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山阳县> 山阳县气象局

山阳县气象局

发布时间: 2022-03-28 09:26
单位名称 山阳县气象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制定本行政区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及气象业务建设并组织实施;对本区域的气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住所 山阳县城关镇西河村
法定代表人 刘哲
开办资金 29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山阳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32.72万元 1393.28万元
网上名称 山阳县气象局.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相关法律以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今年以来,全局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的理念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1、全面加强从严治党建设一是明确支部书记为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牵头抓总,以最大精力履行抓党建、谋全局,坚持把党建工作和业务管理、项目建设、气象服务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督查、同落实;二是建立《山阳县气象局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山阳县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台账》等高效推动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三是强化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更新修订了《山阳县气象局廉政灶管理办法》和《山阳县气象局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等制度;五是开展了2021年春节收假后正风肃纪集中整顿活动。2、规范开展日常党建工作一是按照相关程序要求成立了中共山阳县气象局党组,今年局党支部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二是按照党费缴纳标准,按季度均足额上缴党费;三是制定了2021年党支部工作要点、学习计划、主题活动方案等,制定《山阳县气象局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实施细则》,强化党建与气象业务融合发展;四是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我局志愿者积极开展气象科普知识进社区、3.23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慰问老党员与困难党员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帮扶村“开展志愿服务共建文明乡村”活动;五是联合西河社区党总支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载体,积极开展“七一”前夕走访慰问老党员活动。积极参加驻地社区庆祝建党100周年座谈会,六是持续巩固“丰阳堡垒气象相伴”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七是建立党员信息管理台账,开展了发展党员违规违纪情况审查工作;八是完成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规范了党员组织关系出入手续。3、不断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一是坚持每月召开支部会议,及时总结、安排、部署支部工作;二是支部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县烈士陵园、袁家沟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多形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根据支部工作计划积极完成讲党课内容;三是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定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召开方案;四是每月研究策划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对党员的规范化教育管理,进一步丰富党内组织生活;五是制定了《山阳县气象局创建模范机关实施方案》和《山阳县健康机关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和健康机关创建工作。4、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一是成立县气象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结合本局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出台了《山阳县气象局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二是采购配发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指定学习教材;三是制定出台了《山阳县气象局党史学习教育集体学习和自学学习方案》,并将每周五定位集体学习日。四是开展了“学党史忆初心铭党恩担使命”气象科普进校园志愿活动、“学党史、悟思想,缅怀英勇先烈、弘扬革命精神”祭扫,“秦岭最美是商洛生态卫士我先行”主题实践等活动;五是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将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牢记嘱托·奋进商洛”党建主题活动、气象业务,模范机关创建等工作进行深度融合。(二)夯实业务服务基础,全面提升气象服务质量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常态化业务学习机制,加强决策气象服务,促进气象业务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赞扬。1、狠抓制度建设和岗位责任制成立山阳县气象局2021年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布局气象服务工作,同时狠抓制度建设和岗位责任制,根据业务工作实际,积极梳理、完善、更新各项业务制度,制定了《观测网络业务资料汇编》《汛期气象服务资料汇编》《气象法律法规汇编》强化制度保障。创新建立“双岗”机制。重要天气过程局主要负责人和带班领导同时在岗在位,业务值班人员实行一个主班、两个副班24小时坚守岗位,保障安全度汛。2、区域联防应急机制建设到位严格按照城区防总工作安排,积极履行城区第七防区牵头单位职责,制定出台《山阳县城区防汛指挥部第七防区防汛应急预案》,明确了防汛第一责任人、责任区巡查人员、撤离路线等。完成防区低洼地区风险安全隐患排查,与西河社区共同制定防区“人盯人防抢撤”预案,落实撤离安置点2处。