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高新区环境卫生管理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榆林经济开发区市政道路、广场公共环境卫生、环卫设施的管理维护工作。 | |
住所 | 高新区沙河路榆横公安局8楼 | |
法定代表人 | 王鹏 | |
开办资金 | 1208.2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74.27万元 | 1245.6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高新区环境卫生管理所.公益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高新区管委会及高新区公共事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现将2021年工作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1、坚持理论学习和党风廉政建设2021年环卫所党支部在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推进我所党支部建设,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水平,累计组织集体学习党史及上级文件精神40余次。支部书记讲党课4次,党史教育组织生活会1次,完成党员干部个人学习笔记约三万多字,学习心得两篇。8月份以来,环卫所组织召开部门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动员会,全面安排部署集中整顿工作。制定了《环卫所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三步骤”问题台账、整改措施、整改成效,明确整改时限,逐一抓好整改落实。梳理出共性问题7条,十一月底整改完成7条。2、道路扬尘治理工作。按照《榆林市铁腕治污三十项攻坚行动方案》通知要求,严格控制道路扬尘污染,提升道路保洁作业标准,3-11月份启用5台洒水车、2台道路抑尘车,每天抑尘洒水作业6次,遇扬尘天气,全天进行不间断抑尘洒水作业。同时启用10台水洗清扫车,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道路洗扫湿法作业,对城区内实行机械化清扫、精细化保洁、地毯式吸尘、定时段清洗、实现道路清扫保洁全覆盖,全面提升全市空气质量。3、环卫市场化监督考核。环卫督查队依据《榆林高新区环卫作业服务考核办法》及承包服务合同,对各环卫服务公司采取“周考核、月汇总”的考核监管模式,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限期整改,并作出相应的处罚。截止十一月底,共计罚款20万余元。4、生活圾定时定点收集试点工作。为从源头上消除生活垃圾二次污染,有效改观市容环境卫生,通过积极引导的沿街商户和居民,顺利在区内开展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收集工作。5、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在国卫复审、创文实地考察工作期间,全面加大全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针对辖区闲置地、街道死角等易积存垃圾的薄弱部位,组织环卫督查检查500余次,先后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25次,累计投入装载机180台次,清运车辆200台次,人工2500余次,清理垃圾650余吨。累计办理创建网格督办事部件100余件,完成百姓问政问题40条,12345问政58条,回复率达100%。同时责令各环卫服务公司定期对空闲地及卫生死角集中清理整治,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为迎接创建验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6、垃圾分类工作。2021年度完成20个试点先行开展示范工作、累计投放四分类智能投放亭22个、四分类投放亭16个、三分类智能投放亭1个、三分类不锈钢垃圾桶191个,二分类不锈钢垃圾桶204个、二分类塑料垃圾桶1854个,建立有毒有害垃圾收集点1处,配备有毒有害垃圾专用收集车2辆。建立智能垃圾分类管理平台,可实时对分类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管理。为强化试点引领示范作用,引进第三方公司负责10个垃圾分类试点的具体运营工作。7、省市领导来区考察及各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环境卫生保障。为提升城市品位、树立良好形象,确保省市领导来区考察期间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先后多次对开源大道、榆林大道、明珠大道、榆溪大道、沙河路、长城南路高新区段等多处重点路段存在的卫生问题开展整治工作。同时要求环卫服务公司对2021年四个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期间园区周边的环境卫生在日常清扫保洁的基础上,增加保洁频次,加强卫生薄弱区域的环境治理。8、清雪除冰工作。按照全市和管委会清雪除冰工作安排,高新区环卫所提前做好融雪物资储备及清雪除冰应对工作。11月6日我市普降小到中雪,环卫所以雪为令,迅速启动清雪除冰应急预案,对区内主次干道、内急弯、陡坡路段等路段提前抛洒融雪盐,除雪车巡回清除积雪道路。累计投入撒布机2台、除雪车6台,辅助车辆6台,装载机4台,巡查车辆4台,除雪应急人员400人,累计抛撒融雪盐(剂)200余吨,以实际行动保障道路安全畅通。9、公厕残疾人权益保障设施改造。