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大荔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发布时间: 2022-03-29 10:05
单位名称 大荔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县供销系统的行业管理.按照县政府授权搞好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烟花爆竹、废旧物资经营、管理、协调和服务;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全县农副产品市场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履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职能。
住所 大荔县城关镇西大街58号
法定代表人 宁荔军
开办资金 24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2万元 80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①2021年主要业务工作1、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搭建农资集采统供网络,完善销售网点建设,建成了大荔供销农技服务中心,新建农资直营店4个,完成化肥配送4800余吨,农药配送8200余件。2、拓展为农服务领域,打造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产品及其冷链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大荔冬枣品牌基地县建设,推进果农果品、淞民果蔬、林训冬枣合作社集配中心、预冷储存、冷链运输、加工配送等设施建设。建成农产品分拣中心2个、农产品冷藏库2个、制冰车间1个。3、着力搭建农产品营销平台,提升农产品销售能力。参加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和“农超、农企、农校、农社”等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共签订销售协议6720万元,完成网上销售农产品6000万元。4、开展金融信用合作,为农民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联系建设银行到大荔考察冬枣产业发展情况,组织召开“中国建设银行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建立“生产、供销、资金”循环新模式,建立中国建设银行“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和农村普惠金融支付服务点19个。5、加强农村废旧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申报了市级“新网工程”专项资金,投资20万元,对4个废旧农膜回收网点进行了升级改造,购置铲车、打包机等设备,建成废旧农膜回收网点12个。②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搭建农资集采统供网络,完善销售网点建设,建成了大荔供销农技服务中心,新建农资直营店4个,完成化肥配送4800余吨,农药配送8200余件。2、拓展为农服务领域,打造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产品及其冷链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大荔冬枣品牌基地县建设,推进果农果品、淞民果蔬、林训冬枣合作社集配中心、预冷储存、冷链运输、加工配送等设施建设。建成农产品分拣中心2个、农产品冷藏库2个、制冰车间1个。3、着力搭建农产品营销平台,提升农产品销售能力。参加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和“农超、农企、农校、农社”等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共签订销售协议6720万元,完成网上销售农产品6000万元。4、开展金融信用合作,为农民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联系建设银行到大荔考察冬枣产业发展情况,组织召开“中国建设银行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建立“生产、供销、资金”循环新模式,建立中国建设银行“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和农村普惠金融支付服务点19个。5、加强农村废旧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申报了市级“新网工程”专项资金,投资20万元,对4个废旧农膜回收网点进行了升级改造,购置铲车、打包机等设备,建成废旧农膜回收网点12个。③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供销龙头骨干企业偏少,且在全县分布不均;2、供销为农服务方式局限于供应生产生活资料,与农民的组织和利益连接不够紧密;3、供销专业人才缺乏,县联社人员年龄偏大,55岁以上5人、50岁到55岁7人,55岁以下4人,随着这些人员不几年相继退休,急需补充新生骨干力量;整改措施:1、带动力全县农民发展产业化能力不强;继续吸纳符合条件的有规模有影响的企业加入供销社。2、改进丰富为农服务形式,加大技术服务含量,吸收农民代表加入供销社参与民主管理。3、想组织、人社部门申报人才需求计划,及时补充退休人员缺口。④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实施培育壮大工程。着力推进羌白、霸城基层社提质增效,重点优化服务网点布局,加快经营网络改造升级,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合作社运营。加强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积极创建星级农村综合服务社。2、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三位一体”服务能力。重点提升企业在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城乡社区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围绕冬枣、红枣、红萝卜产业持续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着力做强好农产品收储、加工、销售等“后半程”服务,延长服务链条,提升服务层次和水平;3、持续推进农产品的销售。充分发挥供销优势,大力发展供销电子商务,发展网上商城、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销售新模式。积极推进大荔冬枣、脆冬枣等名优农产品入驻江苏省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着力搭建农产品营销平台。4、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以建设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为重点,加快建设、整合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积极实施“新网工程”项目,扩大废旧农膜的回收规模,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5、扎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启动“安全生产月”活动,宣传到位,教育警示、安全演练经常开展。继续加大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加大硬软件设施的检查,落实安全整改责任,确保全年安全零事故。继续落实维稳包联制度,及时接访,化解矛盾,坚决杜绝集体越级访。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