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

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9 09:57
单位名称 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红枣生产技术,促进红枣产业发展。红枣产业技术培训,指导及应用;枣新品种的引进、选育、试验、示范、推广及低产林改造;红枣生产、加工、销售的信息服务。
住所 大荔县南关路1号
法定代表人 仇亚捷
开办资金 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56万元 2477.36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1、变更法人:杨开选变更为仇亚捷,2021年7月13日。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大荔县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强化技术培训,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一是做好“大练兵强本领”行动培训指导工作,全年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视频讲座、田间指导90余场次,接待枣农技术咨询20余次,发放技术资料9000份,受训人数达20000余人。二是开展冬枣灾后重建工作,录制冬枣灾后补救视频、制定并发放《水涝灾害后大荔冬枣应急管理措施》和《大荔冬枣灾后重建管理技术》、开展冬枣灾后技术培训,增强枣农灾后自救管理技能。(二)提高冬枣品质,加快品牌建设一是加大冬枣质量安全巡查力度,在不同镇(办)抽检15份冬枣样品,检测结果合格率、农药残留合格率、重金属残留合格率均为100%。二是提升“大荔冬枣”品牌影响力,5月份举办“中国大荔首届高质量产业发展大会暨大荔冬枣百亿大产业研讨会”,7月赴上海参加“大荔冬枣沪荔共赢”推介会,12月举行首届大荔县“最美枣园”评选活动决赛暨颁奖典礼。(三)加大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参与嫁接的冬枣2号入选陕西省林木良种名录。食心虫绿色防治实验大大减少了食心虫病害,成功开发土壤健康APP。(四)提升文旅综合体,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一是中国枣文化博览园棚体升级及文旅综合体提升改造工作已全面完成,全年接待各级领导观摩调研和学生研学游50余场次,3000余人。二是沙苑古枣树公园建设持续推进,通过实地勘察,制定管理细则、设立保护标志、建档挂牌,进一步挖掘老枣区的生态与旅游潜能和优势。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一)产业规模稳中向优全县冬枣面积稳控在42万亩,设施大棚面积40万亩,设施冬枣棚型结构更趋于合理化。(二)技术培训成效显著线上视频讲座与线下实地培训指导相结合,受训人数达20000余人,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得到全面推广。(三)科技创新取得突破大荔冬枣试验示范站开展的土壤检测、绿色防控试验效果明显,冬枣食心虫得到有效防治,大大减少了人力。(四)品牌建设步伐加快“大荔冬枣”入选2021年度省级农业品牌,在中国(西安)国际林业博览会上,大荔冬枣荣获金奖殊荣。(五)文旅综合体大幅提升中国枣文化博览园文旅综合体大幅提升,辐射黄河滩区有机冬枣产业带,助力冬枣产业升级。古枣树公园持续推进,古枣树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部分枣农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冬枣品质提升较缓;二是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大荔冬枣”品牌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品牌推广力度有待加强:三是智能化、信息化的应用面不广,新技术、新设施的推广需进一步加强。2、整改措施一是加大冬枣质量安全宣传与巡查力度,夯实基层质量安全监管,坚决杜绝不合格枣产品流入市场,确保冬枣质量安全;二是加大宣传推介,举办“冬枣节”等旅游节会,组织知名企业、合作社参加林博会、农高会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展会,持续扩大大荔冬枣的品牌影响力;三是规划建设高标准冬枣产业园,带动周边冬枣生产基地走向科技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样板区。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扎实做好灾后重建实地调研、科学评估、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在调研的基础上做好灾害评估,科学编制重建规划,并指导枣农做好树体恢复等灾后重建技术培训工作。(二)深化高校合作机制继续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合作关系,立足大荔冬枣产业生产现状,以“土壤健康、光温同步、绿色防控、品质提升”为宗旨,以科技为支撑,推动冬枣产业做优做精。(三)创建示范育苗基地建设红枣新品种繁育和苗木生产基地,根据大荔气候选育适合大荔生长的优良鲜食品种,为丰富大荔鲜食枣品种结构做准备,更好适应发展需求。延展冬枣产业链条创建示范以冬枣盆景为主的新产业链,扶持枣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通过强链、补链、延链,提升枣产品附加值。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