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华阴市政务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负责政务大厅日常管理及进驻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和日常考核,负责政务大厅信息化建设及办理事项的效能监察、信息公开等方面工作。 | |
住所 | 华阴市贵妃路东段 | |
法定代表人 | 王启华 | |
开办资金 | 12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华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1.1万元 | 121.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本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主管单位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制度管理水平。为了加强大厅业务人员管理,切实提高窗口服务水平。一是继续健全人员管理、服务规范、投诉举报、办理流程、限时办结、绩效考核等制度,严格实施了服务评价制度和绩效月考评制度,将办事企业和群众对窗口服务打分评价结果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二是强化电子监察、视频监控、预警提醒等电子监督效用,并通过现场值守、现场监督、现场受理等有效形式,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线上线下有效监督。三是加强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和监督管理,持续推进窗口工作人员纪律作风整顿。四是出台制定窗口工作人员定期培训方案,持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五是充分发挥管理办协调管理职能,最科学化、人性化为各进驻单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二)全力推进“三级四同”工作。按照渭南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要求,已完成省级政务服务网的数据对接工作,实现网上申报,并通过申报信息交换至我市审批平台进行审批;完成电子监察系统无缝对接,实现对日常大厅业务窗口开展情况及管理环节实时监控管理;完成事项管理平台对接,梳理审核目录清单620项、实施清单863项(其中:行政许可391项、其他服务192项、审核转报105项、备案类175项),实现事项信息同源管理。(三)积极推动三级便民服务工作。通过努力,我市6个镇(办)与市政务服务中心已达到网络互通;同时,为了切实提高业务办理操作水平,我们组织邀请专家对各镇(办)分管领导和业务同志进行了政务服务操作系统专题培训。截止目前,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基础条件已基本形成,实现了市、镇(办)、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外网贯通。(四)创新开展“一键取号”、“容缺受理”。为提高群众和企业办事效率,提高审批效率,充分与市场监管、税务、刻章、食药等窗口进行座谈,并与软件集成制定我市企业开办“一键取号”功能,在办件过程中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依次取件,最大限度的缩短抽号等待时间。同时,为提高服务水平,我们积极实施“容缺受理”机制,通过整合梳理,将发改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3个单位共计13项审批事项纳入“容缺受理”机制范围内,大大减少服务对象“折返跑、来回跑”的次数,解决了群众和企业“缺件难办事”的问题,审批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办事企业群众的满意度、认可度显著增强。(五)持续提升窗口服务能力。根据群众办事需求,对业务量大办件较多的单位增加窗口数量,对机构整合的单位窗口进行合并,并对群众办理频率高的业务单位调整在一楼醒目的位置,节省群众办事时间。同时,在原有进驻的45家单位的基础上,新增加邮政快递受理窗口,方便企业群众不出大厅即可办理邮寄业务。另外,我们还在大厅设置有预留窗口,可根据单位需要随进行调整,最大限度的为企业、群众提供便利。(六)积极推广大厅特色服务。为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延伸政务服务,我们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创新方法,重点聚集特殊群体办事“难点”问题,鼓励引导窗口单位推行了“上门服务”制度。截止目前,公安局窗口为伤残军人、高龄老人上门办理身份证;市场监管局利用下班时间前往看守所现场办理股权转让协议的有关事宜;不动产登记局开通绿通道,安排骨干前往西安为高龄群众办理房屋转移登记服务等。全力优化提升服务水平,赢得广大社会群众的赞扬。(七)切实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综合利用LED电子屏、易拉宝展架、网站平台、微信公众号、融媒体新闻中心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相关政策和典型案例,在政务大厅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全面提高办事群众的知晓率、满意度。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积极参与全市各项大型活动并获得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认可。年底被评选为华阴市党风廉政建设文明单位。累计获得群众表扬信、锦旗13余篇,7面。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关于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了一些不足,如: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工作有待全面打通;信息技术人员配备稍嫌不足;信息技术在日常管理中的应用及教学资源管理有待加强等。今后,中心将进一步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并根据上级部门检查中指出的问题,创设更完善的信息技术学及管理环境。2、考核制度需要继续完善。我中心将对原《华阴市政务服务中心制度汇编》进行充分的修编完善。另外,我们将继续加大考核力度,为继续提升优化服务水平夯实基础保障。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持续推进与省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管理平台的对接工作。根据上级部门工作安排,加快实现行政权利“三级四同”,即省、市、县三级权利名称、类型、依据、编码相统一。通过细化权利清单和办事指南的信息要素,彻底取消“弹性事项”、“隐形材料”,确保企业群众“看得懂”,为“一网通办”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打好基础,早日实现办事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效果。(二)统筹推进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工作。规范完善镇(办)、村(社区)的软硬件配套基础设施,为推动行政审批服务向基层延伸打好软硬件基础,建成上下联动、网络互通、高效便捷的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平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跑腿,逐步实现便民服务“一网通办”。(三)积极推广“特色服务”管理水平。我们将按照“不跑腿、少跑腿、办成事,不添堵”的宗旨,阔思路、强措施、优服务、提效能,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积极筹划实施一批“延时服务、错时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渠道的“特色服务”制度,切实提高群众服务水平和质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中共华阴市委、华阴市人民政府授予政风行风建设优秀单位称号被华阴市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被华阴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无烟单位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