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体现党和政府对退役军人的关心关爱,增强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弘扬参军、崇尚英雄的价值观和正能量。主要负责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就业培训、创业扶持、走访慰问、帮扶解困、信访稳定、权益维护等服务保障工作。 | |
住所 | 杨陵区凤凰路东段工业和信息化局四楼 | |
法定代表人 | 白站国 | |
开办资金 | 4.6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陵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45万元 | 4.8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中心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加强政治引领和意识形态管控。一是扎实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系列活动。组织开展知识竞赛、主题宣传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为退役军人及家属办实事13件。二是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加强。通过区、镇、村阵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对外宣传亮点纷呈。全年在中、省刊物发表新闻稿件各4篇,在区级媒体发表稿件18篇,有力宣传彰显退役军人精神风貌和工作成绩。(二)完善保障体系,不断夯实服务基础。一是实行台账化管理。认真谋划,梳理退役军人全年重点工作32项,实行台账化管理,责任明确到人、落实到事。二是丰富宣传载体。在就业招聘、教育培训、节日慰问、褒扬纪念等活动中包含《保障法》等相关宣传;联合司法等部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三是开展专题培训和专项检查。特邀专家开展专题培训,通过专项执法检查,区人大常委会给予《保障法》宣传贯彻工作充分肯定。四是完成烈士陵园改造提升项目。烈士陵园建设于7月中旬动工,9月初项目竣工并通过验收,受到省厅暗访组的高度肯定。五是扎实推进服务站创建工作。通过组织观摩学习、动员会议、现场会和培训班等方式,制定下发《创建实施方案》《创建手册》《督导计划》和《四清楚月报表》等,有力促进创建工作。(三)坚持政治属性,打造专业队伍。一是调整充实基层工作队伍。在落实42名“兵委员”“兵支书”的基础上,组织党员干部瞻仰红色教育基地,完善学习制度,不断深化学习效果。二是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通过5次岗位练兵,有效提升干部政策理论和业务水平,受到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组好评。(四)及时落实政策,不断优化服务保障。1.高质量完成移交安置任务。对接组织、社保等部门完成71名秋冬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军地关系转接等工作;配合完成2020年度、2021年度共14名转业士官和1名军转干部安置任务和1名军转干部随军家属安置(调动)工作任务。2.就业创业取得实效。一是开展教育培训。多途径宣传复学(就业)政策,完成23名退役士兵高职扩招报名资格认定,为18名复学大学生和78名参加高职扩招退役军人办理学费减免初审手续;完成2021年11名退役士兵的技能培训任务;组织召开2021年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暨就业招聘会,近50名退役士兵集体参观退役军人创办的企业。二是较好发挥就业平台作用。依托退役军人动态精准就业服务系统,引导退役军人登记注册和关注互动,累计推送各类招聘信息26次,推送岗位1200个。三是不断提升就业实效。组织参加“2021年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和退役军人等四类重点群体稳就业座谈会,深入企业对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一对一”重点帮扶,重点为17名退役士兵落实了工作岗位。3.严格落实军人军属政策。一是认真开展优抚工作。依托《全国优抚信息管理系统》,对317名重点优抚对象和838名年满60周岁退役士兵开展年审,完成5338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数据更新工作;为82名伤残军人集中换发《残疾军人证》,组织71名涉核退役军人赴临潼417医院开展健康体检;定期对合作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为267名重点优抚对象缴纳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为区外医院就医二次医疗报销8人6.26万元。二是落实社保补缴费用。共为9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补缴待安置期间社保费用11.8万元。三是及时兑现保障资金。全年落实发放七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60岁农村籍退役士兵生活补助金、重点优抚对象门诊补助金等保障资金共计1321万元,发放军队离退休干部生活补助234.41万元,为2020年8名退役士官发放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金8.46万元。四是用心用情做好帮困解难工作。全年共为8名困难退役军人申报关爱基金援助,妥善解决伤残退役军人实际困难。(五)加强联系,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工作。一是精心开展走访慰问。投入资金3万余元,开展春节期间走访慰问活动;“六一”期间,联合团区委等部门,开展“慰问退伍军人”系列活动;“八一”期间,共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345人;重阳节期间,走访慰问90岁以上高龄退役军人23人;为11名荣立三等功现役军人家庭登门送喜报;冬季为11户困难退役军人家庭送去棉衣、棉被、毛毯等防寒保暖物资。二是帮助部队解决实际困难。利用春节、八一建军节等重大节日,为武警中队、人武部送去价值3万余元的空调、洗衣机等物品。三是做好烈士褒扬工作。对34座烈士陵园墓葬、3座零散墓葬分别建档造册,通过线上、线下祭扫相结合的方式,精心组织开展“守护·2021清明祭英烈”祭扫活动;9·30烈士公祭日,全区党政军学代表共200余人参加活动。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营造全社会尊崇军人的舆论氛围。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走访慰问、烈士公祭、军人优待优先及精心开展的“送政策法规、送就业信息、送残疾证、送综合服务”等常态化服务,营造全社会尊崇军人的舆论氛围。二是在经济社会事务中体现退役军人力量。在换届选举中落实42名“兵委员”“兵支书”,创新“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载体,扎实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就业扶持和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引导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就业创业等方面体现退役军人力量。三是最大限度提升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通过扎实推进服务站创建提升基层服务保障能力、通过完成烈士陵园改造提升项目提升烈士褒扬活动保障能力、通过高质量完成移交(转业)安置、教育培训、优抚、社保补缴、烈士褒扬、帮困解难、信访维稳等服务保障工作,最大限度提升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随着《保障法》的颁布实施,退役军人工作进入“从有到优”的新阶段,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面对新要求,明显存在“人少事多”的矛盾;二是仍存在个别镇(街道)工作人员不固定、个别村(社区)工作“空转”等突出问题;三是相关部门职能发挥不理想,工作尚未真正形成合力。(二)整改措施。一是推进体系建设。贯彻全省高质量建设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推进会精神,狠抓镇(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增加、充实区、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服务站)工作人员,不断拓展基层服务基础和保障能力。二是建强过硬队伍。加强学习培训和对外交流,注重日常指导、协调和督查,精心打造一支“讲政治、业务精、作风好”的退役军人工作队伍。三是形成工作合力。发挥好退役军人服务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加强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有关退役军人批示指示精神,推进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二是发挥示范作用。组织引导“兵支书”、“兵委员”、“最美退役军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等,在党的建设、疫情防控、就业创业中勇挑重担,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活动,强化岗位练兵,协调相关部门统筹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能力。四是提升双拥共建水平。利用八一、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加大拥军优属力度,协调相关部门开展丰富多彩的拥军活动,努力使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