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三原县> 三原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三原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发布时间: 2022-03-28 16:35
单位名称 三原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立足“三农”,发展农机化,构建和谐新农村。农机化项目申报、实施;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农机安全监管及农机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等。
住所 三原县人行街7号
法定代表人 董峰
开办资金 2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三原县农林畜牧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8.79万元 106.62万元
网上名称 三原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公益 从业人数  8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县农机化工作按照以创建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目标,以示范点建设为载体,以典型示范为路径,以农机装备为支撑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补短板、强弱项,统筹推进“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农机化发展,农机化事业继续保持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2021年11月,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5.41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现将今年来农机工作开展情况做以下汇报: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是建党百年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站严格按照《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时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一是通过召开党员大会、组织专题党课、主题宣讲等方式,认真学习指定书目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切入点,加强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性;二是积极拓展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6月30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赴旬邑马栏革命旧址及照金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参观活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接受思想洗礼和升华。三是开展党史知识测试,参加《学习强国》、《咸阳党建》APP上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线上专题知识竞赛,营造奋勇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强阵地建设管理,投资5万余元对党员活动室进行了整修,并置办了网络电视、投影仪等设备,组织党员观看“党史”学习辅导视频、图片等影像资料,播放红色题材电影,引导党员深入了解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重要成就的发生发展;五是“三夏”期间成立“党员先锋服务队”,在主要交通干线设立了“三夏”接待服务站,党员同志主动亮身份、作表率,为外地来本县作业的机车提供信息咨询、作业引导、调度服务。共开展咨询、引导、调度等服务200余人次。六是疫情值守,党员干部带头入户核查,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农机化工作稳步推进(一)、承办全市农机工作会议3月9日,全市农机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在我县顺利召开。省农机化发展中心处长王勇毅、省农机鉴定推广总站副站长张来雨、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刘晓君、副县长周雪艳、局长杨方伟等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各县分管农机工作的主要领导等130人参会。(二)、“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三夏”工作以“提质减损、增加粮食产量”为主题,共投入小麦收割机680台,玉米播种机械580台(套)。完成小麦机收面积32.6万亩,小麦机收率达到98.5%,全县秸秆综合利用达到98%以上。先后在大程、独李、城关等三个乡镇召开三次演示会,开展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培训。“三秋”共投入农业机械3672台,其中拖拉机148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630台,播种机790台,深松机械42台,旋耕整地机械730台;组织精干技术力量进合作社、深松服务队,指导机手对投入作业的机具全面进行检修、调试和保养,发放玉米机收减损宣传资料1000余份。建立建全机械化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制订下发了《三原县机械化防灾减灾工作预案》,成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与气象、公安、植保、石油等部门联动,整合组织鑫锐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五家合作社,协调抽调58台套机械为群众免费提供服务。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到陂西镇、大程镇、西阳镇、城关镇协调200余台农机具加快秋播进度,完成33.3万亩秋播任务。在粮食生产主产区,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4个,推广小麦宽幅沟播技术1500亩,引进推广亚奥小麦宽幅播种机13台,新乐小麦宽幅播种机4台,玉米“5335”型精量施肥播种机1台,突破玉米追肥等薄弱环节关键机械化技术,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三)、农机购置补贴今年市上下达我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80万元。截止目前,已使用购置补贴资金592.982万元,共补贴机具1355台(套),受益户1209户,已兑付资金352.764万元,205.441万元已上报财政部门资金待结算中。(四)、土地深松2021年三原县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任务面积10万亩,补助资金250万元,当前以累计完成作业面积10.02万亩(其中深翻整地1.45万亩)。当前以累计完成作业面积5.6万亩。(五)、农业绿色机械化试验示范工作创新发展必须遵循绿色发展理念,适应绿色发展的要求,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为了减少化肥用量,我县引进西安户县双永农具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2BSQFJ系列玉米深松全耕层分层施肥精量播种机1台,依托满仓农机专业合作社在陂西镇蔡王村建设完成夏玉米密植高产“5335”机械化播种技术试验示范点,试验示范面积100亩,示范品种陕单650,亩播种量3.5公斤,亩施缓控肥35斤(比传统亩施肥50公斤少用15公斤),亩留苗5000株左右,探索总结适宜我推广的夏玉米密植高产“5335”机械化播种技术模式,为我县大面积推广夏玉米密植高产“5335”机械化播种技术奠定良好的基础。(六)、植保无人机服务产业发展工作全县植保无人机拥有量已达118台,飞手已达161人(在职人数97人),新增加植保无人机11台;全县拥有植保无人机合作社3家,公司1个,飞防作业队4个;全县植保无人机作业面积129.5亩,经营收入1271.81万元;全县跨区面积91.5万亩,经营收入662。(七)、农机化项目工作项目工作我站紧紧围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目标,聚焦“粮、菜、果、畜、秸秆综合利用”五大产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提升,实施项目带动农业新机械新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全县农业机械化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1、是技术集成,打造粮食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2、是设施生产突破瓶颈。3、是果业生产抓特色。4、是畜牧养殖补短板。5、是提升农机化服务能力。(八)、宣传、培训报道工作2021年以来,我站围绕咸阳市2021年农机化春耕生产现场会、农机下乡送检、党史教育系列活动、备战“三夏”、市长卫华检查指导“三夏”农机工作、市农机中心主任段芳调研农机化项目、“县委书记李华林、县长杨红刚分别检查指导“三夏”“三秋”农机工作等重要活动做了宣传报道,共报道53期。围绕“三夏”“三秋”机收减损、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学习、农机化项目开展等共举办各类培训15次,培训人数952人次。三、抓源头,强治理,保证农机安全生产一是全面规范农机监理工作,强化源头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把牌证审验关,转变农机年检审的方式,集中开展送检下乡服务,加大农机检验力度。截止目前,共检验农业机械856台,其中拖拉机192台,联合收割机664台,其中新增报户134台(其中拖拉机45台、联合收割机89台),签订安全责任书856份,办理农机驾驶证142人,到期换证48人。二是坚持对县内涉氨冷库、农机合作社、农机库棚、维修(厂)点进行常态化的安全检查,加强安全生产意识,纠正违章操作,有效遏制了农机事故的发生。三是为了进一步加快加大我县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旧农机淘汰力度,促进农机的转型升级,我们依托三原兴胜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了三原县农业机械报废回收中心,依法从事农机回收拆解经营业务。四、存在问题(一)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有限,领域不宽,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多年来,各级财政对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除行政性费用外,导向性投入微乎其微,农机化队伍建设、素质有待提高,导致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农机服务项目单一,作业服务领域不宽。(二)农机装备结构发展不平衡,向农机全面化发展转型认识不足。近年来,随着购机政策的实施,农机拥有量逐年增加,耕种收机械逐步饱和,优势特色农机具机型少,瓶颈短板制约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五、二0二二年工作计划2022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十九届六中全会为契机,全面履行农机安全责任,提升全县农机装备水平的工作思路,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发展,抓好农机监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照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内容、路线机具配套方案,全面做好粮食全程机械化项目示范县创建工作。二是依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高补贴资金规模,提升县域农机装备水平。三是争取市级项目支持,在巩固现有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包装新的农机示范亮点,扩大农机新技术示范范围、规模,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械的普及应用面。四是推进农机报废更新实施力度,护航农机安全生产。五是强化农机机收减损宣传力度和质量监管,提高减损技术培训层面和质量,确保粮食安全。努力推动我县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六是加大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开展安全宣传、安全检查,新技培训等方式,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