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就业管理提供服务。职业介绍、创业培训、失业保险金收缴等工作。 | |
住所 |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常乐路18号 | |
法定代表人 | 胡江飞 | |
开办资金 | 205.1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0.35万元 | 77.4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并进行法人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1、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5153,完成全年的103.06%。2、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73人,失业率3.19%,全年任务不得超过4%。3、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1586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5.74%。4、通过“秦云就业”小程序注册办理业务:个人注册30643人,单位注册659个。5、新增人事代理人员392人,其中应届毕业生291人,往届毕业生101人,全年共转出档案130册。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回访551人,回访率、就业率100%。高校毕业生政审92人,申报合同制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102人。6、完成见习单位认定28家,核定见习岗位101个,推荐51名大学生到岗就业见习。全年发放见习生活补贴415200元。见习期满后见习单位留用人数为3人,全年见习生其他单位就业24人。7、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户,2285万元,共带动154人实现就业。8、2021年全区工伤保险共参保单位191户,参保人数4293人。其中参保企业14家4001名参保职工,行政事业单位参保177家292人。2021年,工伤保险征缴实现了与税务系统全面对接工作,简化了办事流程。9、全区失业保险参保企事业单位185户共2920人,截止年末累计征缴失业保险费178.66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补助金及其他费用(取暖费等)10.22万元;全年企业稳岗返还6户,享受人数85人,返还8987.30元;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26人,补贴3.45万元;失业保险费继续执行1%(单位0.7%,个人0.3%)。10、完成了182人创业培训工作。并做好创业培训的结业、资料整理及系统录入工作。按照要求完成了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创业培训的系统录入工作。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2021年工伤保险经办落实降低社保费率的政策,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由0.2%-1.4%降低至0.1%-0.7%,系统测算时直接扣除,无需进行2次退费。全年发放见习生活补贴415200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户,2285万元,共带动154人实现就业。发放失业保险金、补助金及其他费用(取暖费等)10.22万元;全年企业稳岗返还6户,享受人数85人,返还8987.30元;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26人,补贴3.45万元。全年完成了182人创业培训工作,使更多的创业者享受到贴息贷款政策,并带动区内人员再就业。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不足。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经验不足,信息数据的录入效率不高。二是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区内企业岗位需求专业性较强,普工招聘数量少,使普通农民工选择就业的机会少,体力型劳动者就业空间小。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数量庞大但整体素质偏低,“就业难”和“招工难”问题并存。三是疫情对区内企业用工造成冲击。受疫情影响,区内经营活动遭遇不同时间的停摆,企业自身利润有所下降,从而导致务工人员薪资水平有所下降。企业就业人员也较上年度有所减少,用工成本同时增加。人才需求广泛,技能型人才缺乏。四、工作开展的亮点(一)线上线下开展招聘工作,促进重点群体就业。1、网络招聘服务助推企业发展(1)开展杨陵区春季网络招聘会,发布企业用工信息112家次。经初步统计,线上咨询人数624多人次,提供就业岗位489多个。(2)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收集就业超市企业用工信息12期,共约218多家次。并及时在人力资源市场3个招聘群3个微信群发布。(3)开展2场直播带岗活动、发布抖音招聘信息,直播为观众带来了优质的企业招聘信息62家,提供就业岗位594个;并为群众讲解了相关的就业政策;发布抖音招聘信息26个,提供就业岗位187个。(4)开展“杨陵区2021年冬季网络招聘会”此次网络招聘会以“职等你来就业同行”为主题,通过“杨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招聘专刊,发布涵盖制造业、电子信息、食品工业、电力、农牧业、交通运输等领域招聘信息57家,提供就业岗位262个。2、现场招聘活动稳企援岗(1)开展“杨凌2021年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组织用工企业62家,认真筛选杨凌及周边企业164家现场参会,涉及农业科技、生物制药、建筑工程、商贸服务、汽车制造、酒店餐饮等行业,提供就业岗位37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约900人。(2)开展送岗下乡活动,集中收集招聘信息85家,招聘岗位102个,通过走访各各乡镇,将岗位推送至各乡镇,再由乡镇将岗位送至各村社区微信、QQ群等信息发布渠道。(二)精准服务,即时结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1、高校毕业生人事代理实行快办服务,毕业生办理档案存档、政审、报到等业务实现快捷办理。档案接收等政策打包宣传,档案存放实行先存后补,确保毕业生档案安全。2、全面摸清底数,精准提供毕业生就业服务。全面掌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动态。对未就业毕业生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通过就业推荐,推荐见习,创业扶持等实现就业。(三)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加强社保基金内控管理风险工作。对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经办业务内部的基金管理风险工作,制订了内部管理制度、人员分工及岗位职责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明确了机构人员分工和岗位职责,重要业务严格按照经办,初审,复审,审批的流程办理。通过“三个全面取消”,待遇审核全程通过信息系统办理,待遇发放通过社银平台打入个人账号,整个发放过程操作人员无法对数据做任何修改,无截留挪用现象,实现安全、规范、便捷的社保待遇支付流程,有效防范基金管理风险,真正实现“业务经办线上办,服务群众更透明”的便民、利民目标。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为了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跃上新的台阶,202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和监测村监测工作推出了新的亮点:细化工作环节,将系统发放至镇(办)及社区(村),将纸质版改为系统上报,进一步提高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监测村监测数据采集、上报、分析工作效率。五、下年度计划(一)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并通过抖音、微信群、QQ群等多途径推送招聘信息,进行直播带岗活动,吸引优质企业进行用工登记,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岗位,双向解决用工难、求职难问题。1、年内实现1.5万人次劳动力转移就业。2、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稳定在5000个。3、城镇登记失业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4、根据防疫情况全年组织线上线下中大型招聘会4场,专场招聘会2场,积极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搭建供需平台。5、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资金扶持力度,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优化贷款审批流程,为有创业需求的企业和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退役军人提供创业扶持资金,创业贷款力争完成2000万。(二)、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1、持续开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清零计划,做好大学生就业见习、就业援助和服务等工作,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就业指导、推荐等工作。2、年内实现返乡的杨陵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率100%。3、跳出就业现状,摸底、调研建立杨陵“乡土人才库”的可能性,持续推进就业公开合理发展。(三)、稳步推进区校融合。1、深入驻区高校开展创业培训,为有创业需求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指导、创业担保贷款等创业服务。2、同时协商进入校园开展招聘活动,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