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阴市> 华阴市平安建设服务中心

华阴市平安建设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8 14:49
单位名称 华阴市平安建设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面落实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努力实现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社会矛盾明显减少、社会服务更加完善、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的工作目标。
住所 华阴市委大院四楼西办公区
法定代表人 赵红涛
开办资金 31.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中共华阴市委政法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0.45万元
网上名称 华阴市平安建设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们紧紧围绕“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运行安全、文化活动健康、法制健全、群众满意”的总体目标,以建党100周年和“十四运”安保维稳为主线,以助力保障“十项重点工作”为重点,以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华阴、法治华阴为关键,建机制,补短板,强弱项,夯实基层基础,全面落小落细落实平安建设措施,为市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1.注重机制完善,加强工作统筹推进。加强工作领导,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经常研究安排部署平安建设工作。结合干部调整,配齐了市平安建设服务中心班子,充实了工作领导力量。制定下发了《年度目标责任书》,健全完善了月报告、月例会制度,定期开展联合督导检查,研判形势,安排阶段性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用好考评“指挥棒”,建立平安建设考评标准和指标体系。共召开月例会5次,联合督导检查8次,以责任落实倒逼工作落实。2.圆满完成教育整顿,提升政法干警素质。按照中省市安排,紧紧围绕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弘扬英模精神四项任务,聚焦聚力学习教育、查纠整改、总结提升三个环节,紧盯时间节点,拧紧责任链条,狠抓整改落实,圆满完成了为期四个月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市5个政法单位、539名在编在职政法干警,经受了一次政治洗礼、经历了一场检验考验。开展谈心谈话556人1208人次,处理违纪违法案件41起48人,排查发现顽瘴痼疾线索135条,政法系统推出便民利民措施62项,开展便民宣传活动70余次,为民办实事592件,建立制度机制53项,选树新时代华阴政法先进典型10名,全市政法队伍政治忠诚进一步筑牢、纪律作风进一步转变、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3.坚持专项行动,确保社会治安有序。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严打态势,以“雷霆”、“团圆”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27起,抓获刑事作案成员246人,逮捕63名。特别是成功侦破的2.20电信诈骗案,冻结涉案资金4.2亿元,挽回了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被央视多个栏目专题报道,向广大人民群众推荐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教育群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聚焦“减量控大”总目标,开展重点车辆隐患清零、季度攻坚行动、专项行动等活动80余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6287起,重点交通违法行为557起,持续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控。禁毒工作扎实开展,太华办、岳庙办取掉重点关注镇(街道),社戒社康常态化坚持,总体形势持续好转。4.紧盯重点问题,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适时调整了市扫黑除恶领导小组成员,保留各级工作机构及人员,夯实常态化运行的组织保障。严格线索核查,摸排及上级转办线索22条,核查率72.27%,处置涉黑涉恶财产549.87万元,向有关单位下发“三书一函”3件。突出专项整治,公安部门成立了反诈中心,强力侦破电诈案件;交运部门查处违法行为10余起,住建部门发现治理隐患150余处,自然资源部门立案7起,破案1起,抓获1人,有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5.夯实基层基础,构建大平安格局。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并网运行,加快镇级综治中心升级改造,罗敷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已经完成,华西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即将开工,华山镇、孟塬镇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做实基层社会治理实战化平台。积极发挥“信访门诊”作用,创新做法,提高化解质效,共化解各类矛盾252起。罗敷镇综治中心、孟塬镇晓鹏村民安社等一站式矛盾调处平台经验向省市推广。信访门诊负责人当选为“陕西省最美信访人”和“陕西好人”。共享资源,协同治理,做强基层做实基础,对城区、景区和重点部位实施网格化巡逻,做到白天见警察,夜间见警灯。多方协调,联合辖区职能单位常态化开展夜间平安巡逻,增强了群众的信任度和满意度。6.坚持多措并举,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坚持政治引领,结合党史教育、政法教育整顿,压实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责任,政法部门为民办实事592件;坚持“五治”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注重探索新模式,在黄河学校成立了“青少年法学院”,强化法制教育;成立了首支“义警队”,筑牢社会治安防控网络;设立基层派出所信访门诊工作室,提高矛盾化解质效。推进智治支撑,强力推进农村“小探头”工程,安装小探头7685个;对160个居民小区、城中村实施“智慧安防”建设工程,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数据互通共享。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不断整合资源力量,不断挖掘宣传深度。组织81个单位7000多职工参加网络知识答题活动,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开展华阴市“建党百年百幅书画颂平安旅游名市人文福地新征程”平安华阴书画展,展出作品140幅,参观人数达10余万人次,传递了平安建设主旋律和正能量。制作20余期《平安与您同行》栏目,每月编辑出刊《平安建设工作动态》,展示我市平安建设工作成效,做好经验交流。制作发放纸杯、口罩、笔、雨伞等平安建设宣传品和宣传资料,采取“大小结合”的方式,持续开展平安建设和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文艺演出下乡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凝聚社会共识,加强宣传走访,动员各方力量,通过集中宣传、法制宣传、开门宣传等多种途径,持续大走访活动,集中走访5轮,持续传递平安声音,提升“九率一度”成效,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结合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体情况,客观分析负面分值三项指标上升原因,综合研判全年平安建设情况,主要有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基层基础仍较为薄弱、刑事发案不容忽视、扫黑除恶斗争劲头有所松懈、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政治安定、社会安宁、人民安乐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举一反三,查漏补缺,统筹安全和发展,树立大平安理念,创新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站位更高、涵盖面更广、目标导向更鲜明的更高水平平安华阴。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聚焦主责主业,提高政治站位。把平安建设作为践行初心使命、检验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聚焦主责主业,注重把日常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切实把平安建设各项工作措施常态化、持之以恒的落到实处,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平安建设工作走深走实。2.突出关键环节,夯实稳定基础。稳定压倒一切,不稳定压垮一切。充分发挥三级综治中心作用,认真落实各级接访制度,借助“信访门诊”,将问题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确保“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办),难事不出县(市)”。扎实做好信访积案化解,能解决的加快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将做好解释和稳控工作,实现全群体平稳。3.紧盯重点行业,强化日常监管。针对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特殊人群管理、校园周边治安、命案情况、公众安全感等重点工作,持续全面夯实各专业委员会和行业单位日常监管责任,确保不发生严重危害国家安全事件、不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事件、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不破坏重大公共安全案事件。4.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社会共治共享。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排查整治,扎实开展“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充实壮大基层“红袖标”队伍,采用实名管理、治安等级管理,夯实群防群治基础。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创建活动,切实增强群众安防意识。全面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健全市镇村三级法律顾问制度,深化“大调解”体系,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5.夯实工作责任,严肃执纪问责。严格落实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平安建设第一责任,及时研究解决体制机制性问题,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疑难问题。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主动履行法定职责,分领域、分行业抓好防风险、化矛盾、保安全工作。全面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暗访督导和定期检查工作机制,对考核不合格的,工作措施不力、对发生特别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案)事件的,严肃执纪问责。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