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健康教育中心、妇幼保健站)

杨陵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健康教育中心、妇幼保健站)

发布时间: 2022-03-28 09:51
单位名称 杨陵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健康教育中心、妇幼保健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妇女儿童健康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为搞好计划生育提供技术服务。计划生育,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指导,人员培训;避孕药具管理及使用效果随访;妇幼保健重大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管理;健康教育:健康知识宣传、咨询,健康教育效果监测与评估。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小康路3号
法定代表人 白小侠
开办资金 20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1万元 161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杨陵区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暂行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强化妇幼项目管理。在定期开展妇幼项目培训的同时,认真落实公共卫生项目责任管理,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目标责任,实行经常指导、每季度督导考核的管理机制,不断推进项目管理工作规范化。1.基本公卫项目管理:(1)规范孕产妇健康管理。2021年,全区产妇1589人,早孕建册1492人,早孕建册率93.89% ;户籍活产1589人,产后访视1535人,产后访视率96.60 %。(2)强化儿童健康管理。21年全区0-6岁儿童数15435人,0-6岁儿童健康管理14902人,健康管理率96.55%。新生儿1589人,新生儿访视1542人,访视率97.04%。按照计划完成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综合评审工作和抽样检查工作,督促各托幼机构规范在园儿童卫生保健综合管理,按时完成在园儿童和入园儿童的健康体检工作。2021年,在园儿童9225人;体检9217人, 体检率:99.9%。其中新生2340人,体检2340人,新生体检率:100%。在园儿童体检率达90%以上,卫生保健工作水平不断提高。(3)不断提高药具服务水平。利用自助发放机、宣传折页和微信平台等多种方式开展避孕药具知识宣传,不断提高育龄群众避孕知识知晓率和避孕药具使用率。2021年度,我区共调拨各类避孕药具共计79476元,其中药品31184元;安全套35460元;宫内节育器12832元。全年共发放78600元,其中药品27851.80元;安全套44973.80元;宫内节育器5774.40元,发放率为98.9%。不断提高基层药具管理水平。10月份,中心药管人员在水利宾馆对全区100余名村级专干进行了避孕药具基础知识和基层发放注意事项的培训工作,这将有力地促进基层药具工作有序开展。2021年度,中心获得“全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工作优秀单位”光荣称号。2.重大公卫项目管理:(1)加强叶酸项目宣传力度,不断提高适龄群众预防神经管缺陷知识知晓率和叶酸服用率。本年度发放叶酸7056瓶,新增服用人数1602人,服用率99.9%。(2)积极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和产前筛查项目。本年度全区孕产妇HIV抗体、梅毒、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均2177人,“三病”的筛查检测率 99 %以上。2021年,检测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 0 例;梅毒感染孕产妇 5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57例,活产57 例,均对新生儿及时进行了预防性母婴阻断治疗和追踪随访。3.其他妇幼项目:(1)全面推进产前筛查和B超筛查项目。全年产前筛查 1515  人,其中发现高风险孕妇  43例,上级医院确诊0 例,终止妊娠0  例;超声检查2768人次,未发现阳性病例。全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全区机构活产2188  人,新筛 2025 人、听筛2077人,筛查率均达93 %以上;先心筛查  1930人,筛查率 88 %以上,无确诊病例。(2)加强产科质量管理。及时落实国家和省卫健委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相关文件精神,修订我区孕产妇高危管理方案,落实相关医疗保健机构孕产妇进行五色风险评估,对黄、橙、红、紫的孕产妇落实专案管理,及时跟踪随访,确保其在二级以上助产机构产检和住院分娩。组织召开全区产科“三基知识”培训会,邀请省级专家就产科危重患者的护理、产后出血的预警和管理等进行了专题培训。全区各助产机构产科主任和产科相关工作人员及妇幼专干约80余人参加了培训并参加了现场考核。(二)全面推进妇女健康促进项目。为进一步提高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我区妇女健康促进项目(以下简称“两癌筛查”)于3月26日正式启动。为提高群众知晓率,调动妇女参与积极性,区卫健、妇联和计生协会等组织机构通过电视、报纸和微信等各种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的同时,区妇计中心及时开通电话预约服务,保证了服务质量和项目顺利实施。我区属非贫困县区,按照省级要求,只对宫颈癌的筛查实行免费,乳腺癌筛查给予一定补助。为确保广大妇女真正从“两癌筛查”政策得到实惠,我中心克服人力和资金困难,多方筹措资金,对全区乳腺癌筛查也实行免费服务。2021年,全区累计筛查人数4401人,完成当年任务量107%。