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宜川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8 09:43
单位名称 宜川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信息化工作提供管理和服务。执行国家有关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府公众信息网络的建设;建设电子信息网络基础传输平台;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的协调管理;指导办公自动化规划建设工作。
住所 宜川县党政综合大楼1431室
法定代表人 党满年
开办资金 330.7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99万元 188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政府办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加强组织领导。始终坚持县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抓,政府办主要负责人直接抓,政务服务中心具体落实的原则,为全县政府网站建设、政务新媒体监管和政务公开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按照国务院《政府网站建设指引》以及中、省、市政府网站普查要求,强化网站整合、网页归并、域名规范、安全防范、机制保障等政策要求和技术防护,具备与政务服务网数据库对接融合的扩展性,搜索功能明显精准,简繁通、智能化、无障碍等个性化服务逐步完善;对政府网站二三级链接IPV6进行完善,网站建设水平明显提高。明确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网站建设、政务新媒体监管、政务公开工作的分管领导、责任机构和具体负责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做到内容更新准确及时,运维管理安全有序,对所发布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安全性具体负责。落实审核责任。严格按照“谁公开、谁审查、谁负责”和“上网信息不涉密、涉密信息不上网”的保密审查规定,进一步规范政府网站建设、政务新媒体监管、政务公开工作信息发布审核工作,增强责任意识,明确审核责任,确保信息内容和发布程序严谨规范,委托第三方机构实行7×24小时不间断检测,消除政府网站断更、错链等现象,确保了县政府网站规范正常运行,维护政府信息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强化对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的监管力度,确保能够按照要求及时更新,杜绝了僵尸政务新媒体。强化新媒体监管。宜川县政务新媒体录入全国政务新媒体报送系统31个,其中微信公众号23个,新浪微博4个,今日头条3个、抖音短视频1个;开办单位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对政务新媒体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新内容、抓好问题整改等工作。在省、市要求的每两周至少更新一条信息的基础上,要求宜川县所有政务新媒体必须每周至少更新一条与本单位相关的信息,并及时转发市电子政务办要求转载的相关信息。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部署,宜川县智慧城市一期建设项目于2020年2月开工建设,2020年11月完成基本建设,2020年12月通过初验,2021年6月通过终验。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大数据平台、视频共享平台,智慧果业、智慧林业、智慧旅游、智慧教育以及安全管理体系、运维服务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并为县应急管理局建设应急会商室一个。扎实推进公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结合国务院、省、市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和省市有关重大建设项目、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政策要求,围绕“五公开”,及时抓好征集调查栏目结果归并与公开,督促乡镇、部门及时更新信息。按照疫情防控、六稳六保、脱贫攻坚、水污染防治、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和人民群众热点关心关注的热点民生信息,完善内容保障体系,丰富图文、音频、视频等展现形式,推动政务公开标准化体系建设,持续优化政府网站内容板块。上传市政府网站各类稿件信息300余条;本级政府网站发布本地要闻、部门动态、乡镇快讯、通知公告等1514条,更新各类政务信息1757余条,发布重点舆情信息4条,本级政府政策解读9条,进一步强化了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快速主动回应。按时办理市政府门户网站“市长信箱”来信25件;县政府网站“县长信箱”76件,依申请公开3条,全部按时完成回复,回复率达100%,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完成了宜川县智慧城市(一期)项目投资建设,为智慧城市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主要社会效益:通过政府网站,进一步扩大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提高了群众对相关政策及信息的知晓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更快速、更广泛、更深入、更低成本、更高效地完成政府管理与服务职能,提高政府自身形象和凝聚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将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参与式管理对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度融合,这将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疾病”,提高城市化,精细化和动态管理,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并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存在问题:单位人员专业技术人严重员较少,一些业务工作需要委托第三方开展工作。智慧城市建设应用认识不足,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与各工作部门存在业务互动缺失,实现不了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目的;政务数据收集工作处于“碎片化”状态,已接入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难以保障,需要建立常态化的数据对接制度并建立保障机制。解决措施: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向县委、县政府及县编办、人社等单位积极汇报,争取支持,增加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加强各单位业务人员管理和培训,提高政务数据收集力度。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措施:1、按照政府网站普查工作要求,持续开展政府网站自查监测工作,配合县行政审批局(县政务公开办)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提升政府网站管理水平。强化对政府系统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的检查工作,杜绝出现僵尸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2、持续加强电子政务中心机房和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管理维护工作,实现部门单位网络使用统一出口、统一管理;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保障网络安全,节省财政资金。3、学习智慧城市管理成功案列,组织开展操作技能培训,推进智慧城市管理和使用,最大发挥智慧城市数据大平台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