按照榆阳区人民检查院检查建议书《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检查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对高新区内多处公厕无障碍设施进行摸排,排查出采气二厂、明珠大道工商局旁等8处公厕,存在的坡道过陡、无低位洗手台、无无障碍小便池或小便池过高等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实施改造。10、做好十四届全运会、十七届省运会环境保障工作。2021年榆林是举办全国第十四届全运会分会场、筹办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攻坚之年,各环卫服务公司全面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大清理及公共设施大排查,对发现的卫生死角及时进行清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为成功举办省运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环卫所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高新区环卫所在全市率先推行环卫市场化服务运行,三年为一轮服务期,2021年处在第二轮期,环卫服务考核体系相对健全,管理经验相对丰富,一年来区内主干道的清扫保洁作业质量和效果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大幅度提升,总体效果较好,特别是主、次干道清扫保洁作业走在了我市前列。针对辖区闲置地、街道死角等易积存垃圾的薄弱部位,组织环卫督查检查500余次,先后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25次,累计清理垃圾650余吨,助力我市2021年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和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圆满举办。12月底完成20个试点先行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工作、累计投放四分类智能投放亭22个、四分类投放亭16个、三分类智能投放亭1个、三分类不锈钢垃圾桶191个,二分类不锈钢垃圾桶204个、二分类塑料垃圾桶1854个,建立有毒有害垃圾收集点1处。2021年度被评为榆林高新区管委会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今后,我们将不断完善环卫作业考核管理机制,总结经验,为高新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努力做好环卫保障工作。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体制脱节。首先要理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其次是要加大市容和环境执法管理部门履职的责任,为环卫作业主体创造较好地工作环境。比如:早点摊、夜市摊占道经营屡禁不止,屡见不鲜,环卫工人前面清扫,转身就又遭污染,“门前四包两禁止”工作不能落到实处;小区垃圾桶长时间在路边摆放,部分商铺在街道上私放垃圾桶现象严重;再如区内渣土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清扫没有抛洒的快,前边清扫,后边抛洒现象时有发生。2、乱倒餐厨垃圾问题突出。部分餐饮门店将餐厨垃圾随意倒入雨水、污水管网或直接倒入生活垃圾桶,导致路面下水口污染严重,清运车辆收运过程中油污滴漏现象造成路面污染,严重影响了高新区市容市貌。3、目前高新区无建筑垃圾填埋场,部分施工工地、门店、小区乱倒建筑垃圾现象严重,严重影响环境卫生质量。四、整改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针对小区物业不能将清运完成的垃圾桶及时收回问题,高新区环卫所将联合办事处、综合执法等相关部门,严格规范小区物业按照规定的收运时间,将清运完的垃圾桶及时移回小区,禁止长时间在外摆放,影响市容环境;为进一步强化措施,积极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营建整洁靓丽、和谐文明、生态宜居的城区环境。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推行道路“深度保洁”模式,全面提升高新区道路保洁水平。为全面提升环卫保洁精细化水平,深化各环卫服务公司市场化考核管理制度,加大日常保洁力度,快速完善保洁作业模式,强化水洗作业方案,开展道路水洗作业,避开上下班高峰期时段,每天早晚对园区主、次干道进行水洗作业,全面提升我区道路洁净度。2、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一是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提高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二是按照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体部署,继续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增强群众垃圾分类普及率。3、推进第三轮环卫外包工作。推进2022年第三轮环卫市场化服务工作,强化环卫质量考核标准,实行机械化清扫、精细化保洁、地毯式吸尘、定时段清洗、全方位洒水的“五位一体”作业模式,不断提升环卫管理水平。4、持续推进十七运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十七运会“五点一线”重点区域、主次干道、广场和居民区街道清扫保洁工作,加强巡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