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大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推广种植业技术、推广土肥水技术、开展职业农民培育,促进农业绿色、生态、循环、高质量发展。 | |
住所 | 大荔县花城路26号 | |
法定代表人 | 穆晓军 | |
开办资金 | 22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大荔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7.58万元 | 227.5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大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8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1.变更法人,2021年7月7日。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项目。全面贯彻“藏粮于技”战略,突出粮食播种质量提升环节,重点推广小麦宽幅播种、晚播小麦“四补一促”技术、玉米增密度提单产技术,在粮食主产区建立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面积20972.6亩,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良机良艺融合。积极探索新型三农服务模式,构建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扶持3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韦林镇庆沣、韦留、东寨3个村建成小麦全程托管示范田10002.6亩。2、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培肥地力。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以安仁、范家2镇13个村和4个新型经营主体为主,辐射带动全县26个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及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项目工作。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以土壤养分和作物需肥规律为基础,以目标产量为指标,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为农户提供肥料配方、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等技术服务,全县制定区域配方9个,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常年稳定在150万亩次,其中小麦、玉米各50万亩次,蔬菜瓜果40万亩次,其他作物10万亩次。耕地质量监测工作。全县建立长期定位耕地质量国家级监测点1个、省级监测点14个、市县定位普通监测点170个,全年共完成184个土壤样品的采集任务。3、实施重大病虫防控,防虫保粮。形成了政府部门主导、统筹协调安排,技术部门密切监测、科学指导,种植农户全面自查、积极防治的三级联动机制,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防治农业面源污染,节能减污。在苏村溢渡建立黄花菜旱作节水技术核心示范区1000亩(水肥一体化和滴灌各500亩),建立暗管管道,增加施肥设备,安装滴灌首部(双过滤水肥一体机)10套;在大荔(冯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蔬菜滴灌示范区500亩(225棚),辐射带动示范区周边使用节水灌溉技术面积6000亩以上。在韦林镇建立千亩小麦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引导鼓励农民应用配方专用肥,增施有机肥,全县种植业商品有机肥用量6万吨,农家肥80万方,有机肥使用量较上年提高20%左右,使用面积逐年增加,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成效明显。农药减量控害利用专项资金通过政府采购购置安装高空杀虫灯10盏、性诱捕器1400套。2021年全县农药实际用量551.9吨,较去年减少1%,其中生物农药用量116.5吨,占全年农药使用总量的21.1%,小麦、玉米、 蔬菜、果树等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43.31%,统防统治覆盖率40%以上,农药利用率达42%。积极推广农膜回收利用,推广使用0.01mm以上加厚地膜,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2021年,全县农膜使用量7675.5吨,其中地膜1094.4吨,棚膜6579.1吨。回收地膜650吨,棚膜5990.5吨,回收利用率86.5%,全县农作物秸秆约45.16万吨,资源化利用率约为95.2%。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提升能力。通过“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拓展课、实习操作课”4大模块,及时发布相关农业政策、市场和技术信息,采取线上培训和线下点对点,利用公众号服务等方式,把技术、信息和服务第一时间送到职业农民手中。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小麦万亩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533.3公斤,较大田亩增产51.7公斤,增幅10.7%。示范带动区平均亩产507.2公斤,较大田亩增产25.6公斤,增幅5.3%。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综合示范,万亩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641.6公斤,较大田亩增产67.3公斤,增幅11.7%。辐射带动区平均亩产609.1公斤,较大田亩增产34.8公斤,增幅6.1%。2、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区化肥亩用量较上年减少16.7%,带动全县化肥用量实现负增长,促进有机肥资源利用,项目区有机肥亩用量较上年提高2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促进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项目区冬枣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品质指标大幅提高。3、利用项目资金,建立小麦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示范6.875万亩,扶持荔来、展鹏、清林三个统防统治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建立小麦条锈病防控为主的“一喷三防”和农药减量控害示范2.75万亩,早发重发田开展应急防治0.065万亩,免费为10个小麦主产镇办发放药剂4.06万亩,全县防治面积100万亩次以上,防治效果90%以上,带动“一喷三防”处置率100%,保障了夏粮丰产丰收。4、建立夏玉米重大病虫防控万亩示范区。夏玉米喇叭口期,为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粘虫等重大害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在全县建立夏玉米重大病虫防控暨农药减量控害示范3.2万亩,为项目区供应药剂12%虫螨腈·虱螨脲悬乳剂1280公斤。通过示范带动,全县统防统治、群防群治面积22万亩,占比40%以上,综合防治效果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实现了防病虫稳秋粮的目标。5、2021年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任务150人,分别在实训基地开设果蔬班、冬枣班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致富带头人班3个专业技术班。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面对农技推广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存在年轻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拔尖专家人才少、财政资金拨付不及时、试验示范经费严重不足等问题。改进措施: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强化以制度管人,以纪律约束人的作用。严格考勤考核,做到客观记录、定期汇总、如实通报。注重结果运用,把考勤考核作为年度评优评先、职称晋升聘用、鼓励激励奖惩的有力依据。四、2022年工作计划1、紧盯目标任务,坚持双轮驱动,实现三个率先,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项目建设、技术集成和示范引领,为建成大美大荔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2、抓住产业园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高产创建、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病虫防控、高素质农民培育、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利用等项目,开展多方位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服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