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大荔县食品工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做大做强县域食品企业,服务带动食品企业经济发展。对全县食品工业重大问题和项目进行调研、论证,搜集和整理食品工业信息,指导食品企业安全生产。 | |
住所 | 大荔县府门前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姚克京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大荔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6万元 | 2.9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大荔县食品工业发展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工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全力抓好复工复产及安全生产。根据工信局安排,按照中省市县关于“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和“有效推进复工复产”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不误。逐企检查防控预案,组织体系,防疫物资,管理措施,防控措施,健康档案,发现问题的及时指出。企业有困难的我们都给予解决,我们解决不了的困难,也都进行了上报解决,通过我们的工作,我中心包联的38个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为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我中心大力抓好所有包联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摆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逐企业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保持一季度跑一次,梳理问题,认真反馈企业并督促认真落实整改,中心所包联企业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2,狠抓食品安全。推动建立食品安全企业标准体系。鼓励我县规上食品工业企业制定实施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建立健全规上食品工业企业国家诚信体系建设。开展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会。多次组织规上食品工业企业进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业务培训,培训重点突出企业纳税、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员工福利、财务信息等内容,强化食品安全的企业主体意识。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活动以宣传、咨询为主,现场设立宣传展台,制作宣传展板、条幅,并向过往群众散发宣传材料,解答消费者在维权消费方面的疑问,向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法律维权辨假等常识,活动当天共设立2个宣传点,发放约500余份宣传材料,现场接到群众咨询12件,在全社会营造和谐、放心的食品安全大环境。截止12月,我中心已完成县食安药委对工信局的食品安全考核工作。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我中心于5月完成大荔县展览馆食品工业布展工作,5月11日圆满完成了十四运沙排测试赛食品特色展示工作。9月27日完成十四运正赛食品工业展示工作,共展示了25种产品,其中包括5个省级名牌产品、5个省级著名商标。京东商城大荔特色馆上线运营,110多个产品在线销售;大荔冬枣脆、果蔬脆、黄花菜等13个产品成功跻身高铁、航空食品行列,成为大荔特色食品的名片。联系各食品企业准备展品,并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对接展会后勤保障工作,确保企业展品场地安全及工作人员餐食、饮水供应。11月5日组织我县食品企业参加渭南市工业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展会,通过展示各企业多类产品,提高产品知悉度,进而再创增收。在这些展会展示中,通过旅游推介、文旅商品、特色食品销售等方式,充分展示了大荔县旅游资源、特色商品的优势和魅力,增强了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大荔县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2家、市级4家,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陕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陕西大荔沙苑黄花有限公司是我县一家集加工、销售、仓储为一体的果蔬加工龙头企业,主要产品有黄花菜系列、冬枣脆、果蔬脆等,年产值达4.5亿元,力争3年把陕西大荔沙苑黄花有限公司打造成中国黄花菜产业的领跑者。陕西大荔景璧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是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大型肉食品生产企业之一,年生产大荔带把肘子、大荔烧鸡、宫膳全鳖等陕西特色肉制品3000余吨,年产值3亿元。今年,公司新厂搬迁基本完成。未来五年,公司将努力把“李景璧”品牌打造成陕西地方特色肉食第一品牌、中国“带把肘子”第一品牌、“中华老字号”品牌,把大荔带把肘子打造为“天下第一肘”品牌。截止12月底,全县19户规上食品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3.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99%,其中,农副食品制造业13户企业完成产值27.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55%;食品制造业4户企业完成1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08%,酒、饮料、精准茶制造业2户企业完成产值3.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79%。三、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食品工业总量较小。我县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工业总体规模决定了食品工业占比较大但总量不大,规上食品工业企业总数较少,加之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居多,生产受季节性影响大。2,食品工业企业竞争力弱。现有食品工业企业大多属于传统加工企业,集约化程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企业管理和技术相对落后,对高档食品的研发能力不足,食品科技含量较低,品牌意识不强,缺乏对产品的包装策划,品牌的推介宣传渠道单一。3,要素保障机制不健全。困扰企业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予以破解,企业发展缺乏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食品工业发展平台的经开区在规划上还相对滞后,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整改措施:今后要进一步强化食品工业经济形势的分析、加大现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运行监测与调控,协调解决食品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规模小、技术落后、资金少等问题。确保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工业增加值增幅提升。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规划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县工业倍增计划,把食品工业作为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不动摇,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考核,深化放管扶改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确保我县食品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发挥区域集聚效应。把经开区作为食品工业发展主战场,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高标准规划建设“食品工业新城”。积极鼓励县域内食品企业向园区集中,努力形成集群效应。3,持之以恒抓选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围绕大荔优势资源,精心策划包装一批食品方面的大项目,重点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民企来荔投资办厂。4,做强做大食品龙头企业。支持域内现有规上龙头企业率先进行技术、设备、产品、管理升级改造,形成龙头辐射带动,组建行业企业集团。鼓励支持域内企业与国内外大型食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培养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品牌知名度高的食品龙头企业。5,着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引导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鼓励企业筹建研发中心,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