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城固县城市建设管理监察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市容管理;道路占用挖掘管理;建筑工地管理;户外广告管理 | |
住所 | 城固县东环一路南段6号 | |
法定代表人 | 陈武军 | |
开办资金 | 83.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定额补助 | |
举办单位 | 城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3.72万元 | 141.2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1年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城市管理局党组的正确指导下,监察队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按照主管局“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总体要求,秉承“生态为先、富民为本、城美为基、法纪为纲、和谐为魂”的城管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城市管理工作职能,狠抓市容整治、大气污染防治、人行道非机动车规范、小食品摊贩管理及驻村扶贫等工作重点,大力抓好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促进了市容秩序的进一步提升,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提高了城管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队上下克难奋进、砥砺前行,圆满的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一是持续加强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不断提高市民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通过城管法律法规“进万家”宣传活动和与城区临街各单位、门店、摊点经营户逐一签订了《城区市容管理规定标准责任告知书》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使城管行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理解、支持和点赞,充分调动热心市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性和良性互动,让城管执法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城管执法形象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全年共计印制发放《市容市貌标准和管理规定》12000份,签订《城区市容管理规定标准责任告知书》5000余份,发送相关城市管理倡议手机短信60000条。二是积极推进“4111”三年行动,不断深化市容市貌管理精细化。截至目前,全年累计拆除破损门头54个,拆除搭棚接檐及伸缩棚276处,拆除人行道斜坡踏步458处,清理占道水泥墩、锥桶等障碍物155个,清理瓜果蔬菜流动摊点24062起,整改店外经营、乱堆乱放4042起,清理沿街叫卖1436起,拆除清理移动广告牌、灯箱和横幅个248,清理撑棚支伞258起,管控治理商业促销和群众投诉噪音扰民257起,城区主要大街占道经营、乱摆乱放摊点清除率达到98%以上,搭棚接檐清除率达到99%以上。三是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在城区范围内大力加强餐饮油烟、小煤炉、散煤销售及铁艺喷漆、广告喷绘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力度,并保持长期高压整治态势,不断细化工作措施,密切配合各职能部门,开展联动协作。坚持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对全城各临街单位门店餐饮油烟、小煤炉、五金加工喷漆业进行排查。全年共计进餐饮店复查小煤炉、餐厨垃圾、油烟净化5412户次,清理小煤炉72个,清理铁艺加工占道作业275起。四是合理规划设置便民摊点,严把食品摊贩入口关。为解决城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城区菜市场缺乏问题,我队在县委、县政府和局党组的大力推动与支持下,年初筹建大东关便民市场,四月初基本建成投入使用,截止目前为止:大东关便民市场容纳固定经营户10余户,设置自产自销摊位60余个,既引导周边流动摊贩归行入市,达到经营有序、环境整洁,又方便群众生活,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有效缓解了县第二人民医院周边占道经营造成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也达到了便民、利民、惠民的效果。在便民食品摊点设置管理工作中,对食品摊贩严格按照“五有六统一”标准进行规范,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予以清理取缔,符合标准要求的办理发放《临时性便民服务摊位证》,全年共计备案登记65户,办理发放摊位证35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一)大力整治,清理取缔马路市场,消除老城区顽瘴痼疾。在主管局“十个专项整治”及“4111”工作推动下,对老城区街巷:朝阳路东段(钟楼以东)、钟楼街、南街、大西街、东环一路南段(文化路十字至朝阳路)、大西关、盐店巷、市政巷进行了集中整治,对解放街、石家坝市场南侧区间路两处马路市场进行了清理取缔,全面清除背街小巷移动广告牌,全面拆除老街道搭棚接檐,全面整治老街道骑门经商、占道经营现象,规范夜市摊点,落实划行归市管理,使城区老街巷市容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被县融媒体、爱城固APP、汉中门户网、汉中头条等网络媒体相继宣传报道,取得较好社会反响。(二)解决市民“买菜难”问题,筹建设置大东关便民市场,积极宣传引导进入老街便民市场,归行入市。按照县委、县政府为解决城区菜市场缺乏问题,设置临时便民市场的工作指示,我队在主管局和县房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协调出原博望市管所旧址,积极落实筹建了大东关临时便民市场,使周边流动摊贩能够归行入市,方便了市民日常生活需求。在清理取缔老街马路市场后,我队抽调10名队员,历时一个月,配合中山街社区宣传引导农户、流动摊贩进入老街便民市场的同时,持续巩固老街整治成果,使老街由原来繁华的老城区马路市场,脱变为现在能双向通车的宽敞街巷,既方便市民通行,同时也消除了多年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三)狠抓落实,保质保量完成群众“急、难、盼、愁”问题。去年,我队在城区市容管理、城区噪音管理、餐饮油烟治理、车辆停放管、小食品摊贩管理等方面,共计办理群众来电来访投诉案件68起,城固民情转办16起,县长信箱转办11,12345转办14起,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热点、难点问题,实现办结率100%,回访率100%。由我队承办的19件两案办理件全部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办理结束,我队严格按照“两案”办理程序要求,与代表、委员见面商议,面商率100%,我队对“两案”办理工作态度严肃认真,工作扎实深入,办理成效得到代表、委员的肯定和认可,实现“两案”办理满意率100%。2021年7月6日,一市民群众还特意送来一面“城管调解暖人心、城市美丽称楷模”字样的锦旗,感谢执法队员依法行政,充分肯定了我队工作切实解决群众所急所需,为民解忧的务实精神。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城市管理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压力大,长期加班加点成为常态化,极个别同志有畏难厌战情绪。二是城市管理工作因管理对象特殊,环境复杂,诸多社会矛盾突出,执法环境较差,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执法人员的人身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三是基础设施滞后,与目前的城市发展不配套,综合承载力不强,致使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形成客观障碍,城市管理过程中动态性强、反复性大,反弹回潮现象严重。改进措施: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完善奖励激励机制,调动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使广大市民群众理解、支持城市管理工作,同时与其他职能部门多方联动,形成联合执法高压态势,从而减少和降低暴力抗法事件发生,使执法人员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三是持续强化市容整治管控力度,同时合理设置临时便民摊点,划行规市。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2年,我队将巩固现有成果,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查弱补缺,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高质量发展、高效能管理为主线,聚焦“撤县设区、建设汉中中心城市核心区”定位,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与城管局重点工作目标,把城管队伍素质形象提升与城市市容环境品质相结合,把我为“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工作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标本兼治、把握重点、注重长效”的工作原则,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追赶超越的干劲,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形象,不断强化城市管理工作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