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石泉县畜牧兽医中心(石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县畜牧兽医科学技术推广与应用,畜禽品种改良;辖区内动物疫病的防治,疫情监测、报告、控制和疫情扑灭;动物及其动物产品的检疫监督管理等工作。 | |
住所 | 石泉县城关镇桃园路北段 | |
法定代表人 | 袁国波 | |
开办资金 | 14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石泉县农林科技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9.45万元 | 6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石泉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畜牧产业发展完成情况。2021年我单位承担市考任务生猪存栏9.1万头,完成10.6万头,完成任务116.5%;县下达目标任务猪、牛、羊、禽出栏分别为15万头、1.2万头、4.6万头、80万羽已全部超额完成,分别完成:生猪出栏15.6万头,完成任务104%;牛出栏1.36万头,完成任务113%;羊出栏4.85万只,完成任务105%;家禽出栏83.2万羽,完成任务104%。(二)现代生猪产业“1+10+50+100”转型升级高发展示范工程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完成情况。完成创建2个市级阳晨生猪产业联盟示范园(石泉县双樟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双桥分公司、石泉县阳光生态养殖公司),完成创建四个县级阳晨生猪产业联盟示范园(石泉县泉龙寺养殖有限公司、石泉县罗济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陕西深幽谷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石泉蒋道奎养殖场)、培育一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石泉县兴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包抓人员,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金融支持,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力度,强化生猪政策性保险服务,强化涉农资金整合倾斜产业建设。强化技术服务,严格考核奖惩。(三)以非洲猪瘟为主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完成情况。按照“两抓一保”(抓好疫情防控、抓好恢复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的工作思路,全面履行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责任,真正将防控和恢复生猪生产职责落实到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具体到人头,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强大合力。一是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面完成。畜牧中心实验室分别在6月、11月对养殖场(户)进行抗体检测,确保防疫质量。二是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序推进,各镇、各部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格按照中、省、市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要求,履职尽责,分工协作,加大重点区域、关键环节的监管力度。一旦发生疫情,严格规范做好疫情处置,截止目前我县范围内未发现重大动物疫情报告,生猪生产和猪肉市场供应平稳有序。(四)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1年我县重点项目千头能繁种猪场项目(石泉县龙泉寺养殖有限公司)。建设地点:饶峰镇光明村和蒲溪村,建设规模及内容:一期建设1000头父母代种猪场一座,年出栏商品猪22000头。建设种公猪站1个,引种50头。配套建设圈舍、防疫、饲料、加工相关生产用房及基础设施。二期建设30000头育肥场,配套建设圈舍、防疫、饲料、加工厂房及绿化、隔离通道。三期重点建设林果及中药材种植基地,打造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示范园。完成进度:第一期工程7月底前已完成规划,设计和三通一平。截止11月已建标准化圈舍4800㎡,余下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五)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快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督促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各单位工作任务和职责,建立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完善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加强源头治理。结合我县实际,县政府制定出台了《石泉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划定畜禽禁养区范围,并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对新建、扩建的规模养殖场,执行严格的并联审批制度,确保项目选址符合规划和防护距离等相关要求;督促养殖场在新建、改建、扩建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生产设施与治污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的环保“三同时”制度。三是加大技术推广。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重点推广畜禽科学饲喂技术、雨污分流技术、干清粪技术及沼气生态模式等四种技术,并印制宣传明白卡6000份发送给广大畜禽养殖场(户),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增强养殖户自觉参与畜禽废弃物综合处理利用的意识。因地制宜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模式。根据我县山多林多的实际,大力推广林下生态种养模式。四是加强综合利用。按照畜禽粪污“减量化产生、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原则,大力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通过粪污发酵还田和有机肥加工厂建设等方式,提高了我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1、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企业建设力度。我县已建成年产10万吨有机肥厂1个(国洪有机肥厂);3万吨有机肥厂1个(佰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企业的建设,大大的提高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能力。2、大力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落实肥料登记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监督。充分发挥畜禽粪污肥料化属性,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和企业加工生产有机肥;支持中小型畜禽养殖场采取堆沤发酵方式就近就地还田。在种植业优势园区,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打造一批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园区。3、提升三沼产品利用水平。充分利用畜禽粪污能源化特性,支持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大型沼气作用,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利用。通过技术培训、上门服务等方式加强指导推广,鼓励沼液和经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养殖废水作为肥料科学还田利用。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工作开展我县畜牧产业收入在农业收入占比达到40%以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开展确保了我县畜牧产业绿色健康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确保了我县无重大动物疫病流行,无重大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随着动物及其产品流动频繁,动物疫病种类增多,疫病防控压力增大。2.动物防疫队伍不稳。防疫员老龄化严重,导致青黄不接并且防疫员报酬偏低,动物防疫工作“脏、苦、累”无人肯干。3.镇农综站技术干部缺乏,部分镇农综站没有畜牧专业技术干部,致使有的工作脱节。4.动物防疫网络体系不健全,县畜牧中心技术干部老龄化严重,镇畜牧专干岗位缺编严重,专业技术干部极其缺乏,农综站事多人少导致畜牧工作没有人愿意干,村级防疫员流失严重,流失率高达80%,导致有些村方圆几十里找不到一个兽医,造成养殖户动物防疫难、看病难、看病贵。基层动物防疫力量薄弱,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存在较大隐患。(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园区示范建设,落实包抓“现代生猪产业1+10+50+100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建设”,重点抓好示范园区(市级2个、县级4个、标准化示范场1个)示范建设达标。二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重点抓好以非洲猪瘟防控为主的疫病防控工作,圆满完成春秋季疫病免疫工作,开展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卫生消毒、疫情监测和流行病调查等重点工作,有效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三是加强龙头企业培育。以加强双樟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宝誉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四是完善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体系,截止目前: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6%,畜禽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率达到91%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达到30%以上,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稳步推进畜牧产业建设,着力提升规模养殖场提档升级,大力推行生态、环保、绿色养殖。加大畜牧招商引资力度。(二)狠抓以非洲猪瘟为重点的动物防疫工作,严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抓好动物防疫工作,特别是H7N9流感、布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加强消毒灭源,强化日常监管,做到不留空白点,确保防疫密度达100%。(三)严格检疫程序,认真贯彻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确保畜禽产品安全。严把检疫关,重点把好产地检疫关、进场(点)检疫关、宰前检疫关、宰后检疫关,防止畜禽购销中疫病的流入和病猪死禽进入市场交易。同时,协助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严厉打击制造、出售、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假冒兽药及其它破坏养殖业生产、经营环境的不法行为,确保养殖业顺利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四)加强技术服务指导,为养殖户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结合单位实际,认真转变作风,倡导勤奋好学,敢于实践,深入基层,深入养殖户的良好风气,指导养殖户发展生产,凸显行业在脱贫致富工作中的中坚力量,为民办实事。(五)完成好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