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石泉县> 石泉县卫生计生执法监督所(石泉县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

石泉县卫生计生执法监督所(石泉县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3-29 10:58
单位名称 石泉县卫生计生执法监督所(石泉县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依法开展本辖区内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医疗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传染病防治、计划生育和中医药服务等日常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查处违法行为。承担全县流动人口统计、信息交流和基本公共服务数据统计。
住所 石泉县城关镇向阳路东段25号创投中心11楼
法定代表人 陈国庆
开办资金 40.3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石泉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4.5万元 52.8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石泉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医疗卫生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开展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专项监督检查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54人次,执法车辆76辆次,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28家,对存在问题的医疗机构进行了专项指导,要求立即整改到位,共下发卫生监督意见书205份。2.开展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加强了对疾控中心和13个预防接种门诊点开展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安全的专项监督检查,按照医疗机构类别开展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综合评价工作。3.开展全县消毒产品监督检查。主要针对经营单位是否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无第三方机构的质检报告,对消毒产品索证资料不齐全的单位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6份并要求限期整改到位。4.放射卫生专项监督。重点对放射工作人员在放射诊疗工作中是否对重点人群重点部位进行防护进行了专项检查,确保广大就医人员的辐射安全得到保障。5.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开展对粉尘危害风险高的非煤矿山、建材、石材加工等行业的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企业,要求立即整改到位,下发监督意见书共15份,对存在违法违规的企业立案查处。6.医疗废物废水处置情况。规范了医疗废水日常监督管理,每月对类大肠菌群进行检测,对含氯的消毒剂每日进行PH值和余氯检测,做好废水消毒登记和运转情况记录,对20张床位以上医疗机构医疗废水每季度由第三方监测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进行监测并出具监测报告,日常监督医疗废物共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共86份,对检查中存在问题的要求医疗机构立即整改到位。7.公共卫生协管项目服务深入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实施情况统计中各乡镇卫生院巡查覆盖率均达100%,对各协管站下发稽查意见书共44份,全县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有序开展。8.强化公共场所监管力度。对497家公共场所进行了现场卫生监督检查,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公共卫生安全。9.卫生行政许可工作顺利移交,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我单位按照《国务院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及省市相关要求,强化事中事后监管。10.常态化疫情期间加大公共场所监管力度。督促经营单位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经营场所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联防联控措施及对从业人员开展卫生防疫知识宣传教育,共388巡查,并下发监督意见书下发了卫生监督意见书388份。11.常态化疫情期间加大初高级中学、小学检查、幼托机构、校外培训机构监督检查力度。我单位联合教体科技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在春、秋两季开学前分成6个督察组,对全县29个中小学,18个幼托机构进行了春、秋两季开学前,重点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学环境设施等进行了监督检查。共检查中小学校58巡次,下达监督意见书58份,检查幼托机构36巡次,下达监督意见书36份,所存在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联合县教体科技局对51个校外培训机构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学校卫生管理、教学环境及设施设备规范化设置,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等项目进行了监督检查。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51份,限期整改单位16家。12.确保饮水安全,加强巡查监管力度。结合重大节日、旅游高峰期用水量骤增等情况开展应急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55次,下达监督意见书55份,有力保障群众的饮水安全。按照县城水厂每月进行检测、乡镇水厂每季度检测的要求督促各供水单位按时进行水质检测,共检测137份次1781项次,并在石泉县人民政府网民生服务板块将水质检测结果进行公示。13.完成国、省市级“双随机一公开”任务。通过卫生健康监督信息平台“双随机”任务完成情况查询,执行单总数85户,监督完成85户,监督完成率100%。14.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成果。加强业务指导,按照各行各业卫生要求进行分类指导,规范卫生工作流程,落实卫生管理制度,纠正错误行为,大力提升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水平,确保公共场所卫生更上新台阶。15.开展行业卫生及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宣传活动。开展6次形式多样的大型户外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886份、一次性纸杯9000余个、宣传手袋4000余个,出动宣传员40余人次,在各级各类宣传媒体发布新闻稿件共计27篇,有效的引导各类人群积极参与卫生监督和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法治示范县建设活动取得成效。在创建过程中,医疗监督科报送的案件被县司法局选为市级优秀案例评选,公共监督科报送的案例被市卫生监督所推荐参加省级优秀案例评选。2.全年共查处案件41起,已结案41起,共罚款金额154950元,没收违法所得5584元。其中医疗卫生10起、传染病防治1起、放射诊疗1起、职业卫生4起、无证行医6起、妇幼健康1起,,公共场所案件18起。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医疗机构专项整治中,民营医院存在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开展诊疗活动,超范围执业、有部分医师多点执业制度落实不到位,医疗质量管理混乱,医疗文书签字不及时,医疗废水日常消毒记录记录不全。2.偏远镇卫生院由于路程遥远不能直接与安康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签订医疗废物合同,在中转运输过程中无专用车辆运输医疗废物。3.各镇医疗废物废水管理人员变动频繁,业务工作不熟练,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巡查不及时。(二)改进措施1.继续加强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2.要求偏远镇卫生院必须配备专用车辆运输医疗废物。3.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各镇医疗废物废水管理人员变动需向我单位报备。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对医疗机构分类分级进行监督管理。20张床位以上的医疗机构及民营医院、村卫生室及诊所静脉输液准入登记备案的医疗机构作为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其他医疗机构进行全覆盖的日常监督管理。严查非法行医和医疗机构超范围执业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人民就医安全和维护正常医疗秩序。2.加强宣传培训。加大对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废水处置、卫生监督协管等工作的培训,有效的提高了卫生监督管理水平。3.加强日常监督。严格按照省市县环保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将秦岭生态保护作为常态工作来抓,纳入日常工作。4.严肃处置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对各类违法行为严肃处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执法工作顺利开展。5.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好高风险地区外来人员健康扫码,体检监测等有效措施不放松,加大对公共场所的监管力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