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石泉县> 石泉县档案史志馆

石泉县档案史志馆

发布时间: 2022-03-29 11:02
单位名称 石泉县档案史志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接收和集中统一管理重要档案;组织编纂党史基本著作、专题资料及地方志书、综合年鉴、地情资料丛书;推进全县档案史志信息化建设,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住所 石泉县城关镇北环路延伸段10号
法定代表人 蒲建华
开办资金 203.7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石泉县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1.94万元 146.7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1年2月按规定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石泉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具体业务(一)档案工作。1.丰富馆藏档案。做好到期档案接收工作,加大民生类、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项目等方面的档案以及图书、书画的收集力度,广泛收集电子、照片、音像、实物等各门类档案,全面完成我县脱贫攻坚档案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档案接收,馆藏档案达3万余卷6万余件,地情资料达2万余册。2.推进数字化建设。完成数字档案馆一期建设并通过验收,配备2.1T应用服务器和内存16G数据库服务器,采购并安装运行东软档案馆智能管理系统V1.0和温湿度智能测控系统,实现档案信息化存储备份、四性监测、数字化管理等功能以及档案库房温湿度自动监测调控、数据自动记录等全自动控制,初步建成局域网档案服务平台,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有序推进,被省档案局确定为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试点单位。3.开展利用服务。常态化开放档案史志展览馆,开展档案资料展览和人文地情、革命传统教育,更换展出内容,今年共接待参观干部群众18批次1600余人次,有效发挥了安康市党史教育基地和市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作用。做好档案查阅利用工作,今年共接待查档干部群众120余人,调阅档案600余卷。4.推进“档映乡村”工程。积极推广石泉县中坝村全国档案服务乡村振兴试点经验,支持指导档案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关镇、池河镇创建市级“档映乡村”工程示范点,池河镇已通过市档案局验收命名。(二)党史工作。1.出版党史著作。出版发行首部石泉党史正本《中国共产党石泉历史(1921—1978)》,开展送书进支部活动,为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送教材。2.征集脱贫攻坚口述史。按照上级党史、扶贫部门安排,在我县参与过脱贫攻坚工作的党员干部和一线工作者中,选出3名有代表性的人物征集回忆和口述文章,从不同视角讲述了我县脱贫攻坚历程和经验启示,收集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3.完成《中国共产党安康历史(第三卷)》资料征集。提前完成4.3万字的安康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完成了4处《三秦地标》普查工作。(三)方志工作。1.编纂出版地方志书。按照“一年一鉴、公开出版”的工作要求,编纂完成《石泉年鉴(2021卷)》,印刷厂已排版,现正在申请书号。持续推进中国名镇志《熨斗镇志》编纂,打造文化名片,已完成《熨斗镇志》资料2万余字,收集照片500余张。积极配合县政协《石泉文史资料》征编工作。2.深入推进“方志进万家”工程。利用石泉档案史志展览馆,结合党史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干部参观展览,了解石泉地情人文。整理完成石泉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为镇村编纂大事记提供县志、年鉴大事记查阅服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档案工作。1.全面收集我县脱贫攻坚档案,全面真实地保存我县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和广大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2.扎实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切实提升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查阅档案更快捷、更便利的需求;3.常态化开放档案史志展览馆,开展档案资料展览和人文地情、革命传统教育,有效发挥了安康市党史教育基地和市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作用。(二)党史工作。《中共石泉历史(1921—1978)卷)》这部地方党史文献成为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了解石泉党史的教材,为广大党员干部创新实干提供了思想武器。(三)方志工作。1.《石泉年鉴(2021卷)》编纂完成,全方位展示了20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续修县志储备资料,为广大读者查阅资料、了解石泉县情提供方便。2.为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专题讲解石泉发展历史,为领导了解石泉、决策部署提供借鉴参考,发挥了史志工作资政的作用。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干部职工档案信息化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对数字化设备和软件操作不够熟练,运行维护不够专业。2.因财政紧张,2021年在镇村史馆建设未有新的进展,档案数字化加工进度较慢。3.干部队伍建设还有欠缺,干部队伍平均年龄偏大、缺少优秀年轻干部、干部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党史地方志工作力量薄弱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化解。(二)整改措施。1.向主管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报告人员情况,通过公开招录、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充档案史志人员,加强档案史志人才培养。2.积极开展档案信息化专业培训,购买档案数字化加工服务,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档案工作。1.推进数字档案馆试点工作。继续做好档案“存量数字化”,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2.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做好到期档案接收工作,加强档案资料征集,完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档案和党史学习教育档案接收。3.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新修订《档案法》的宣传力度,开展“6·9”国际档案日等档案法律法规普法宣传活动。4.加强业务指导。深入宣传贯彻实施《机关档案管理规定》《乡镇档案工作办法》,加强对各镇各部门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5.推进“档映乡村”示范工程。加强对城关镇的支持指导力度,争取年底获得市档案局命名。6.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加大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进一步规范档案库房日常管理,加强年度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二)党史工作。1.《中国共产党安康历史(第三卷)》资料征集。2.档案史志展览馆陈展内容更新,开展石泉历史教育。(三)方志工作。1.坚持一年一鉴,编纂出版《石泉年鉴(2022卷)》。2.指导熨斗镇加快推进《熨斗镇志》编纂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