同时加强与应急管理局、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协作和联动,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山洪地质灾害、和防洪工程安全等相关防范工作。3、汛期气象服务受到高度肯定今年以来,我县暴雨灾害频发,先后经历“4、23”、“7、23”、“8、22”、“8、28”暴雨、局地大暴雨的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局上下24小时坚守岗位,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筑牢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全力做好每次强降水过程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在全县防汛会上,县委书记袁良善高度表扬县气象局“气象局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为人员撤离提供了有利的时间。”县长谢晓军表扬说:“7.23”强降水天气过程气象局责任心强,气象局长凌晨2:37分给我打电话,明确提出建议尽快撤离人员,为政府决策赢得先机。”在“7.23”强降雨防汛会结束后,时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曹艳萍专门致电,对气象工作提出表扬,认为气象局工作到位,服务及时准确,要求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准确预报,同时做好值带班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三)推进防灾减灾建设,提升气象灾害应急能力持续狠抓人影能力建设,不断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县气象灾害应急能力。1、提升人影作业能力建设一是今年以来,我局牢牢把握有利天气时机,开展人影作业7次,增雨效果明显,有效地缓解大部分镇(办)的旱情和降低森林火灾风险,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一致肯定。2、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积极争创中国气象局山洪源头自动气象站建设项目试点建设县,全县累计建成国家气象观测站113套,其中多要素气象观测站47套,微物联气象观测站站60套,北斗气象观测站6套;二是县政府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到镇(办)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以推进基层气象服务能力和灾害防御工作;三是全县18个镇(办)均成立镇(办)气象工作站和气象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管理办法。现有镇办分管气象工作领导18名、工作人员18名,村级气象信息员1753名,村(社区)、组气象信息员覆盖率100%;四是充分利用全县气象灾害风险区划、防灾减灾作战图,通过多种媒体发布各类气象预警信息,完善各类应急工作制度,全县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达100%;五是创新防灾减灾宣传举措,联合县科教局在全县开展内容丰富的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在县城区第三小学、十里街办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讲。3、创新专业气象服务,落实防雷安全主体责任一是与林业部门创新开展专业气象服务合作,建立联合会商机制,推动卫星遥感业务应用;二是与全县防雷安全重点单位签订防雷安全告知书和防雷安全责任书防雷安全责任书;三是及时更新双随机系统信息,完善全县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信息录入,对全县所有易燃易爆场所开展了常规防雷检测,实现防雷检测全覆盖。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一是我局汛期荣获全县“7.23”防汛抢险救灾先进集体,刘哲同志荣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分别给予5万元与1千元奖励。二是根据十四运会开幕式人工消减雨作业联合指挥中心发布的指令,积极组织人影作业人员参加十四运会开幕式人工消减雨作业。。三是推动山阳县人民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中国气候宜居县认证工作,投资100万元创建中国气候宜居县。四是结合中、省、市气象部门十四五规划重点和县委、县政府十四五重点项目,确定了提升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秦岭水源涵养地人工影响天气保障工程、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监测能力建设、提升气象综合观测能力、建设秦岭中草药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等5项重点项目,共计4220万元。。三、存在问题(一)宣传力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虽然宣传任务已经完成,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宣传氛围,不断向外界展示气象人的精彩风貌。(二)领导干部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对于系统性理论知识还掌握的不足。(三)职工文体活动组织的不够多。四、改进措施(一)在全局范围内进一步提高宣传氛围,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宣传热情,在各种新媒体不断投递关于气象风采的稿件,让更多的人了解气象,走进气象。(二)进一步提高干部学习意识,不断增强学习氛围,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让干部职工的用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掀起学习、干事新高潮。(三)继续加强职工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不断增强职工的凝聚力。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对气象工作的领导(二)狠抓规划落实,加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三)提升服务民生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做好气象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四)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化气象为农建设服务体系。(五)做好专业气象服务,不断提升气象服务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连续3年被陕西省气象局表彰为“陕西省气象部门发展潜力最优县局”;连续3年获得全市气象部门目标考核优秀单位;连续4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全县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全县“7.23”防汛抢险救灾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