一批商品首批作为推广“金蚕优农”商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完善了基层体系,强化了为农服务能力,服务三农能力不断提升。不断发挥供销社开放办社和供销合作作用优势,(二)推进了消费帮扶,助力了农村产业发展,切实履行了消费帮扶牵头抓总作用,消费帮扶工作成效明显,(三)推进电商助农,繁荣了农村电商市场。坚持建管并重、融合发展的原则,强化业务统筹和运营管理,结合基层社完善提升等主业工作建立了基层供销电商服务点12个,帮助农村在电商助农和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作用。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实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够。供销联社自恢复设立以来,一切从零做起,始终存在缺投入、缺资产、缺人才、缺编制等短板,在基层组织恢复重建、打造为农服务平台、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加之由于历史等原因各镇、各部门对供销工作认识还有偏差,协作配合不够,阻碍了供销合作社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二是创新不够,综合改革进展慢。按照中央〔2015〕11号文和省委〔2016〕10号文要求,县供销联社机关参公管理尚未落实,“三会”制度(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尚未完全建立,“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生产、供销、信用)试点还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基层社恢复重建由于投入不足、机制不灵活、力量薄弱还未实现全覆盖,为农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编制不足,服务三农力量弱。供销联社恢复以来核定正式编制数为5人,目前实际在岗4人。按照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批示中提出的“供销合作社要坚持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拓展服务领域,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等要求,现有人员编制数量与工作要求严重不匹配,加之热爱和熟悉“三农”工作的人才匮乏,阻碍了作用发挥和供销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四、改进措施(一)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党建工作统揽、意识形态主导的指导思想,继续落实县委非公党建“三强化、三提升、三引领”的工作思路,创新做实企业党建工作,建强管好服务队伍。(二)创新发展电商工作。组织培训,培养互联网思维。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用于开展农产品专场推介会,多方式增加我县农产品的宣传力度,解决我县农特产品销售难问题。(三)健全为农综合服务体系,强化供销社核心职能:“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为农业综合服务。五、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不断完善供销基层服务体系。按照县有商贸综合服务体系,镇有综合服务中心,村有综合服务社的综合服务模式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面向农民的生产资料、生活用品、农业知识、供销信息等服务机制。加快推进供销综合改革工作。一是推进“三位一体”改革工作;二是补齐“三会”制度建设短板;三是发挥和完善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功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抓好消费帮扶。继续深化消费扶贫“7321”工作模式,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部门协同推进的消费扶贫工作机制,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积极完成中、省定点单位消费扶贫任务,助力农民富裕富足;二是积极做好包联村帮扶工作。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持续用心用力,抓好包联村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工作衔接;三是积极推进涉农项目工作。积极争取农产品冷链产业园项目落地建设,推进流完可源回收网络。高质量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坚持高质量项目建设为抓手,助推全县供销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供销合作工作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一是积极谋划储备一批农业产项目,力争高质量策划包装并进入县级以上项目储备库的涉农项目及产业项目8个以上;二是积极推进中国供销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832平台产地仓、为农服务中心项目工作,争取中、省、市对项目的支持和扶持。三是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通过上级投资+专项债券+融资的方式,多方位推进项目建设工作,力争项目按计划落地开工。努力做强为农综合服务平台。一是持续完善和提升社属企业县供销电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建立市场化企业运行机制,积极选配经营人才、争取项目扶持、推进企业融资、力争供销电商公司全年营业8000万元以上;二是发挥供销合作制度优势,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供应、消费品供应、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合作金融、冷链物流等各个业务模块;三是积极推进供销企业集团公司(供销总公司)组建工作,争取供销企业集团成为县域为农综合服务的龙头;四是继续推进富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在消费帮扶“三专一平台”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实现消费帮扶销售额1000万;五是积极推进农村电商工作,破解人员编制不足困境,通过数字化赋能促进供销合作社发展,打造石泉数字供销新样板。着力提升电商工作成效水平。研究出台提升全县电商工作成效的工作方案,加强各电商服务中心(站)与供销为农综合服务中心(站)的深度融合,有效电商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