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殡仪管理所

大荔县殡仪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2-03-29 10:43
单位名称 大荔县殡仪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殡葬事宜,推进殡葬改革。殡葬改革与殡葬法法规宣传,殡葬执法检查,殡葬职业教育,殡葬岗位培训
住所 大荔县城关镇富民路8号
法定代表人 刘阳生
开办资金 29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1.3万元 321.3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殡仪管理所.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健全组织,认真做好防汛工作。我所全体干部职工认真组织学习上级防汛工作会议、文件精神,及时传达上级对防汛工作的指示,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在防汛工作中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清醒认识到今年防汛形势,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牢固树立防汛工作无小事,真正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做到在职、在位、在岗,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并做好所内检查工作。同时针对今年洛河大荔段防汛工作的严峻形式,牵动大家的心,殡仪所全体职工积极踊跃捐款捐物支援工作。2、强化保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县委、县政府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心全意、全神贯注、全员发动、全面行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疫情发展以来,我所高度重视,以高压态势推进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遗体火化预案》、宣传张贴《通告》等。同时不断强化后勤保障工作,配备防护服、84消毒液、口罩、体温计、喷雾器等器具,落实好疫情监测、防护、处理等医疗用品储备,做好物资供应,确保新型冠状疫情防治、控制工作有序、有效、有力开展,确保在第一时间捷足先登处置突发状况。3、狠抓制度建设,强化干部队伍管理工作。一年来,我们狠抓了制度建设。在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建立健全了《工作学习制度》、《公开管理制度》、《行业作风奖惩规定》、《请销假制度》《火化车间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我们按照“强班子、建制度、树形象、办实事”的工作思路,狠抓单位内部规范化管理,完善修订管理制度,加强职工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培训,效果明显。班子成员团结和谐、务实创新,很好的发挥了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了表率作用。职工队伍面貌焕然一新,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真心真意为广大职工群众、丧属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服务能力、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有很大提高。4、建章立制,全面规范收费行为。全面推行和落实“六公开”和“四服务”,提高服务窗口的透明度。在业务大厅将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公示上墙,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所有殡葬服务项目一律实行“清单式”消费,所有选择性服务实行自愿选择,不以任何形式捆绑和强制性提供选择性服务,不以任何形式诱导和暗示选择不必要的服务和用品,不存在被服务、服务不规范、收费不透明、甚至捆绑消费、强制消费、诱导消费等问题。坚持政务公开制度,收费项目、标准在各服务窗口单位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5、树立服务丧属的理念,推行“亲情”服务模式。本着“丧属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我们坚持“十条”亲情化服务举措,提升干部职工服务丧属,服务社会的意识。今春伊始,我所在原有服务制定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义务导服制”、重大节日延时服务制等10条工作新举措,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形成了从遗体接运、冷藏、告别、火化到骨灰寄存、安葬的“一条龙”服务。为给丧属提供便利,建立了首问接待室,实行全天二十四小时值班,保证丧属随叫随到。一年来,对贫困家庭、五保户、低保户实行费用减半制度,共减免困难丧户130户,救助资金13万元,积极推动了殡葬救助制度建设。另对今年我县受灾乡镇农民火化费用实行减免政策,共减免丧户12户,救助资金7200余元,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实际问题。6、多措并举,确保清明平安祭扫工作。2021年清明节安全祭扫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县疫情办、民政局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文明祭扫平安清明”工作主题,严格落实清明祭扫活动《实施方案》内容,实现清明节期间无疫情、无突发事件发生,平稳、有序、安全祭扫工作。清明节期间我所举办公益集体代祭服务一次,免费为680余个墓穴敬献鲜花一束。清明期间接待祭扫群众2326人次,接待车辆1026余辆。取得了疫情防控、安全祭扫的双赢,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工作上制定了《大荔县殡仪管理所2021年清明节活动工作方案》、《大荔县殡仪管理所2021年清明节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大荔县殡仪管理所2021年清明节应急处置机制》健全了预测、预报、预警、监测机制。7、以民为本,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为落实县政府出台荔政办发[2019]44号关于印发《大荔县惠民殡葬奖补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精神,我们通过联系广告公司确定宣传资料并印刷10000份,安排专人跟随宣传车辆在各镇街道办进行深入宣传实行殡葬改革和推行火化的必要性和相关政策法规,不断转变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确保全县群众知晓率达到100%。同时殡仪所全面实行殡葬服务项目、收费和服务内容、程序、承诺、监督“六公开”。对我县户籍的城乡居民人员死亡后实行火化,享受减免“六项”(遗体接运费、遗体冷藏费、遗体火化费、骨灰盒单价限制在980元内、小型告别厅使用费、骨灰堂三年存放费)惠民殡葬奖补资金4244元。目前全县农民火化32余具,共发放居民火化丧葬补助7.2万余元,让群众真正在殡葬改革的过程中得到实惠。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一是思想观念得到更新。主要是加大了《殡葬管理条例》和有关殡葬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印制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材料10000余份,利用各种时机,送到群众手中,使党和国家的殡葬管理办法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二是民本意识得到加强。我县政府采取了各项有力措施,多方考虑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着重以解决群众关心、关注具体问题,从遗体接运到骨灰的护送、寄存等,火化的全过程都能站在丧属的利益点上,知民情,解民忧,切实做到火化求及时,程序求规范,收费求合理,服务求优质。三是殡葬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实现互联网信息建立,有力推动了我县殡葬改革工作的顺利有序实施。四是对五保户、低保户实行费用减半制度,全年共减免丧户130余户,救助资金13万元,积极推动了殡葬救助制度建设。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一年来,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群众思想观念不够解放,群众难以摒弃传统丧葬习俗,对现代绿色殡葬方式存在排斥心理;二是基础设施较差,不能满足火化工作本身和丧属需要;三是火化率相对较低,还得进一步在提高火化率上下功夫。2、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推进移风易俗。充分发挥媒体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殡葬法规政策,传递文明理念,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移风易俗。二是加强基础配套,保障服务供给。强化政策、资金支持力度,规划建设公益性公墓,真正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殡葬服务需求。三是完善相关岗位工作制度,细化绩效考核体制机制,强化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务质量。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健全管理体系、服务体系,进一步抓好殡葬队伍建设。2、转变观念提升服务,完善惠民殡葬政策、扩大惠民殡葬范围,进一步细化、健全完善惠民殡葬政策,扩大殡葬基本服务受益范围,提高全县火化率。坚定不移推行火葬和改革土葬。继续加强宣传力度,各村(社区)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社会志愿组织力量,引导群众自愿实行火化,破除丧葬陋习。同时依法强化管理,巩固提高火化率,使全县火化率达到20%以上,经过三年到五年的努力,城区火化率达到80%以上,乡镇火化率达到50%以上。4、创新殡葬服务模式。一是开展殡葬行业职业培训,加强殡葬服务窗口建设;二是推行殡葬“十条”亲情化服务举措,提高殡葬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殡葬需求。5、积极与上级部门衔接,争取资金支持,完善殡仪馆殡葬设施,为顺利推行遗体火化提供保障。6、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殡葬园区建设步伐,立足“园林”,着眼“生态”,力争在2022年12月之前完成殡葬园区建设工作,初步建成山青水美、生态文明的省内一流殡葬园区,推动我县殡葬改革工作整体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