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抗震防灾委员会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地震管理保障。防震减灾政策法规拟定与实施,防震减灾标准制定与实施,防震减灾规划与计划,防震减灾科技管理,地震监测预报管理,防震减灾执法监督,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地震应急,防震减灾宣传。 | |
住所 |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康乐路28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国鹏 | |
开办资金 | 3.2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陵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66万元 | 15.0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抗震防灾委员会办公室.公益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防震减灾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防震减灾工作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防震减灾有关会议精神,协调部署全年重点工作,进一步压实责任,对全年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积极推进落实镇办防震减灾工作职能。(二)地震应急准备和排查防范工作1、积极配合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一是结合工作实际细化了应对措施,明确了各重点环节的责任部门,协助区应急局对及防震减灾成员单位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二是指导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结合防震减灾工作职责,按照地震应急预案的要求,组建强有力的应急抢险队伍2、配合做好应急演练指导工作。配合区应急局、区教育局指导全区9所中学、22所小学、41所幼儿园开展了地震紧急疏散演练活动。通过演练,师生基本掌握了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乃至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三)监测预报工作1、做好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工作。每月深入观测点对观测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及培训。全年检查杨凌GPS强震观测台站8次,确保地震监测仪器设施正常运转和相关数据正常传输,区内无宏观异常发生。2、推进防震减灾“三网一员”工作体系建设。重新确定5个地震宏观观测点,做好对观测点监测人员的日常培训;每月定时做好观测点日常巡查工作和信息收集工作。更新了“三网一员”队伍信息,全区5个镇办共落实“三网一员”84名。同时,进一步加强人员的动态管理,若发生变化,及时调整补充。另外,要求各镇(街道)明确一名分管领导负责防震减灾工作,并明确一名工作人员担任防震减灾助理员,进一步夯实了三网一员的的工作责任。(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1、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全年在“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等集中宣传活动中,发放《地震自救互救》、《地震防护知识须知》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制作宣传横幅10条、展板20块,重点对地震安全避险、抗震设防等相关知识进行了宣传和普及,增强社会防震减灾防范意识。通过政务网站、微信公众号报道防震减灾工作信息6篇,有效地普及了地震灾害防范相关知识。2、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活动。印发地震科普漫画等宣传资料1500余份,配合区教育局统一在全区43所中小学校校园进行发放宣传。并通过参加防震减灾科普网络知识竞赛,观看“地震科普宣传视频”等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学习防震减灾科学知识,进一步提升防震减灾意识。3、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社区活动。给各镇办印发“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知识挂图500余份,发放地震避险常识手册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各镇办按照活动安排,在村、社区醒目处张贴宣传挂图,切实增强了群众对防震减灾重要性的认识。(四)地震安全监管工作。1、积极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标准。截止目前完成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18起,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抗震设防备案率100%。联合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开展了在建工程抗震设防质量专项检查,抽检在建项目9个,通过抽检全区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抗震措施、抗震等级和构造均基本能按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杨凌地震小区划》执行。2、积极推进地震小区划成果在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中的应用。对学校、医院、幼儿园等重点工程符合抗震设防标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的项目,已报示范区住建局及行业主管部门,提请行业主管部门在下一步房屋设施加固工程中优先实施加固。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深入贯彻落实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省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精神,认真对照示范区《2021年防震减灾工作实施意见》工作任务,以提升全社会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为重点,坚持深化改革,夯实基础,不断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科学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021年,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当前工作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人员配备不足,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抗震设防安全监管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日常监督工作有缺失。(二)专项工作经费缺口较大。一是各行业部门地震易发区房屋加固工程资金争取困难,进展缓慢。二是地震灾害普查工作经费争取困难,导致工作进展较慢(三)整改措施:一是积极组织业务知识及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积极协调示范区、杨陵区两级部门,争取工作经费落实到位。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职责。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化思想认识,牢固树立防大震、抗大险意识,加强领导,靠实责任,明确分工,细化措施,严明纪律,推动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二)加强队伍建设,开展教育培训。认真抓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活动。进一步增强民众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三)强化督查考核,落实防震减灾保障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和协调配合,建立健全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监督检查,实行督查通报结果与年度目标考核挂钩制度,确保全区防震减灾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