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公益性公墓管理处(宜川县烈士陵园管理处)

宜川县公益性公墓管理处(宜川县烈士陵园管理处)

发布时间: 2022-03-28 09:26
单位名称 宜川县公益性公墓管理处(宜川县烈士陵园管理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殡葬事宜,推进殡葬改革(纪念先烈,教育人民)。宣传殡葬政策,公益性公墓管理,全县殡葬的监督与管理(管理陵园设施、场地,搞好陵园绿化、美化及瞻仰人员的接待,展品的陈列,爱国主义教育)。
住所 宜川县党湾街民政局4楼403
法定代表人 薛宇洋
开办资金 6.9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8万元 58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公益性公墓管理处﹒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县民政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活动(一)坚持严防死守,疫情防控常态化。面对新冠疫情的突发,我公墓管理处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原则,一是凡从湖北武汉返乡的人员和宜川县辖区外的人员均不得进入县殡葬服务机构(公墓)。其他人员要进入县殡葬服务机构(公墓),必须在入口处测量体温,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二是从即日起城市公益性公墓暂停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暂停提供餐厅场地;对在公墓安葬的将严格控制参加人员规模,即仅限直系亲属参加(从武汉返乡和辖区外人员除外),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三是对所有祭扫工作,要采用鲜花祭奠、压纸钱或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健康方式,不得烧纸钱。对进入公墓祭扫的家庭要严格控制人数,并要佩戴口罩,履行登记、测量体温、洗手消毒等手续。(二)清明节缅怀先祖,倡导文明祭扫。为了为确保清明节期间广大群众安全、文明、有序、和谐的开展祭祀活动,我公墓管理处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和清明节祭扫管理的政策措施,严格把控安全责任环节,开展安全隐患的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一是防控疫情,文明祭祀。二是保护生态,环保祭祀。三是传承美德,节俭祭祀。清明期间公墓管理处共先后接待祭扫群众3000余人,疏导车辆400多辆,未出现一例安全事故,再一次实现了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的目标。(三)改革丧葬陋习,倡导文明殡葬新风。积极倡导文明殡葬,大力宣传殡葬改革相关政策,通过街头发放传单和摆放宣传点等方式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推行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自觉遵守殡葬改革的法律法规,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活动,倡导文明丧葬新风。一是倡导文明节俭,树立时代新风。二是提倡节地生态葬法,保护自然环境。三是树立文明低碳意识,传承优秀文化。(四)加强思想能力建设,提高文化理论水平。为全面提升职工政治思想和业务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我单位组织全体职工系统学习了《党章》,观看了全国抗疫英雄的事迹表彰大会,激发职工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同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提升业务学习计划,加强职工职业专业技能水平,为更好推进业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五)加强殡葬行政执法,严抓监督管理。坚持将殡葬监督管理作为一项常态工作,常抓不懈。一方面着力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加强平时的巡逻检查;另一方面,注意重心下移、关口前置,运用政策、法规杠杆,突出乡镇(街道)的监管主体责任,加强了违法行为和案件的自查自纠。存在的问题一年来,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实质性的工作,但距省、市、县殡葬管理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要不断努力和加强。(一)工作涉及殡葬政策宣传、殡葬监督管理、公墓建设等,量大面宽,工作人员只有4人,有些工作难以及时圆满完成。(二)广大群众思想观念仍旧落后,依旧搞封建迷信活动,丧葬活动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劳财伤民。(三)清明祭扫焚烧纸钱、旧墓翻修,容易引起山火,造成植被砍伐,破坏生态环境。三、整改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把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来抓,做好清明节疫情防控与群众祭扫服务管理,分析清明祭扫工作的风险点,细化宣传教育工作预案,提前做好突发应急预案。(二)加强部门协作。做好殡葬管理工作,要突出各乡镇(街道)监管主体责任,细化职责分工,加强沟通与协作,确保殡葬改革取得明显效果。(三)积极宣传倡导。不断加强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宣传力度,实施殡葬改革,倡导“厚养薄葬、文明殡葬”的良好社会风尚。殡葬事业发展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改革势在必行,倡导“厚养薄葬、文明殡葬”的良好社会风尚,是一项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决心以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为动力,以殡葬管理工作要求为目标,努力工作,创新思路,严格执法,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