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宁陕县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业务范围:医疗与护理:<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医学检验科/中医科/功能科/放射科/CT诊断/病理科/麻醉科/术室/病案室/供应科/药剂科>诊疗与护理等。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宁陕县城关镇河提西街13号 | |
法定代表人 | 贾开朗 | |
开办资金 | 6331.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陕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331.9万元 | 6407.8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宁陕县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33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于2021年1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开办资金。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院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业务活动(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开展。一是及时更新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二是严格落实三级预检制度、首诊医师负责制、“一人一诊室”、“一患一陪””制度,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轮班检测。三是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加强重点人群筛查。四是强化督导检查,建立疫情防控院感定期巡查机制。五是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六是完成医院职工疫苗接种和全县10个疫苗接种点及所有3-11岁儿童疫苗接种医疗保障。七是积极参与对外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八是完成点对点人员对接。(二)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一是自2020年11月党委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制定医院章程,健全工作制度,运行医院党委会议事规则和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二是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着重架起那个领导班子、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规党纪教育、医德医风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增强干部职工宗旨意识。三是医院党委、各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推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常态化开展。全面先后组织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等重要活动。四是结合加强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专项行动和医疗机构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及行风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严格医德医风考评,提高防腐拒变能力。五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医院文化建设。(三)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一是药品供给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基本药物配备率、使用率基本达到指标要求,药品带量采购、“两票制”工作稳步实施,严格执行药品、耗材“零差价”销售。二是成立运营管理科,负责院内医保前置审核、加强成本控制,进一步提高医院运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三是完成2020年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四)狠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一是严格落实十八项核心制度和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坚持落实依法执业。二是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优化医疗收入结构。三是实施护士岗位分级管理,从岗位设置、护士分级、人力调配、岗位培训、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六个方面进行护士管理方式改革,四是全面做好药事工作。(五)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一是开展了干眼治疗、钬激光碎石、颅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睡眠呼吸监测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等新技术新项目12项,在上级医院指导下,帮助开展小儿麻醉、可视化麻醉、纤维镜、椎间孔镜等新技术新业务8项,并协调帮助为宁陕县医院建立温馨的小儿麻醉等候室,为医院麻醉科植入了医学人文关怀的基因。二是采购血透室血液、钬激光、负压救护车、胃镜病理室设备、口腔CT等设备,进一步完善医院硬件设施。三是为了促进医院科研工作的开展,医院成立了科教科,并于今年申报市级科研项目4项,审核通过了2项。四是“三大中心”建设顺利验收,建立健全医院急救体系。开展相应的应急演练10次,组织全院性应急演练4次,并多次下基层、入社区、进敬老院、进学校等地方为他们培训三大中心相关知识。(六)大力实施人才兴院战略。一是通过医学本科生招聘、人才引进等途径,招聘本科毕业生12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职称聘任41人。有效缓解了用人压力。二是积极落实人才培养“十百千万”计划,采用引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先后选送40余名业务骨干至西电集团医院、交大一附院、西京医院等三级医院,参加长期进修与专业培训。同时参加其他学术会议及短期培训706余人。通过这些进修培训,使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才梯队不断趋于合理。(七)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一是持续深化与解放军305医院、省人民医院、金坛区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的帮扶协作关系,利用派驻专家开展人员带教、手术指导、业务培训等工作。