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文化馆

杨陵区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2-03-28 15:50
单位名称 杨陵区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培训,文学、艺术创作、图书借阅,村级文化室业务指导。群众文艺理论研究、文化交流、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公园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张明周
开办资金 229.5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85.6万元 465.2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文化馆.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积极开展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1)开辟党史学习教育图书专架。为了更好地抓好学习教育活动,经过精心策划,在区图书馆特别推出“党史学习教育图书专架”。专架共设置党史类、党建类、党史人物类、红色军事类、革命小说纪实文学等五大类图书。(2)配合杨凌示范区统战部、民盟杨凌示范区工作委员会,在馆内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民盟同盟成立80周年书画展”,弘扬多党合作优良传统,讴歌伟大的新时代。(3)配合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6月10日至6月15日,在馆内组织举办了杨陵区民间剪纸艺术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4)配合示范区组织部、示范区老年书画学会,6月18日在馆内举办杨凌示范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书画展。(5)配合示范区统战部、九三学社杨凌工委,9月18日在馆内举办“翰墨抒写初心,丹青描绘征程”九三学社杨凌工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九三学社成立76周年书画展。开展“献礼百年·为您读诗”活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杨陵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开设了“献礼百年·为您读诗”专栏,通过诵读红色经典的形式,以诗传情,以文颂怀,初心向党,礼赞百年,目前共推出11期。2、精心策划2021年春节期间系列文体活动面对新冠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为了更好地做好群众文化服务工作,春节期间,先后举办了“书写醉美杨陵年”迎新春送春联活动、“熔古铸今·金石遗韵”高浮雕拓片展和“魅力杨陵”原创文艺作品线上展览、“秦声秦韵”线上名家戏曲欣赏、“云端学艺术”线上文艺培训、“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农耕文化书画展”、杨陵区非遗作品网络展、“家乡的年味”少儿绘画作品线上展览、“童心抗疫画笔增辉”少儿绘画作品展、汇爱前行共抗疫情”主题作品征集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3、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活动(1)组织开展文化志愿者送戏下乡。文化志愿者送文艺下乡先后走进公园路社区、除张村、康乐西路社区、柴家嘴村、揉谷社区、田西村、秦丰村、邰北社区、邰东社区等村(社区)演出30场,受益群众达220000余人次.(2)开展广场舞培训。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红色主旋律,4月6日到10日,区文化馆组织的“学党史感党恩”红色广场舞培训班在大寨街道文化站举行。通过组织系列文艺活动,让群众融入到“学党史感党恩”的教育中来。(3)庆国庆安宁花鸟画展。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杨凌群众国庆假期的精神文化生活。杨陵区文化馆承办的“国色鸟语醉农城百幅丹青迎国庆”安宁先生花鸟画作品展在区文化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安宁先生写意花鸟画作上百余幅,作品多为精美小品。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质朴于华美共俱,灵动与凝情一体,既有文人大幅小品的深厚淡雅与深哲诗意,又有对于生活真实的朴素反映,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4)杨凌农耕文化书画展。为配合第28届杨凌农高会的举办,由中共杨凌示范区工委组织部主办,杨凌示范区老年书画学会承办,杨陵区文化馆协办的2021年陕西杨凌农耕文化书画展于10月12日在杨陵区文化馆举办开幕式。本次展览共展出书画作品150幅,这些作品主题鲜明、情趣高雅、风格多样,表现了广大书画创作者深厚的文化审美素养,热情讴歌了新时期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村建设的新成就,表达了对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热诚期望,给人以全新的艺术感受。4、注重非遗传承挖掘保护(1)筹备并举办高浮雕拓片展。为了发扬传统文化精神,领略中华文化的古老与厚重,经精心策划筹备,2月24日至2月28日,在馆里举办“熔古铸今·金石遗韵”高浮雕拓片展。此次展览以杨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高浮雕传拓技艺作品为主,精选唐、宋、明、清浮雕壁画、书法碑刻作品60余幅,拓片清晰精美、层次分明,彰显古代碑石神韵,体现了我区非遗传承人精湛的技艺。(2)杨凌近年来非遗保护成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充分发挥文化的宣传引领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宣传非遗保护,加强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引导广大群众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参与和支持非遗保护,形成“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良好氛围。(3)黄河流域非物质遗产调查工作。组织开展了杨陵区黄河流域非物质遗产调查工作,对辖区内黄河流域非遗代表性项目和资源进行了科学、准确、全面的调查,全面掌握了其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和存续状况,为保护好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启动区级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评选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完成了杨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上报和杨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汇报材料的上报。5、文化馆图书馆总馆分馆服务效能明显提升。一是根据分馆需求提供公共文化“菜单式”“订单式”服务。积极转变思维模式,从群众需求的角度出发,文化服务的供给逐渐实现从“由上而下”“以我为主”向“由下而上”“你说了算”的转变,以按需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开启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杨陵街道办文化站新馆刚启动,群众知晓率不高,为了吸引人气,更好的服务基层,将杨陵区民间剪纸艺术展延伸到杨陵街道办分馆,吸引周边千余名群众积极参展,也大大提高了杨街办文化站的人气,让更多的群众共享文化盛果。从区文化馆图书馆选派的各镇(街道)分馆业务副馆长,利用各自业务技能加强对基层文化阵地业务指导,提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管理水平。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它具有一般行业的特点,又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它的职能是承担政府公共文化事业,繁荣群众文化。它通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社会审美教育,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2021年杨陵区文化馆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要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做好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加强和推进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在我区践行文化为民、文化惠民,以各种文化文艺形式不断满足我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了我区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繁荣,为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组织开展的的文化志愿者“送戏下乡”获得杨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志愿服务一类项目。三、存在的问题及改正措施认真思考我们的工作,对标第五次文化馆评估指标,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一)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办馆水平还不高。(二)送文化下乡坚持的不够。(三)群众文艺创作不够。(四)非遗宣传、非遗保护工作做得不够好。(五)干部职工的继续教育工作抓得不够。(六)下乡培训辅导不够。没有把下乡指导培训纳入工作管理机制,没有下乡指导辅导的有关制度。新的一年,我们将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把文化惠民落到实处,非遗宣传、下乡培训辅导这些工作也要坚持常抓不懈。八、明年的工作计划(一)加强数字文化馆建设进一步完善充实文化馆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充实完善杨凌文化旅游多媒体资源库,建设杨凌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科普宣传等数字资源项目。(二)创新服务内容,提升免费开放阵地效率加强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推动文化馆免费开放是我馆的重要举措。我们坚持常态化、多元化免费开放工作,积极完善服务设施,创新服务内容,充分利用总馆、分馆、村社区活动室加强群众文化团队建设与培养。(三)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按照文化服务群众的要求,巩固已经形成的品牌文化建设成果,将文化志愿者送戏下乡品牌文化作为群众文化活动载体,使其常态化、规模化,把文化志愿者送戏下乡等品牌文化活动做精做细、做实、做强。(四)策划好主题鲜明的展览展示活动,提升宣传教育效应利用节庆、重大活动,配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配合区级各有关部门单位,精心策划主题鲜明的书画、摄影、剪纸、民间艺术等展览展示活动10场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1年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的“送戏下乡”获得杨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志愿服务一类项目。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