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洛南县城市管理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履行市政设施、共用事业、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管理等职责。 | |
住所 | 洛南县环城西路7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尤政启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洛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1.99万元 | 672.8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汇报如下:一、具体开展的业务工作中心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一是加强环境卫生治理,提升环卫设施水平。坚持日常巡查,充实一线环卫力量,狠抓深度保洁,消除死角死面,着力解决城区关键部位“脏、乱、差”问题。争取资金1100余万元,购置压缩垃圾车、洗扫车、冲洗车、垃圾转运车、餐厨垃圾车、自卸式垃圾车、电动三轮垃圾清运车等环卫车辆176车辆,对城区生活垃圾收运方式实行改革,做到“垃圾箱(桶)进单位、进小区,垃圾不落地”,城区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二是强化管理创新,狠抓市容整顿。采取“教育引导,疏堵结合”的方法,在工作中严格落实“721”工作法,不断加强对城区主次干道、主要街路及公共场所的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流动摊点和露天烧烤摊点的整治,有效改善了城区市容面貌。三是加大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及时修复城区坑洼、塌陷路面、人行道和“7.22”洪灾损坏的市政管网、井盖、雨水篦子等设施,及时恢复了城区排水排污系统。加强城区路灯、景观灯的维护维修,亮灯率保持98%以上;投资180余万元实施春节亮化,对城区3个广场公园、5座桥梁、秦唐街及5座仿古建筑进行亮化,为春节营造良好氛围。四是强化垃圾、污水标准化运营。县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严格按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和《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结合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要求,认真做好生活垃圾、污水科学化、无害化处理。2021年垃圾处理率为99%,污水处理率为92%,两项指标均超过市局下达指标。五是扎实开展“两拆一提升”工作,共拆除城区违规设置广告牌7181块、违法建筑(构筑物)416处21392.49㎡、城市家具1897个和楼顶彩钢房、临时建筑65处,陈旧路牌76个,拆除道路隔离栏及绿化带围栏5000米,拆除华阳世纪城、鑫泰商贸城等围墙横幅喷绘22处共计5852.6㎡,拆除电力局等单位围墙5处523米,同时,对拆除后的空地进行了美化。重点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一是洛南县全域污水ppp项目,完成永丰镇污水处理厂厂区建设任务,完成高耀镇、古城镇、三要镇等镇级污水厂的土地征收工作,完成镇级污水处理厂管网铺设118.8km,完成一期34个移民点污水处理站施工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全年2.7亿元的计划投资任务,位居全市前列;二是县城集中供热扩容项目,2021年投资1.2亿元,铺设主管网23.7km,二次管网45km,建设换热站75座,新建120蒸吨锅炉1台,城区新增供热面积20万㎡,供热面积达到160万㎡;三是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2021年投资252万元完成了县污水处理厂黄河流域排放标准提质工程,由原来的一级A达到陕西省黄河流域一级A排放标准;四是气化洛南项目,目前长输管线39.01公里已全部铺设完成。投资5000余万元的天然门站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2021年,我局多次与商州区自然资源局对接沟通,妥善解决了商州区境内3处管道阀室建设用地问题,截止2021年8月,腰市镇的上集阀室和大荆镇的喻家咀阀室已基本建成,麻街镇的雷锋阀室,地面附着物已清理,但因一些遗留问题未及时处理不能顺利施工,致使该项目停滞不前,目前正在与省天然气公司对接。(三)坚持精准施策,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及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顺利开展。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为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及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顺利开展,我局17名干部职工对石门镇太白岔村87户脱贫户及重点监测户进行联户帮扶,并选派3名驻村干部,常驻包扶村,具体开展工作。一是通过引导宣传,发展养蜂1户20箱;发展养殖业15户,自主发展药材产业12户40亩,除全家在外务工贫困户1户外,全部实现了户户有产业。二是投资6万余元、20余吨生活物资进行防汛救灾,投资2万元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清理,从而解决了灾后脏乱差的局面。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主管局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打造“一体两翼”中心城市,推进“三城联创”步伐,营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市容环境秩序这一目标,大力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综合水平,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是按照市容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年活动要求,结合今年城区开展的“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管理”活动,全面推行城区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责任制,深入落实“一线工作法”,坚持“日巡、周查、月比”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各管城单位职责和工作责任,大力开展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全年开展城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60余次,取缔占道经营300余处,流动摊点400余处,确保道路畅通和市民出行安全。二是紧紧围绕“三城联创”工作,在坚持抓好城市公用设施日常管护的同时,结合重大项目的实施,争取资金,加大对城区市政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全年投资1300余万元,购置环卫车辆178辆,对城区3个广场公园、5座桥梁、秦唐街及5座仿古建筑进行亮化,为春节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利用春节植树黄金季度对东、西城区和老城区以及仓圣园、通园大道缺株少苗的绿化进行补栽补植,城区绿化市政环卫设施完好率达到90%以上。三是县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严格按照工艺流程的要求,认真做好生活垃圾、污水科学化、无害化处理。2021年全年垃圾处理率达到99%,污水处理率92%,两率均超过市局下达指标。三、存在问题及改正措施1.市容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一是占道经营现象屡禁难绝。二是城市公共设施破坏严重。公用设施、市政设施遭到人为破坏和盗窃现象较严重。三是环境卫生现状不容乐观。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部分小区存在卫生死角,建筑垃圾管理不够规范,市民随地乱扔乱倒垃圾、排放污水行为时有发生。2.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城区基础设施不配套、硬件设施不健全,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影响了城市管理的质量。主要存在问题是综合市场建设和功能配套不到位,缺少规范的和方便市民购物室内市场,“促使”不少“散”户在市场外围摆摊或游动占道经营。3.由于城区供水供气供热及老城区地下管廊建设项目的实施,对道路进行了大面积开挖,恢复不及时,给城区环境卫生带来巨大压力。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局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正:1.规范市场秩序。通过联合执法,引导流动摊点和临时果蔬批发点进入陶川、阳光大道水果蔬菜批发市场,同时,规范现有的西门口、牛王沟、劳动路、东环路、亚美临时市场秩序,定期组织联合执法,坚决取缔占道经营、流动摊点。2.进一步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督促临街商户自觉维护门前环境卫生、市政绿化设施。3.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实行环卫环境卫生责任包干、网格化管理,充实一线保洁人员,对重点区域、路段进行全面清扫,及时清运,做到垃圾随产随清。四、2022年工作打算1.开展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十大专项行动。即:市政公用设施提升行动、城市绿化管护水平提升行动、架空线缆落地改造提升行动、城市安全管理水平提升行动、小区物业管理规范化提升行动、城区环境日常保洁提升行动、城市交通秩序提升行动、市容市貌提升行动、市场秩序提升行动、建筑工地管理提升行动。进一步净化、亮化、美化城区环境,完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城市公用事业服务质量和运行水平。2.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将管理人员与保洁人员固定到路段,同时上路、一并考核,实行环境卫生责任包干、网格化管理,坚持每天巡查、督查,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3.督促临街门店和单位特别是餐饮店的门前“四包”责任制的落实,保持门前及绿化带干净整洁。4.整治“十乱”行为。规范占道经营和车辆停放,整治乱停乱放,乱倾乱倒,乱张乱贴,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行为,确保市容面貌整洁、有序。5.督促各项目建设管理处加大协调力度,坚持在工作一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并督促施工单位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力争使各建设项目早日圆满竣工,造福洛南人民。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