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林业建设提供监测、调查规划服务。森林资源、荒漠化、沙化、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调查与监测;森林发展、林业资源保护、山区与沙区林业开发、林业建设项目规划;统计分析森林资源监测结果储存监测数据;实验、推广和应用森林资源监测先进技术。 |
住所 |
西安市西关正街233号 |
法定代表人 |
赵德怀 |
开办资金 |
529.14万元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林业局 |
资产损益情况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2241.96万元 |
2704.11万元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公益;陕西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发挥技术优势,服务中心工作,助力挺进深绿色(一)精雕细琢,重大规划设计项目佳品纷呈。一是配合省局修编完成《长江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二是完成《陕西省秦岭红豆杉十四五保护发展规划(2021—2025年)》初稿成果,已按期提交。三是完成《秦岭湿地生态修复示范推广项目方案》初稿,已通过专家评审。四是完成秦岭、巴山、关中北山(含关山)、黄桥林区、白于山(含毛乌素沙地)五个生态区域林长制方案的修改完善工作。五是扎实落实“3+1十大行动”,与林科院合作制定的《陕西省生态空间分类标准》,已纳入年度标准制订计划。(二)实干笃行,圆满完成生态空间资源调查监测多项任务荣获赞誉。一是完成全省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技术指导及质量检查工作,组织技术力量,编制技术操作细则,布设监测样地,组织开展省级培训,跟班作业完成全省850个监测样地的技术指导工作,抽取的37个样地复核合格率100%,监测数据已提交国家林草局进行分析评价。二是完成2021年度森林督查暨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数据检查和汇总,对全省44611个森林督查图斑县级数据及打击毁林专项行动34831个疑似图斑进行判读、预处理和分发,及时完成数据汇总、报告编写,并提交国家林草局。三是完成三调数据对接融合和公益林优化,对全省三调对接融合数据及国家公益林优化数据统一进行处理,避免重复工作量,确保融合质量,对接融合图斑1800多万个,定制开发“一张图”年度更新软件,初步完成全省国家公益林优化成果报告。四是完成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建立17000多个图片库点、采集85800多张实地照片,在充分对接融合国土三调数据基础上进行现地验证,区划小班数240多万个,目前提交的成果数据库已通过国家验收。五是完成三北工程区退化林草摸底调查工作。在铜川、渭南、咸阳、宝鸡、延安、榆林6市,采取卫星影像判读与现地调查相结合,将退化林划分8个退化类型,调查数据已得到验证核实并形成报告,已按程序上报国家局。六是扎实开展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技术指导工作,完成实施方案、操作细则的编制,森林可燃物标准地和大样地的布设,集中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目前外业调查工作已完成62%。(三)履职尽责,各项技术服务支撑有力。一是完成9个(市、区)24个县42.43万亩退耕还林省级复查任务。二是开展了95个检查单位97.78万亩天保工程省级复查工作。三是完成了38.23万亩重点防护林和12.58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及9.74万亩规模化防沙治沙进行省级检查验收。四是完成飞播造林新播设计、成苗核查、施工监理及技术指导工作,包括2021年飞播造林设计面积154.6万亩,地面植被处理检查面积10.39万亩,造林施工监理及技术指导任务108.2万亩,飞播造林成效及成苗核查28.94万亩。并再次受邀对西藏4市9县(区)58.8万亩飞播造林施工进行技术指导。五是协助省局顺利完成2020年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付落实检查工作。(四)扎实细致,综合管理服务保障到位。一是认真执行“一岗双责”规定,及时学习传达上级安全生产文件精神,组织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落实节假日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工作制度,全年安全生产工作态势良好。二是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合理指挥部署,干部职工配合到位,全年工作生活秩序平稳安定。三是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措施得力有效。四是法治工作制度和日常法律顾问体制健全,为工作全面推进保驾护航。五是保密工作依法开展,网络和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有力。六是会务服务协调机制建立,保障“秦岭讲坛”、处(站)长上讲台、专题研讨会等各类会议顺利举办。(五)“数据立院”,数据中心探索新机制。成立由7名技术骨干组成的数据服务室,承担标准规范制定、数据收集及分析处理、日常管理等工作,明确业务部门数据采集管理职责,初步形成齐抓共管、全院共建的工作体系。完成生态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在省政务云进行统一部署,对接国家林草局感知系统和生态卫士、视频会议平台,初步形成了生态云互联互通、高效统一的运行框架,创新数据机制、应用机制和业务机制。编制完成《生态空间云平台管理办法》、《生态空间数据资源管理办法》和《数据库建库及共享规范》、《应用系统开发规范》,启动生态空间云平台数字资源管理及展示中心建设,如期完成施工。(六)“人才兴院”,智库中心取得新突破。一是编制完成《秦岭北麓生态文明示范带调查报告》,配合完成的《陕西省“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建设规划》、《陕西省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执行。二是荣获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全国林业优秀工程咨询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参与编制的《黄土区林草-土壤系统修复机理与近自然经营关键技术》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是充分利用省“人才周转池”平台,公开招聘博士1名,实现了我院博士人才零突破。(七)争优创先,“生态绿军”展现新风采。一是我院连续三年在省局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获“优秀”等次。二是1名同志荣获“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1名同志荣聘为专业技术岗位二级。三是院4名同志被局党组评为“生态卫士标兵”。四是我院18名技术人员顺利通过考试,取得多旋翼视距内无人机驾照。