其中,宫颈癌筛查:1.HPV分型异常338人;TCT异常62人;高级别病变CIN2为8人;确诊病例:2人(经随访,均诊断为原位癌,手术已做)。乳腺癌筛查:高危病例(4级及以上)51人;可疑病例567人;确诊病例1人(经随访,确诊为原位癌,手术已做)。(三)深入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2021年来,健康教育工作以弘扬健康文化、倡导卫生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为总目标,结合疫情防控,通过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强化措施、创新方法等形式,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一是统筹安排,制定工作方案,确保健康教育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进学校、进社区等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三是充分利用杨陵健康服务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四是在杨凌电视台及政务大厦楼宇电梯黄金时段每天循环滚动播放《健康陕西》、《透明的梦想》、《公勺公筷》等公益广告;五是按照《杨陵区无烟党政机关建设实施方案》,指导全区机关单位开展无烟党政机关建设工作,同时结合“世界无烟日”积极开展控烟知识宣传活动。六是积极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完成了2020年素养监测分析报告,通过分析,我区2020年居民健康素养率为18.0%。召开2021年监测工作培训会,邀请西安市文投微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针对去年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就居民健康素养工作调查方法对各监测点调查员进行了培训。为确保入户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专门购买了2000条毛巾,作为调查礼品发放给调查对象。目前,我区2021年家庭户抽样工作已经完成。七是加快推进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全面启动以机关、企业、学校、医院、家庭为重点的“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工作。2021年,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累计发放健康教育资料150863份,播放音像资料1587次,更换宣传栏47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43次,受众人数达19119人,健康教育咨询活动次数110次共计13454 人。全年共向省级网站报送政务信息6篇,区级2篇。(四)全面推进托育机构卫生保健管理。目前全区共有13所托育机构,其中11所为幼儿园延伸试点托育机构。2所为私立托育机构。已提交备案申请6所,备案已完成1所,其余5所备案资料尚不完善。年底托育机构备案年报工作已顺利完成。按照《杨陵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实施方案》联合教育等部门对全区托育机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及卫生保健综合评估;组织试点托育机构负责人及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到西安茂凯婴托育机构参观学习;在局领导带领下,去安康镇平县参观学习托育机构先进经验。(五)认真开展技术服务。认真开展技术服务。围绕婚前和孕前健康检查项目,不断加强技术培训,规范服务流程,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本年度共完成孕前健康检查1011对,婚检277对,其中流动人口孕检100对,婚检51对,婚检高危3人。(六)规范出生证明管理。严格执行出生医学证明补发制度。强化资料审核关,保证出生医学证明补发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年内首次签发2188人;换发32人,补发医学出生证明43人。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各项妇幼和计生服务项目及健康教育工作的的开展,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意识、通过各项目免费服务的实施,提高了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大大降低出生人口缺陷率,妇女儿童的死亡率。对家庭减少痛苦,对社会减少负担。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服务场地不足。我中心承担着全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妇女病检查治疗、出生缺陷干预、优生优育宣传咨询、药具管理、妇幼和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健康教育以及基层人员培训职能,现仅有服务面积1600平米,按照升级要求,2021年启动了妇女健康促进项目,现有服务场地无法满足技术服务需求。(二)技术力量薄弱。特别是妇幼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术服务和健康教育工作发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2年中心将以妇女健康促进项目为依托,打算对一二楼改造,对妇女、儿童保健和围产期保健等服务区域进行重新规划,进一步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引进人才和外出学习培训的方式,不断完善管理机制,逐步提高技术队伍整体素质。通过聘请专家坐诊、引进专科医师等方式,逐步将我中心中心打造成为区域性乳腺病特色的诊疗机构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17年3月29日至2022年3月28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