二是深入开展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对全县9个镇卫生先后选派50余人次至基层开展长期对口支援工作,通过业务指导、远程会诊、医疗质量督导、医院文化及内涵建设、义诊等帮扶活动,为进一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夯实基础。(八)加强医保监管,有力规范医疗行为。一是建立健全医保管理相关制度,汇编医院收费目录,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培训学习《医疗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安康市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规范诊疗行为。二是加强临床诊疗“四合理”工作,对标对表抓好整改,对上级检查反馈问题,医院积极促织人员举一反三核实整改,完善管理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三是平稳完成医保结算平台切换工作,四是积极推进按病种付费政策,制定了按病种付费实施方案,安排相关科室负责人到安康市中心医院、汉阴县医院考察学习,开展新技术,增加新项目,按月通报按病种付费工作进展,每季度兑现奖惩。全年执行按病种付费共计702人次,占我院住院人次的8.5%,实现结余28万元。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1年共完成门急诊155527人次,较去年增加11121人次,增加7.70%;出院8613人次,较去年减少253人次,减少2.85%;住院均次费用4135元,较去年减少582元,减少12.33%;平均住院日7.7天,比去年减少0.7天,减少8.33%;门诊平均费用114元,较去年增加1元,增加0.88%。住院手术1362台次,较去年减少88台次,较去年减少6.01%。药占比28.57%,较去年下降2.3%,全年体检15588人次,较去年增加4606人次,增加41.94%。2021年全年总收入7981.52万元,含财政拨款2409.89万元,其中:项目拨款和疫情防控补助资金593.58万元;基本工资70%补助、五险二金全额补助及其他基本补助资金1816.31,全年业务收入5394.91万元,较去年减少419.74万元,减少7.22%。全年总支出7973.90万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纵向比进步较大,横向比差距不小。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机遇,更要明确医院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不足方面:一是学科带头人匮乏局面仍未改善,仍然是制约医院发展得瓶颈,人才引进难、留住难、成才难得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二是市级重点学科建设进展为零。三是县域医共体建设步伐不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还没有到位,县域医共体建设政策需进一步明确。医疗资源市场占有意识不强,病员来源不稳定。针对这些问题,一是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医院科室业务水平。二是加快医改步伐,尽快落实“一心三点”试点建设。四、下一步工作措施(一)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强化“一岗双责”,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和廉洁从业行动计划,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严明纪律红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二是不断完善健全医院内部运行机制、管理制度、议事规则、办事程序等,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提高医院运行效率。三是持续做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充分分析和运用绩效考核结果,不断提升医院管理能力和医疗质量。四是积极支持和配合县委县政府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方案的实施,探索完善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调整收入结构,落实三明医改经验。五是落实基本药物和药品耗材采购各项制度,持续推进药品、耗材网采、“4+7”带量采购和“两票制”等工作。六是完善医保管理相关制度,加强临床诊疗“四合理”工作,积极推进单病种付费管理及成本核算管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七是建立医共体改革试点,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帮扶力度,促进优势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县域内服务能力提升。八是持续深化与解放军305医院、省人民医院、西电集团医院、金坛区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的帮扶协作关系,利用派驻专家开展人员带教、手术指导、业务培训等工作。(二)坚持医院公益性,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一是坚持不懈落实常态化新冠疫情各项防控举措,不断完善防控工作流程及方案,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医疗救治水平。二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规范医疗行为,完善服务措施,从挂号、护理、停车、服务态度等入手改进服务,提升群众就医的获得感。三是根据“健康宁陕2030”行动纲要总体部署,积极开展义诊、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做好健康教育宣传,进一步巩固健康医院示范建设。四是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探索“互联网+医疗”模式,推进落实电子健康码工作,建立互联网医院。五是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做实做细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落实好大病专项救治任务。六是认真履行公立医院公益职责。积极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各种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及各种大型活动的医疗保健任务。(三)坚持人才培养,全面提升临床专科建设质量一是继续依托骨干医师、专科护士、“十百千万”医疗卫生人才计划、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年度进修培训,选送优秀医务人员前往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二是做好人才引进和医学本科毕业生招聘工作。三是持续加强“五大中心”建设,创建国家基层版胸痛中心,健全完善医疗应急救治体系,提升院前急救能力。四是建立介入导管室,填补介入治疗技术空白。五是加强市级重点学科建设,有序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是完成传染病区建设。二是完成胸痛中心导管室建设。三是完成门急诊、医技综合楼建设前期工程。四是配置医疗设备,补齐服务短板,提升服务能力,满足县域患者医疗服务需求。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43621013X61092311A1001有效期2021年1月12日至2026年1月1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