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社会经济调查中心

杨陵区社会经济调查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8 16:06
单位名称 杨陵区社会经济调查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统计数据依据;负责全区社会经济统计调查工作;对各项统计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为领导决策和社会各届提供服务。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康乐路20号
法定代表人 千山燎
开办资金 1.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统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3.86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社会经济调查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展开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区统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全面优化统计服务水平。主动服务中心工作,强化对主要经济指标的监测研判,配合区人大、发改、人社、农林、工信等单位赴村、社区进行调研;先后5次赴省局与调查总队及相关处室进行沟通联系;邀请农经处、调查队领导来杨调研4次;及时跟进基础数据变化,做好经济研判。(二)持续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根据全区统一安排部署,先后安排多人赴杨凌高速东西入口防控点,对来杨的中高风险地区车辆及人员进行测温、登记、消杀等工作,共筛查入区人员1000余人,劝返车辆200余辆,就地进行核酸检测40余人,有效巩固了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三)扎实推进各项常规统计调查。认真贯彻实施省局2020年统计年报和2021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全面完成了农业、贸易业、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能源、劳动工资、基本单位名录库等专业的2020年年报及2021年定期报表工作,及时处理省上反馈的核查信息,不断加强数据协调性评估,统计数据的完整性、时效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高。(四)“五上”企业入库再上新台阶。切实把“五上”企业培育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月度调度会议、业务培训、精准排查、筛选、培育、扶持等手段,动态服务“五上”在库企业和“种子”企业。(五)加强统计业务人员知识培训。为从源头确保数据质量,我局从年初开始,积极与部门、镇办、企业对接,分专业制定学习计划,先后对36个部门及3家国有企业共400余人开展培训,对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农村等专业有关报表制度进行逐一讲解和分析,针对目前我区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现场作出解答。(六)精心组织开展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工作。2021年全省人口抽样调查抽中我区14村社区,局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提前谋划,精心组织,于10月举行培训会并发放调查物资,11月1日开始调查,11月15日前圆满完成了调查任务。(七)深入推进统计法制工作有序开展。全年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2次,检查统计调查对象296家,清理废除各类违背统计法精神的相关文件4份。建立领导班子和干部学法制度,利用《宪法》宣传日、“统计开放日”等重要节点,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统计违纪违法案例选编》丛书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有力推进了统计普法工作的开展。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前期的学习、宣传、培训、走访、调研、摸排、研判等工作,及时掌握了企业发展经营情况,加强了同相关部门的协作沟通,减少了重复调查和数据不精准的混乱现象,夯实了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了统计数据质量,统计公信力和权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了下半年指标扭负为正态势,2021年,全区GDP完成157.78亿元,增速2.2%。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20.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44亿元,增速7.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23万元,增速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万元,增速10.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04亿元,增速6.8%,排名全省第四。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统计业务方面。部分企业统计基础不规范,统计人员法制意识淡薄,流动性大,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城乡住户调查对象参与配合积极性不高,不利于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二)统计力量薄弱。一是乡镇统计机构未独立,人员均身兼数职且变动频繁,工作不能有效衔接,导致统计调查和分析不能正常进行,数据失真、漏报错报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因统计工作体制机制不畅,导致我局统计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三)统计服务水平不高。统计数据开发利用不够,统计分析深度、广度不够,统计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紧扣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今年,我中心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中省、示范区、区委、区政府有关统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严格执行统计报表制度,规范数据来源,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扎实做好各项年报、定期报表的上报工作,确保省局经济指标足额反馈,全年各项经济考核指标如期完成。(二)畅通沟通渠道,规范基础工作。加强同发改、人社、农林、工信、招商等部门及各镇办的信息沟通,建立定期会商制度,选派业务骨干指导乡镇和部门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统计规章制度,配齐配强人员,确保统计数据质量。(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认真开展统计咨询、分析服务工作,完善统计指标体系,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全面提升统计干部队伍综合能力,确保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原有指标的基础上,全面反映新兴产业、小微企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