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白水县创业促就业社区金融小额担保贷款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创业小额贷款使用提供管理保障。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 | |
住所 | 白水县雷公路东段人社局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罗筱莉 | |
开办资金 | 6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白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50.04万元 | 731.42万元 | |
网上名称 | 白水县创业促就业社区金融小额担保贷款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情况,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人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圆满召开创业担保贷款座谈会。4月份我中心全体工作人员、财政局负责同志、各经办银行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召开了2021年度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座谈会,学习了相关政策文件,统一口径,达成共识。各参会负责同志各抒己见,就加强部门合作、政策解读、执行新政策、新系统应用、预防贷款风险、拓宽客户群体、开发新模式、工作流程简化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在此基础上我们与财政局联合下发了我县本年度实施办法,用以指导我们的具体工作。2.优化政策共谋求发展.一是强宣传。依据新政策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宣传方案,我中心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政策宣传:一是采用定点宣传和游动宣传相结合,一组扎点跟集会,一组使用宣传车在七镇一办各自然村宣传;二是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白水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宣传彩页、广告牌等途径扩大宣传范围;三是对符合条件的借款人现场受理,及时推送银行进行受理;四是加大金融扶贫宣传,对有创业能力的贫困户重点进行政策宣讲。全年我中心通过发放宣传单、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街道灯箱、果壳箱展示、出租车游动字幕等方式宣传新的创贷政策,共发放宣传彩页10000余份、张贴宣传单200张,扩大了创业政策的覆盖面,提高了知晓率,为后期工作的稳步开展打下了基础。二是注活水。一是增加支持群体,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个体工商户、对已享受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且已按时还清贷款的个人,在疫情期间出现经营困难的,可再次申请创业贷款;二是降低反担保要求,积极探索和灵活运用多样化的反担保方式,降低或免除反担保;三是允许合理展期,借款人感染和隔离期间采取“无还本续贷”方式,对因疫情影响经营受损的借款,可以展期还款并给予贴息支持,在疫情发生期间未能及时还款的,可以在疫情结束后30日内恢复正常还款,此期间继续享受财政贴息,并免于信用惩戒;四是简化审批程序,我中心积极施行电子化审批,通过秦云就业小程序和创业担保贷款微信公众号,推行“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只跑一次路,应用线上服务平台实行“多审合一”,避免重复提交资料,优化了程序,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三是紧配合。为了更好的开展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发挥我中心协调沟通作用,我中心密切联系财政局和各金融机构,确保各个环节畅通无阻,建立长效联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加强与农业局、各镇办、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推广信用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支持退役军人干事创业;在11月底,富平县创贷中心和邮政储蓄一行来我单位学习交流,通过座谈会、查阅资料等形式互相学习对方的经验做法,取长补短,并对来年创贷工作的开展提出新的设想和建议,取得了良好预期。3.落实新政合力促振兴。一是信用村建设。今年,我中心总结前几批信用村评定工作中存在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评定标准,经银行推荐,对提出申请的信用村村级班子团结务实能力和领导能力、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辖区内农户贷款不良率和信用户占比情况、村民发展产业及创业情况、村风民风等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最终评定信用村5个(尧禾镇尧禾村、林皋镇林皋村、杜康镇冯家村、雷牙镇方城村、北塬镇北塬村),完成信用村贷款发放66户747万元。二是建立惠民政策。通过走村入户、进社区、访市场,了解到我县职业农民在创业中普遍存在缺乏资金、提供反担保难等问题。我中心联合农技中心对我县职业农民种养殖情况、家庭收支、资产负债等信息进行了调查研究,为其建立创业担保贷款贷前信息档案,并对符合条件的对象提供贷款服务。对我县有发展产业意愿的职业农民,采取农户联保、自然人担保,就可以在“秦云就业”官网或陕西省创业担保贷款平台中申请不超过20万元的创业贷款,并且在办理过程中可以享受优先受理、上门服务、降低反担保门槛、提高贷款额度等优惠条件。今年共受理了12户职业农民的贷款申请,发放职业农民创业担保贷款200万元。三是细化脱贫方案。为了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我中心进一步优化方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订,通过降低准入门槛和反担保条件支持脱贫人员创业,鼓励企业积极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向脱贫户发放贷款3户30万元,直接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16人。4.优化流程打通“最后一公里”。根据市局《全面开展“局长走流程”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我中心主任以工作人员身份对从贴息申报、业务室复核、会计审核、财局复核、贴息拨付、贴息完成七个环节进行了全流程体验。在体验过程中,通过现场询问、核对资料等方式对经手业务人员能力进行了全面检查,针对走流程中发现的问题,立即组织合作银行业务经办人员召开了工作座谈会,对发现的问题一一进行了沟通和处理,统一了贴息申报工作各个环节口径。这次深入一线“走流程”,进一步规范了贴息流程,端正了工作态度,大大减少了业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政策制度“最先一公里”更加优化,政策执行“中间一公里”更加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更加顺畅。二、社会效益情况。全年共组织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4户4929万元,其中: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放担保贷款136户2319万元(贫困户贷款3户30万元);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放担保贷款38户2610万元;其中认定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10户,发放2519万元;创建信用村5个,发放747万元,超额完成年3500万任务的141%。直接带动就业1057人,完成贷后回访100余人,贷款回收率为105.83%。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近几年受疫情影响,经济下滑,创业人群的创业愿望和需求大幅萎缩;2.因政策调整,挫伤了部分创业人员对创业担保贷款的需求和积极性;3.由于我县财政紧张,导致贴息资金不能按时到位。(二)整改措施:1.针对性进行宣传,提高创业的积极性,带动县域经济;2.支持劳密企业进行创业,带动发展。评选创业示范户,影响其进行示范带头引领。3.积极与县财政局进行沟通,克服财政困难情况,尽快解决贴息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四、下一步的工作计划。2022年,我们将不骄不躁,继续落实党史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强化作风建设,进一步强化中心队伍建设,准确把握和理解新政策,打造标准化、精细化、便民化的服务平台,尽可能满足广大创业者的需要,稳创业就业、保居民就业,为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