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榆林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和建设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提供科技支撑。协助榆林学院开展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设置洁净能源研究技术等支撑平台,开展共性支撑技术研发和共性科研平台建设与运维服务,面向社会开放共享基础设施。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科创新城科创四路 | |
法定代表人 | 任晓光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自收自支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08.74万元 | 30841.6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及主管单位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开展的工作如下:2021年我单位进入全面建设和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大连化物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不断完善和健全管理机制,成立“一区三基地”工作组,统筹榆林“三基地”一体化发展与全所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明确我院聚焦“三主线三平台”发展战略定位,布局5个科研平台,并启动实质建设;紧密围绕我院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积极探索科研领域布局、科研组织机制、院地合作及平台建设的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为研究所科技成果在榆落地转化及吸引高水平研究团队来榆开展科研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紧密围绕学科规划布局和中心工作,制定人才招聘规划和人才待遇方案,组建完成管理团队配置,落实解决事业养老保险事宜,夯实人了才聘用及保障政策。2021年共开展5次岗位招聘工作,招聘到9人,其中博士2名,硕士3名;持续跟进资金划拨事宜,与各方积极沟通,落实科研经费“放管服”工作要求,试行专项经费包干制;协调各方,积极推动园区一期工程建设进度,争取仪器设备采购项目落地并通过评审;全力构建安全、智能、条件一流的实验室和园区;积极助推《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方案》申报;推动科教融合基地建设,重点开展联合技术攻关21项、组织1次学科建设研讨会、推荐4名榆林学院研究生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进行联合培养等各项工作,提升在榆林地区科技影响力。以凝练能源革命科技专项为工作重点,构建TEC创新管理模型,引导企业和资本与我单位共同参与能源革命科技专项,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工作,做大做实我单位能源革命科技专项资金,持续不断支持研究所成果在我单位开发并取得成功。聚焦“三主线三平台”,实现与研究所的错位发展和先行先试,在思路方面适当超前设计,着力布局包括人工智能催化新技术平台、可再生能源综合实验平台、多能互补综合示范平台等科研平台,实现科研范式的颠覆性变革。取得的主要效益(社会、经济):为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支撑,积极建言献策在规划中前瞻部署我单位优先支持的科技发展方向;参加榆林市大型论坛和专题会议,多层次拓展院地合作空间,树立观点扩大影响;积极与国家能源集团、延长石油集团等企业沟通,聚焦中科院在榆林的合作,多方汇聚资源支持我单位在榆林的发展;为扩大在榆合作“朋友圈”,以能源革命创新联盟为纽带,已有30多家企业响应倡议,共同推进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煤博会期间,组织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9家共建单位的近20位专家召开技术成果推进会,榆林市发改委、工信局及各区县发改科技主管部门、榆林市能源化工类企业和榆林学院师生共计70余人参会,推动各研究所的技术和成果落地榆林。组织1次能源大讲堂活动,邀请中科院吕清刚研究院来榆作专题报告,榆林市各区县发改科技局、经发局及相关企业负责人40余人参加了活动,共同为促进榆林清洁能源发展,出谋划策、积蓄力量。2021年,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榆林学院联合基金立项21项,资助金额5326.29万元,共吸引包括大连化物所、国科大等11家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共建单位申报。通过联合基金的实施,进一步促进榆林学院科研水平和科研项目管理能力的提升,加强了榆林学院科研人员与中科院各研究所科研人员的交流合作。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打造西部地区一流科研平台,不但需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而且还要有高端人才和团队做支撑。二次采购项目可将构建一流科研平台所需的仪器设备购置就位,但对于高端人才和团队的需求,则需制定人才计划、优惠政策等地方人才保障条件,以便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来榆开展科研工作。整改措施:二次采购项目采购的科研仪器设备要严控质量关,产品验收时要核对型号和参数,并做好性能测试,以满足一流科研平台建设的硬件需求;针对缺少高端人才和团队的问题,将加大对外的宣传力度和增强我单位的吸引力,通过构建一流的科研环境,并制定特色的人才引进计划,吸引高端人才和团队来榆组建顶级的人才队伍。下一步工作计划:2022年是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正式投建以来的较为关键一年,我单位将紧密围绕“三主线三平台”的战略发展定位,凝练重大科技项目来榆落地转化,计划立项10-15项能源革命科技专项项目;以能源大讲堂为契机,邀请行业、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到榆林举行讲座、论坛等形式的交流,计划组织能源大讲堂不少于2次;筹划建设榆林人工智能催化新技术研发平台,首期启动2~3个典型催化场景的自动化实验室构建。2022年底,实现典型场景人工智能催化实验室Alpha版本运行,多个其他场景陆续开发;结合能源革命科技专项工作实际需求,定向设计人才战略规划及完善相关制度,实现“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引智目的;利用智慧安全控制系统提升科技安全水平,努力打造安全、绿色、开放、智慧的科研环境;随着我单位园区一期正式交付及科研团队的入驻,在园区管理、人员管理、经费支出、资产管理等方面,将面临着建院以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形势,通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立足本职岗位,聚焦主责主业,不断推进我单位各项工作向着稳定、安全、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推动科教融合基地建设,继续开展联合基金项目征集和评审,同时全年计划开展6次以上“名师讲堂”活动,争取提升榆林学院的科研水平和学术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