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杨陵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8 15:40
单位名称 杨陵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国家、省和示范区有关科技进步的方针,政策和规定,服务中小企业,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康乐路20号
法定代表人 赵明轩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0.9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区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认真落实《杨凌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快培育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实施意见》。深入陕西杨凌富士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示范区扶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宣传,组织陕西杨凌富士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陕西佰艾基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被示范区科创局认定2家;协助杨凌菲格无花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申报农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被示范区科创局认定为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 2、组织涉农主体积极申报省科技厅2021年科技计划项目。按照省科技厅申报科技计划项目要求,积极组织田西村申报“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组织青皮她园、玉鲲公司、农业融合体验园等3家企业申报“农业星创天地”,组织三鼎富、职业农民创业园、金山牡丹园等3家企业申报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金银花和黄精科技示范基地被评为陕西省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3、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为目的,继续深入开展技术劳务输出工作。今年先后向新疆、宁夏、安徽等地农技劳务输出400余场次9700多人次,主要开展果树嫁接服务,全年劳务收入过亿元。4、组织元树青少年研学基地、君宝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西葡农业生态园等6家单位申报示范区技术创业团队,同时组织已认定的3家技术创新团队申报2021年示范区种子孵化项目。5、依托杨凌科教资源优势,对区内外农民有针对性进行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先后在玉鲲公司、蒋家寨、柴咀村等地组织开展食用菌、设施蔬菜、猕猴桃、果树苗木嫁接等方面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5场,培训农民1511人次,发放培训资料1500多份。6、参与审核2021年杨陵区科技计划项目工作。经过项目征集、资料初审、现场查看、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红薯移栽机制造、航天系列育种、中药材示范基地、农大20西瓜新品种、草莓三级育苗、阳光玫瑰葡萄水肥一体化等16个项目获得“科技三项费”的支持,对于促进我区科技成果转化、区校深度融合和产业示范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1、按照省科技厅和示范区科创局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的要求,积极组织和协助相关企业申报,争取项目资金80多万元。2、杨陵农技服务队深受省外涉农经营主体的欢迎,年劳务收入过亿元。已成为杨陵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对工业企业科技扶持力度不够。改进措施:一是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沟通联系,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二是主动联系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三是落实《杨凌示范区培育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实施方案》,争取示范区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的政策支持,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贯彻落实示范区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行动计划,坚持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和政府主推,加强与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和科技型服务业的工作衔接,加速产业链和创业连深度融合,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服务环境。2、发挥科技项目的带动作用,重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抓好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努力帮助企业策划包装项目,积极争取中、省、示范区科技项目支持。3、继续做好农民培训工作,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技术人才队伍,提高科技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精准性,全力打造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让他们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