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佳县> 佳县乌镇区域农牧技术推广站

佳县乌镇区域农牧技术推广站

发布时间: 2022-03-29 10:35
单位名称 佳县乌镇区域农牧技术推广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工作范围为乌镇、佳州街道、峪口、刘家山、金明寺、官庄,办公地点设在乌镇。负责本辖区农牧技术的培训与推广等工作,动物免疫工作,病虫害及疫情的检测、预报、防治和处理。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乌镇桑庄塔55号
法定代表人 白振军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5万元 4.28万元
网上名称 佳县乌镇区域农牧技术推广站.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全力做好服务三农,积极完成了县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按时报送有关表格、信息,同时努力协调配合各有关单位完成了其他工作任务。2021年我站完成的工作如下。一、服从上级安排,开展产业技术指导工作1、根据县委县政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整体工作要求,按照县农业农村局统一安排,我站12名干部在大佛寺结对帮扶脱贫户48户,结对帮扶干部因户施策制定巩固提升方案,经过帮扶人思想教育和技术帮扶,提高了脱贫户思想认识,改变了思想观念,入户调研,结合实情,精准施策及一户一策。要求每位干部职工每月至少入户1-2次,多了解多施策。在县农业农村局的统一领导下,免费提供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等种子、大力开展产业扶贫,积极推广渗水地膜高粱机械化穴播技术,中草药及山地苹果种植等技术,协调脱贫户落实好各项帮扶措施,打好了科技扶贫攻坚战,脱贫户发展产业积极性明显高涨,脱贫户的经济收入逐年提高。2、实行抗旱技术指导包抓责任制。在抗旱保粮期间,我站全部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蹲点指导,切实掌握全区域的受旱作物、受旱程度、受旱面积等情况。经科学商榷、分析研判,与镇(办、中心)协商制定了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全民抗早保粮,切实将干旱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2021年,农业农村局抽调我站9名技术员负责通镇各个行政村产业指导员技术服务工作,一年来,产业指导员主动入户开展脱贫户产业发展调研,掌握脱贫户产业发展现状,在宣传及服务过程中就农民提出的问题现场解答,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农技推广平台咨询同行专家或县农林牧人才服务队后给予解答遇到难题及时向县专家组寻求技术支持。二、加大技术培训,扎实推进各项工作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年共组织农牧技术推广培训20场次,培训农户1000余人次,其中脱贫户500余人次,监测户10户,累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落实产业指导员制度,产业指导员每月进村2次,深入开展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督促单位干部认真开展帮扶工作;实行防返贫动态监测制度,每月向产业办报送监测信息两次,共提供12条防返贫预警信息。首先结合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大技术干部培训力度,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基层农技人员技术培训,进而提升了每个技术干部的自身素质,学以致用,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优良高产品种,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农http://cpro.baidu.com/cpro/ui/uijs.php?c=news&cf=1001&ch=0&di=8&fv=11&jk=f07815549255870&k=%D7%F7%CE%EF&k0=%D7%F7%CE%EF&kdi0=0&luki=4&n=10&p=baidu&q=3liancpr&rb=0&rs=1&seller_id=1&sid=705825495581070f&ssp2=1&stid=0&t=tpclicked3_hc&tu=u1833515&u=http%3A%2F%2Fwww%2E3lian%2Ecom%2Fzl%2F2013%2F12%2D18%2Fc66b132b5617af825943eb21c5b8d355%2Ehtml&urlid=0 _blank作物病虫害,疫情的检测、虫情的大面积发生预报等技术。利用科技下乡等活动,宣传、发放地膜覆盖,中草药种植技术等技术资料6000余份。2、大力推广多个抗病、抗倒、抗旱、抗寒新品种。在乌镇刘家峁等10村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900亩。金明寺镇周家沟村渗水地膜谷子120亩,元团峁沟全膜玉米160亩,王连沟等村渗水地膜高梁1800亩。官庄服务中心刘才沟等15村推广渗水地膜2400亩。3、切实做好辖区内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我站严格按照动物检疫规程实施检疫,落实协检员,规范检疫工作记录,并在出证后实时上传检疫信息,同时,我站进一步强化官方兽医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集中组织官方兽医、协检人员进行动物防疫法及有关动物防疫检疫规定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4、做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工作。我辖区2021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的应免动物免疫率、耳标佩戴率均达100%,村级动物防疫员填写免疫信息规范、全面,免疫畜种、疫苗种类、免疫次数、疫苗注射数量等信息登记详细,所有档案填写完整规范。建立了牲畜耳标发放台帐,耳标发放时坚持“现发现用”原则,对发放和使用的每一枚耳标都有详细的记录,打坏的耳标也都按号收回,确保耳标不外流。根据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的抗体检测结果,乌镇区域的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规定要求的80%以上。5、强化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监测排查。加大监测排查力度,严格落实驻村场疫情观察员制度,对畜禽不明原因死亡等信息均及时上报,并配合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处置。督促和指导养殖场(户)落实档案建立、强制免疫、清洗消毒、动物疫情报告、无害化处理、牲畜耳标使用和引入动物落地报检、隔离观察等防疫制度。三、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单位严格履行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单位办公区域严格实行外来人员扫码、登记、测体温等制度。全体干部职工按时接种疫苗,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外出及时报备,严格履行请销假制度,按时排查报送各项疫情有关信息。四、取得的主要效益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农业农村局的高度重视下,结合我站的实际,在金明寺镇,官庄服务中心的各个行政村种植高粱1500多亩,我站技术人员精心规划,采用机播渗水地膜高粱技术,既节约了人力,物力,又减少了投资成本,进而提高了农民收入。旱作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推广全覆膜玉米800亩,涉及金明寺镇、官庄服务中心4个贫困村。经自测,平均亩产530公斤,较大田露地种植增产率为20%。全年开具检疫B证545张,检疫生猪22959头,检疫证明全部实行电子化出证,切实做到辖区内动物检疫服务不缺位、职责不落空、工作有人干。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人员文化虽高但无专业技术特长。区域站现有工作人员来源渠道不一,单位职工并无技术特长,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真正发挥农技员作用;大多数人是用非所学,缺少技术骨干,遇到一些常见的技术问题一筹莫展。再加上农民的老年化严重。给推广工作带来难度。2、动物防疫队伍专业性不强,动物防疫信息化工作推进缓慢。技术指导到位率还需进一步提高,技术指导的针对性不强;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农民的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3、农村劳力力“老龄化”严重,多是老弱病残,接受新技术能力不强,参与培训的意愿较低。六、改进措施1、要建立农技推广人员素质提升机制,搞好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完善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和基层农技人员轮训制度,保证人才资源储备,改善技术结构的合理配置,提高为农服务队伍质量,真正发挥基层区域农技站的职能作用,为发展新时代、新农村、新农业和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2、全力做好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确保辖区内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全面推进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工作。积极鼓励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不断提升业务知识,推广核心攻关技术。抓好农民技术员培训工作。3、加强技术指导,培养农户兴趣,对各行政村和相关农户进行农牧知识宣传,切实搞好我站的农技推广工作。七、下一步工作计划1、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改变干部的工作作风。2、全力做好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确保辖区内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全面推进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工作。3、做好农牧技术宣传推广,及时给农民带去新技术新品种。4、坚决完成好各项推广任务,搞好后期的田间管理,做好技术参数的收集,整理,保存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