(八)勇于担当,“下沉一线”打赢疫情歼灭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年底突如其来的疫情严峻形势,按照省委组织部和省局要求,院党委闻令而动,及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明确疫情防控和下沉支援分工,院领导坚持每天带班,35名中层干部及28名职工轮流在岗值守;及时号召组织年轻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支援西安抗疫工作,全院党员干部踊跃报名,陆续集结65名下沉干部及志愿者,不畏艰险奔赴17个社区,在核酸检测、样本收集转运、门卫值守、送菜买药、敲门行动等战疫工作中付出艰辛努力,发扬了连续作战作风,为打赢疫情歼灭战作出突出贡献,彰显了“生态绿军先锋队”的责任担当。(九)“以红带绿”,全面落实落细从严治党各项要求。一是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切实履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和“五个一”制度,强化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制度,党委书记为全院120余名党员讲授专题党课。二是廉政建设教育日常化,将主体责任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坚持把开展以案促改作为净化政治生态、夯实管党治党责任的重要抓手。三是扎实开展建党100周年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赴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塞罕坝机械林场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红色基因、感悟理想信念的力量。四是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为兰街村提供党建、产业发展资金30万元,提供果树生物有机肥33吨,购买农副产品1.3万斤,落实集体经济项目1个,选派技术骨干对60余户产业户进行病虫害防治、果树修剪、田间管理等技术培训。二、提升创新能力,提速数据中心建设,助力陕西林业高质量发展(一)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开展“四风”整治,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净干事的良好环境。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扎实践行初心使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二)认清数据之变,持续推动数据中心建设围绕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生态红线划定、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国家级公益林优化、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融合更新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全国自然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等工作,做好数据收集,及时发布数据更新目录,研究制定1317个年度固定样地的监测方案,丰富数据资源、提高数据质量。(三)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服务好全省林业中心工作根据省局工作部署,继续做好重点项目省级复查技术指导工作;持续抓好全省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工作;有序开展2022年度全省飞播造林施工监理及技术指导工作;继续做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森林督查暨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工作;聚焦“双重规划”和《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做好陕西省天然林中长期修复保护规划、2022年度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区、秦岭生态保护与修复区、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区3个飞播造林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工作。(四)紧盯重大工程项目,助力秦岭国家公园创建持续做好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认真落实《全省湿地保护恢复制度方案》,积极开展陕西省一般湿地调查工作;积极配合编制全省自然保护地规划和风景名胜区发展规划,积极参与秦岭北麓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助力秦岭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五)谋篇布局碳汇监测,着力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融合对接成果,依托陕西省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编制完成《陕西省“绿色碳库”计量监测研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制作完成《陕西省2022年森林植被覆盖度图NDVI》,确保“绿色碳库”项目建设碳汇增量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为全省碳汇储量调查提供重要依据。(六)树牢人才兴院意识,打造专精特新“生态绿军”一是讲政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充分发挥十个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化“五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二是强本领,持续做好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技术攻关实现新突破。三是勇担当,要敢于开拓、勇于创新,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形象好”的总要求,以专精特新为目标,持续推进“生态绿军”建设。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证书资质等级:甲A级证书编号:甲A27-001有效期至:2023年10月31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陕西泾阳泾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秦岭国家公园科学考察与复合型认定报告》获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2019-2020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林业行动方案》获2019-2020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渭南市中心城市生态绿廊建设总体规划》、《陕西省神木市大柏堡规模化林场建设方案》获2019-2020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