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土地整理中心

杨陵区土地整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8 15:43
单位名称 杨陵区土地整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辖区内基本农田整理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利用等提供服务。负责辖区基本农田整理、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利用;调查评价土地资源;拟定全区土地整理规划和年度计划;承担土地整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论证、规划、设计、立项审查及报批和初验工作;宣传土地整理相关政策等。
住所 杨陵区凤凰路东段
法定代表人 孙晓振
开办资金 30.5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47万元 80.56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土地整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完成了渭河流域生态修复方案编制工作。结合全区生态修复工作实际,编制了《杨凌渭河流域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和《杨陵小湋河-漆水河流域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为全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奠定了基础。(二)完成了历史遗留矿山核查工作。对自然资源部下发的11个图斑进行实地核查,涉及3个镇(街道)、6个行政村,并按照核查技术规程“两上两下”方式进行信息核查认定,已完成“一上一下”工作,待上级部门反馈初步审核结果后,推进“二上二下”工作。(三)完成了重点生态修复工作。按照局生态修复工作安排,编制了揉谷镇秦丰砂石场生态修复方案,实施完成了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整理完善了项目实施资料,并组织进行了验收;积极开展揉谷镇渭河沿线1个废弃砂场的修复治理工作,实施完成了土地平整、排水、绿化等工程,计划近期组织项目验收。(四)完成了违法用地整治土地复耕方案审查工作。在杨凌现代农业融合体验园、王上村共享农庄乡村振兴项目违法占用耕地查处整改工作中,积极主动参与,在依法拆除违法建(构)筑物的基础上,研究确定拆除整治土地复耕方案,及时开展违法用地土地复耕工作,使复耕土地达到种植条件。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实施生态修复和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可以有限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农田、土壤污染受污染的程度,增加耕地土壤的肥沃性,改善农村田地之间的气候,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率。(二)经济效益开展生态修复和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可以健全农田排水设备系统,完善农村小生态系统,使农作物产量不断增多,农业增产增收,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对促进全区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土地复垦潜力不足。杨陵辖区面积小,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大部分原来废弃的宅基地、砖厂和砂石场,经过近年来的项目实施,已基本复垦完毕,全区可复垦潜力很小,无法继续实施土地复垦项目和新增耕地。2.改革创新意识不强。面对机构改革后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这个全新的业务,承担职责的工作人员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对整治工作集成性和系统性、全域化和全要素以及整治目标多元化要求的学习还不到位,急需加强学习和提升。(二)整改措施1.加强与兄弟地市的联系协作,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报批工作中,通过省域内解决新增建设用地报批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协调落实易地补充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保障全区重大项目的落地和建设。2.加强自然资源业务学习,认真学习贯彻中省关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有关法律规范及政策和要求,多与兄弟地市学习交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尽快适应新形势下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的需要。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工程,切实履行统一行使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职责。主动学习先进地区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面好的思路、做法及成效,做好调查、分析工作。按照“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要求,系统推进生态修复工作。(二)根据三调全面盘清生态家底,掌握全区国土空间生态资源分布、规模和质量情况,围绕渭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结合“三河两渠”(渭河、漆水河、湋河,渭惠渠、高干渠)治理明确总体布局和主要任务,提出项目清单和计划,确保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推进生态修复工作。(三)抓紧推进重点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工作,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根据局工作安排,做好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的调查,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做好项目实施工作。通过工程治理,完成生态修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