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项目管理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提供服务。项目信息搜集、前期策划、立项评估和论证,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指导、策划、包装,政府投资性项目申报。 | |
住所 |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康乐路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尚云飞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陵区发展和改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万元 | 5.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项目管理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法人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在区发改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认真抓好项目策划包装推介工作。重点围绕区委抓产业培育、抓载体建设、抓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部署,加强项目策划谋划工作。一是督促指导全区各部门超额完成年初下达项目策划包装任务,共策划包装项目160个,其中达到可研水平36个、概念性107个、储备转化53个,为今后开展招商和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着重借助“外脑”,聘请第三方团队进行高水平策划包装了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宠物新经济园区、碳中和示范城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产品生产基地及种子种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三是全面统筹谋划城市更新项目。根据区委安排,起草形成了《杨陵区老城区改造提升工作方案》,从城乡重点片区、重要节点和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谋划了杨陵城乡改造提升项目51个,总投资约178亿元,全部列入“十四五”规划,并报送了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四是根据示范区和区政府工作安排,在第五届丝博会、第28届农高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积极征集筛选项目进行推介。2.持续加力做好项目资金争取。积极向示范区和省发改委汇报请示,全年到“跑省”10余次跟踪项目申报进展。全年共组织有关部门申报了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排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方面20多个项目,争取各类资金3.1亿元。其中,以色列政府贷款中以合作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项目2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亿元);老旧小区改造、清洁取暖试点等4个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1956.5万元;职教中心、五泉和城东标准化厂房等4个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5800万元;示范区项目前期费补助等其他资金162.5万元。为我区今后持续抓项目稳投资促增长工作打好了基础。3.全力做好年度重点项目计划编制。一是高标准完成2021年重点项目计划编制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抓高质量发展必须靠项目支撑”工作要求,积极与各部门加强沟通,多次主动走访,逐项目研究论证,严把项目计划关。6月份又结合项目实施实际,对全区重点项目计划进行了合理调整,确保项目可落地可实施。2021年度全区重点项目72个、年度投资28.2亿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43个,年度投资11.7亿元。二是提早动手编制2022年重点项目计划。于2021年9月份启动2022年重点项目征集工作,10月中旬起先后多次深入有关部门进行对接,并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中省支持方向和区情发展实际,对重点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反复研究,确保项目计划可行可实施。目前共征集重点项目57个,总投资103.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4亿元。其中政府投资基本建设计划项目31个,年度计划投资8.8亿元。4.严格落实项目审批监管职责。按照《政府投资条例》《关于规范简化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流程的通知》(杨办发〔2021〕6号)等法规制度的规定,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初步设计审批中,严格审查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土地规划环评稳评等前期手续办理情况,项目建设内容、期限以及投资合理性,以及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程序落实情况,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实施的规范合理。同时严格落实《陕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做好社会投资项目的备案管理。2021年共办结项目审批备案事项161个,其中政府投资项目70个,总投资28亿元;企业备案项目91个,总投资96亿元。5.高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监管。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制,规范项目实施监管。一是积极推进省委巡视反馈整改重点项目。根据区委工作安排,积极参加省委巡视反馈整改重点任务工作专班各项工作,通过组织召开专题会现场会、定期督导等方式,积极配合专班各工作组和相关责任单位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类问题,全力推进康乐市场改造项目、老法院片区改造、标准化厂房、杨陵佳苑、小湋河漆水河综合提升和城中村改造6个项目。二是狠抓区级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周推进、月调度、季考核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了开展重点项目攻坚月行动,成立项目审批协调“一站式”工作专班,集中解决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问题,全力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对重点建设项目存在问题逐个梳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推进,确保了2021年全区72个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5亿元。三是认真做好中省资金项目监管。中省资金项目的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完成率、支付率及项目竣工率还会影响下一年度中省资金的安排。因此,我努力克服以往“重争取轻管理”弊病,全力做好中省资金项目后续手续的完善以及项目建设、资金管理、项目验收等工作。同时积极协调财政等部门做好资金的拨付管理,确保项目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今年组织对近三年以来中省资金项目进行了“回头看”,从2019年以来,我区中省资金项目共36个,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共26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5个,抗疫国债项目7个(其中2个与中央预算内资金或抗疫国债),截止目前已完工17个,在建15个,未开工4个。6.全力做好试验区和示范园建设等改革试点工作。一是牵头编制《杨凌示范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多次征求示范区相关部门意见,并通过示范区党工委深改会审议后印发实施。二是积极开展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相关工作,加强与省发改委相关处室的对接,多次赴省发改委汇报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三是按照国家发改委和示范区工作要求,牵头编制《杨凌示范区“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报示范区发改局审核。二、取得的主要效益经过项目办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出色的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得到了局机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尤其是在项目资金争取工作中,我们积极主动跑省对接,提前掌握支持信息,申报方向,为我区项目资金争取赢得了时间和机遇,2021年争取各类资金3.1亿元。为我区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撑。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和水平有待提高。人员知识结构和工作阅历相对项目工作而言不够专业,专业性培训较少,总体经济管理和项目工作知识及业务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工作人员缺编有时影响工作开展。目前,项目管理中心现有编制8人,在编6人,工作力量有待充实。三是项目策划包装与申报能力有待增强。由于各部门对中省政策把握不准,学习不够,本领恐慌,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资金争取。四、整改措施1、加强学习。督促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多了解经济政策和项目审批等业务的各项条例,强化知识本领,提高业务素质。2、加强与各项目单位的沟通衔接,做到工作上常联系,有问题及沟通,保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的策划、征集和申报工作。3、强化培训。充分利用各种培训学习的机会,开拓视野,强化创新。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全员及全区项目工作人员整体业务能力水平;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工作协调力度,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三是严格落实项目审批监管职责,保证各项手续合法合规;四是积极推进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力度,确保全区年度投资任务圆满完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