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大荔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2-03-29 10:56
单位名称 大荔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主要负责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领域的执法监督工作。
住所 大荔县府门前12号
法定代表人 张春喜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1万元 8.7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按照《事业单位登记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1、变更单位名称大荔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为大荔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变更时间:2021年5月21日。2、变更法人赵彦荣为张春喜,变更时间:2021年5月21日。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大荔县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截至目前,以网吧、校园周边、网络环境、娱乐场所、出版物市场、旅行社为重点,主要开展了三项工作。一是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发了《文化和旅游市场疫情防控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做好文化和旅游市场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制定了《文化和旅游市场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召开了大荔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关于疫情防控部署会议;认真组织开展疫情防控督导检查,坚持综合督查、专项检查、定期随机抽查、业务督导和监督执法检查等方式建立健全全方位、可持续的常态化检查监督机制,确保疫情防控责任落到实处。扎实开展文化和旅游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二是预防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单位安全隐患,加强人员培训。全年共召开了3次全县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工作会议。总结回顾2020年、部署2021年全县文化市场执法工作;与经营业主签订《2021年文化市场安全守法经营承诺书》;表彰“先进单位”;业主代表做守法经营表态发言;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暨消防灭火救援演练观摩;邀请专业律师、消防大队工作人员、市局执法支队工作人员对我县文化和旅游市场业主和执法人员开展专项业务培训等方式,使我县文化市场从业人员规范经营理念得到提升,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常态化,有效遏制了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年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三是加大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力度。继续做好文化和旅旅市场管理,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宣传,加强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执法单位,深入推进联合执法。深入实际,集中时间,对涉及安全隐患、突出治安问题、隐患问题分类整理建立台账。采取集中整治,一经发现情况属实,按照文化和旅游市场相关规定依法依规程序处理,该停的停,该关的关,绝不手软。通过整治使广大经营单位和业主违规经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自觉守法经营意识得到加强。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认真贯彻落实《渭南市2021年“扫黄打非”行动方案》的通知,扎实开展“新风2021”、“正道2021”集中行动。重点开展“净网2021”专项行动,整治危害社会公德、损害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妨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害内容;重点开展“护苗2021”专项行动,整治中小学校园及周边文化市场,净化涉未成年人网络文化环境。通过整治,大力扫除淫秽色情低俗、暴力恐怖迷信等有害信息和出版物,深入打击侵权盗版等违法违规活动。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加强对书店及印刷企业的监控,确保没有涉政、涉黄、涉非、涉宗等非法出版物流入,维护了全县正常的出版物市场正常秩序。在疫情期间,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对要求停业的场所,每天进行巡查;对未要求关停的场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储备2个月的防疫物资,配合“县疫情办”落实好我县文化和旅游市场的疫情防控工作。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一)观念落后。依然还有个别综合执法人员夜郎自大,主观意识强烈,思想陈旧,坐井观天,在工作中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未能及时更新自身执法工作的理念方法,以至于综合执法工作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文化市场发展需求。(二)以言代法。个别综合执法人员因为对业务知识的技能专研不够,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清,以至于在执法过程中并非以法律为准则,以事实为依据,而是根据自身对法律法规、政策的解读,以言代法,未尊重被处罚者的申诉,形成了谁执法谁说了算的局面。(三)以罚代法。因为现有文化市场体制的限制,出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综合执法人员常常对自身管辖范围中的违法行为给予罚款处罚即可,对那些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并未依法追究,从而给一些不法分子不严格执行文化市场法规创造了可乘之机。(四)以情代法。当前,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说情现象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一些综合执法人员在处理一些违章经营或者违法案件时,自己还没有回到单位,说情者已经等在外面了,如此便可能导致执法缺乏公正性,致使文化市场的法律法规如同虚设,严重影响了执法部门的形象,不利于文化市场健康发展。2.整改措施一是强化理论学习,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首先,应当将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实际执法工作联系起来,提高针对文化市场的执法力度,保证文化市场的有序发展。其次,要做好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促进文化综合执法工作人员法制意识的提升,联系执法工作实际,熟悉掌握文化市场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于文化市场监管过程中的问题,对相关政策法规予以全面研讨,制定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策略,从而促进对相关政策法规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最后,组织进行学习研讨活动,解放思想,通过定期集中学习、分散自学组织理论研讨、专题调研等形式。学习文化市场相关的政策文化,领会其中的精神内涵,促进文化综合执法人员政策理解能力的提升。二是狠抓学习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1)定期组织开展相关政策法规知识理论培训活动;(2)坚持以会代训,借助于开展文化执法工作会议来实施业务培训;(3)进行跟班培训活动,各类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应当组织综合执法人员到法院和检察院以及先进的省市县等部门跟班学习,了解文化综合执法的基本流程以及工作方法;(4)组织查案受训,在办理部分有影响、典型性的案例的过程中,可以选派部分业务素质较高且个别业务水平不是很强的行政执法人员同时参与办案,一边学习一边积累实践经验。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工作作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队伍的形象。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扎实开展文旅市场关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确保文旅市场安定。2、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完成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加快推进新的文旅综合执法队伍整合组建。3、开展以校园周边为主(消防、安全、非法出版物等)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明显规范。4、继续完善我局依法行政“三项制度”县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公示工作。5、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利用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广场LED广告、人员密集场所分发法制法规资料等等进行宣传,普及法律法规。6、开展业务培训工作,举办执法人员和文化市场从业人员培训活动,提升执法业务能力、机关文化建设、遵规守法意识。7、积极排查案件线索,认真开展“扫黄打非”涉政、涉黄、涉宗等文旅行业案件查办工作,力争查办大案。8、积极完成上级各种平台数据、信息报送工作,力争在全年考核名列前茅。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