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相桥畜牧兽医站

西安市临潼区相桥畜牧兽医站

发布时间: 2022-03-28 09:45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相桥畜牧兽医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防治畜禽疾病,促进畜牧业发展。动物强制免疫监督·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动物疫情调查、疫情报告·兽药监督管理·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相桥街道南街甲字2号
法定代表人 吴军红
开办资金 47.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3.46万元 40.1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1、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春、秋两季动物集中免疫期间共出动防疫人员18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小反刍兽疫4类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到应免数的100%,狂犬病免疫率达80%以上,全办禽类存栏16.2万羽、免疫15.4万羽,生猪存栏0.22万头、免疫0.21万头,奶山羊存栏0.46万只、免疫0.45万只,奶牛存栏0.56万头、免疫0.54万头,肉牛存栏0.12万头、免疫0.11万头,犬存栏0.21万只、免疫0.2万只,日常免疫补针牛口蹄疫5925头、猪瘟、猪口蹄疫1352头、小反刍兽疫、羊口蹄疫220只、狂犬病7只、禽流感1.1万羽。免疫家畜挂标率、建档率均达到100%。畜禽规模场、散养户按照免疫病种、免疫程序分类建立档案,严格规范管理。与辖区68个畜禽规模养殖场和3名村级防疫员签订防疫目标责任书,配合街办农业科成立防疫督察组,加强防疫监督检查,指导并协助辖区养殖场户进行传染性胸膜肺炎、羊痘、三联四防、支原体肺炎等常见非强免病种的免疫接种工作。对28家奶牛、肉牛养殖场户开展牛结节性皮肤病排查8次,确保辖区畜牧业生产不发生输入性疫情。开展奶牛、奶山羊布病防控宣传2次,发放资料330余份,涉及辖区7个奶牛场,5个奶山羊规模场,38个奶山羊养殖大户(存栏30以上100以下),535个奶山羊养殖散户(存栏30以下),有力的提高了广大养殖场户的布病防控意识和水平。开展牛、羊布病专项流行病学调查和奶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调查各1次,填写调查问卷24份。对辖区的奶山羊养殖场户进行布病病原学监测采样,累计采样3510份,畜禽免疫抗体检测采样共计80份。开展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培训2次、非洲猪瘟排查8次,培训生猪养殖人员50余人次。发放非洲猪瘟防控宣传图册、资料100余份。2、畜牧技术推广对全办17个自然村的养殖场户开展畜禽和蜂资源信息普查,完成畜禽资源2个畜种、4个品种(群体数量11277、能繁母畜7887、种公畜119),蜂资源1个品种,群体数量461(定地饲养201、转地饲养260)的种资源普查统计上报。对辖区4个规模奶山羊养殖场的9只种公羊进行生产性能现场评估和档案记录,为我区的奶山羊品质和生产性能的提升和数据采集打下坚实基础。配合区农业农村局、区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监督指导昕洋牧业、南王养殖场建设养殖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溶气气浮机、干湿分离机等粪污处理设施,有效提高了养殖环节粪污处理效率及污水处理后可循环利用率。3、动物卫生监督与辖区68个养殖场户签订动物防疫监督目标责任书、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共118份。确定官方兽医包联帮扶规模养殖场32个,对30个规模养殖场进行动物卫生风险评估及生产环节投入品、抗菌素使用检查2次,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指导养殖场进行整改。加强调运和生产环节的监管,与辖区8名畜禽贩运人员签订布病防控承诺书。及时引导辖区养殖场户及贩运人员关注“陕西智慧动监”公众号,完善注册信息,开展动物产地检疫线上检疫申报,严格遵守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六条禁令”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全年共计检疫牛3133头、生猪4246头、禽46000羽。进行动物产地检疫“瘦肉精”尿样抽检329批次340份。对辖区生猪和肉牛养殖场户进行1次非洲猪瘟假疫苗排查和3次“瘦肉精”抽检尿样96份,均未发现异常问题。重点针对河道、沟渠、铁路、湿地开展病死动物及无主动物尸体排查3次,未发现异常情况。全年无害化处理布病阳性奶山羊3只,病死猪30头。4、上级临时交办的工作秋季连阴雨过后对辖区养殖场的受灾情况进行现场调查核实、统计汇总并及时上报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区农业农村局,便于上级及时开展救灾工作,最大程度的减少养殖场户的损失。协助区畜牧中心、区农业农村局养殖管理科、区农业执法大队对石川河沿线及辖区所有养殖场的粪污治理进行检查摸排6次,下发整改通知书3次12份,有力保障辖区养殖业和人居环境的的健康绿色发展。对8个养殖场的沼气工程的生产安全和设备维护进行现场检查。对辖区62个养殖场和散养户的养殖占地总面积和养殖设施占地面积进行摸排统计,累计总占地1073.8亩、养殖设施占地577.4亩。5、站务管理情况1、安排单位全体人员学习《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中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文件精神,提升全站人员的工作作风、服务能力及水平。2、坚持进行单位例会,安排最近一周或上级临时交办的具体工作及人员分工,每周五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汇报总结,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整改。3、合理安排单位的节假日、双休日、夜间值班人员安排,确保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及水、电安全。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全年针对辖区的规模养殖和散养畜禽进行两次集中免疫和日常补针免疫,加强产地检疫和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及布氏杆菌病的宣传、排查,有效的杜绝了动物疫病的发生,从根本上有力的促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推广青贮饲料玉米种植、青贮饲草双膜包被技术、生物发酵饲料饲喂以及TMR饲喂机的应用,为全办畜牧业生产节省劳动力成本100余万元,土地增收90余万元,减少霉变青贮饲草的产生5000余吨,间接增收160余万元,提高肉牛出肉率2--3个百分点,增收近30万元。三、存在问题1、人员纪律性较差、迟到早退、学习意识不强等现象时有发生。2、现有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偏低,缺乏年轻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3、办公用房的渗漏问题突出,急需解决。四、今后工作打算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持续开展“大清洗、大消毒”工作,全力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以强制免疫病种为核心,落实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好应急准备,及时果断处置各类突发疫情,坚决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2、持续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认真做好检疫监管,提高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平台线上养殖场户的备案率,完善免疫信息及免疫标识的发放和领取记录。全面加强调运及生产环节的监督管理,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3、全面梳理和完善站内各项规章等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设立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4、加强政治学习和畜牧兽医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我站工作人员技术服务水平。5、严格执行资产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单位正常运行,不发生新增债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