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土地勘测规划队

杨陵区土地勘测规划队

发布时间: 2022-03-28 16:53
单位名称 杨陵区土地勘测规划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保护与利用土地提供规划勘测服务,负责滑坡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拟定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查、测绘土地登记事项等工作。
住所 杨陵区凤凰路东段
法定代表人 马文军
开办资金 0.4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7万元 1.37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土地勘测规划队.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强化耕地保护。一是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关于严格耕地保护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组织对全区耕地保护工作进行了自查,全面掌握耕地现状和“六个严禁”落实情况。二是稳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在按时高质量完成摸排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596宗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工作台账,结合实际提出了分类整治意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推进分类整治工作。三是按照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工作要求,组织对全区稳定利用耕地情况和永久基本农田情况进行了全面核实,按时报送了稳定利用耕地数据库成果。四是积极做好设施农业用地上图入库工作,组织对2020年以前建设的149宗设施农业用地进行了上图入库。同时,对新备案12个项目进行了现场核查,对符合要求的及时组织上图入库,对存在问题的督促做好整改并加强监管,确保农地农用。(二)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一是改进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使用方式,实行计划跟着项目走,围绕综合保税区、麦肯马铃薯深加工、LNG调峰站、华侨城欢乐田园等重点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制定了建设用地报批计划,有序推进报批工作。二是及时做好组件报批工作,积极申请省级统筹调剂落实易地补充耕地指标,完成6个批次3601.7亩报批工作。三是为了保障西农大未来农业研究院、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创新园(杨职院新校区)等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启动了建设用地报批,扎实做好土地现状调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前期工作。(三)扎实推进村庄规划编制。一是认真做好村庄布局工作,从全区视角对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空间分布、人口流动等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村庄布局方案,及时提交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单位,配合做好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在总结9个试点村村庄规划编制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城镇开发边界外剩余24个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完成了实地调查,全面分析村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扎实推进规划方案编制。(四)稳妥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一是根据省自然资源厅“审慎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要求,积极申请开展试点。二是依据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办法(试行)》,启动了秦丰村9.6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了入市方案编制,征求了相关部门意见,已报请区政府审定。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一是通过开展耕地“非农化”自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和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确保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得到落实。二是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通过科学有序引导村庄规划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二)经济效益一是通过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及时组件报批建设用地,确保了综合保税区、麦肯马铃薯深加工、华侨城欢乐田园等重点建设项目顺利落地实施,促进了我区经济发展。二是通过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实现了农村土地价值的显现和增值。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主动服务意识还不强。面对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用地需要,主动对接服务还不到位,与局其他科室团结协作方面还做的不够,大局意识还不强。2.改革创新精神还不牢。满足于工作现状,勇于担当和创新意识不强,对打造工作亮点和破解建设用地保障难题思考不够,措施不多。(二)整改措施1.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深入学习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2.勇于推进改革创新。围绕高质量发展做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工作,认真钻研政策,勇于担当作为,在破难题上敢于碰硬,推进改革创新,确保耕地保护、建设用地报批、村庄规划编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工作高质量开展。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强化耕地尤其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高质量完成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探索建立日常变更机制,及时掌握耕地非粮化、耕地非农化状况。推动建立“田长制”,压实耕地保护属地监管责任,加强耕地动态监测监管,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制制度,稳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分类整治,做好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工作。(二)统筹推进建设用地报批,全力做好重点建设项目土地要素保障。围绕西农大未来农业研究院、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创新园等重点项目实施,结合过渡期国土空间规划,根据项目实施轻重缓急,制定建设用地报批计划,主动跟踪用地需求,在完成土地现状调查等6项法定程序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建设用地报批工作。(三)高质量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实施。根据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节奏,总结试点经验,根据村庄类型和差异化管理需要,加快推进城市开发边界外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组织村民充分发表意见,协商确定规划内容,结合实际编制规划方案,按程序做好规划成果公示、审查、报批工作。(四)稳妥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结合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对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根据用地需要,规划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选择2—3个村开展入市试点,根据实践情况,优化入市流程,完善入市配套制度,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用地需求,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