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淤地坝项目中心

榆林市榆阳区淤地坝项目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5 16:06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淤地坝项目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淤地坝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淤地坝项目的规划、申报、实施、验收    淤地坝安全运行的技术指导   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   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项目的实施
住所 榆阳区金沙路与恒安路交叉路口
法定代表人 王焱
开办资金 12.6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64万元 18.48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淤地坝项目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0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全面完成本年度淤地坝建设任务建设任务:一年来,中省市区共计下达93座淤地坝、2座溢流坝、1座塘坝建设任务。其中,新建淤地坝座56座,除险加固淤地坝16座,维修淤地坝21座,计划总投资9532.31万元。其中: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项目计划建设淤地坝46座,投资6770万元;黄土高原地区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11座,投资1010万元;省级水利发展资金用于新材料试验淤地坝加固1座,投资107万元;市级小型水利水保资金用于淤地坝建设13座、溢流坝2座、塘坝1座,投资1470万元;区级代收水土流失补偿费用于淤地坝建设1座,投资57.81万元,区本级财政用于应急维修淤地坝21座,投资117.5万元。完成情况:全年共计建设淤地坝80座,溢流坝1座、塘坝1座,完成总投资5064.31万元。其中:1.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项目36座,完成投资3385万元。2.2021年黄土高原地区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项目加固淤地坝11座,完成投资889万元。3.2020年市级小型水利水保资金用于淤地坝、溢流坝、塘坝建设13座,完成投资1109万元。5.2021年区级代收水土流失补偿费用于淤地坝建设1座,投资57.81万元。6.2021年区本级财政资金用于淤地坝水毁修复21座,完成投资117.5万元。完成主要工程指标:1、坝控流域面积131.38km2,总库容3349.5万m3,拦泥库容2065.9万m3,可淤地面积334.98hm2。2、完成总投资5064.3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274万元,市级投资615万元,区级投资175.31万元。3、完成土方170.4万m3,石方21194m3,混凝土14634m3,投入工日13.6万个,出动机械台班1.7万台班。(二)全力完成我区淤地坝防汛工作2021年,我中心根据水利部提出“项目补短板、行业强监管”的水利工作总基调,适时调整思路、转变观念,明确了淤地坝管理主体,加强淤地坝项目实施和日常运用调度,全力以赴搞好技术服务与技术指导工作。一是完成淤地坝防汛领导小组调整工作,落实了榆阳区617座中型以上淤地坝的“三个责任人”,并在媒体上公示。二是及时下发《关于开展2021年全区重点淤地坝工程汛前自查工作的通知》,全面开展淤地坝安全隐患排查。三是在各乡镇自查的基础上,由局领导带队分五个组对全区重点淤地坝工程进行汛前检查,发现存在病险隐患淤地坝全部做了应急处置。四是督促、指导乡镇完成淤地坝防汛预案编制,完成预案审查、批复。指导、督查乡镇把预案发放到淤地坝所在村,同时发放了巡查责任人明白卡、公示三个责任人、建立巡查记录。五是印发《榆阳区淤地坝管理手册》和淤地坝管理宣传资料,积极开展方法多样、形式灵活的淤地坝“三个责任人”职责及淤地坝汛期管理培训。六是全面实行汛期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全员实行严格的值班制度,对涉坝乡镇的雨情、水情、工情严密监控,并建立通讯联络体系。每次强降雨过程,我们由分管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分六组深入全区进行督导:一是督导各乡镇防汛指挥机构的现场指挥情况;二是掌握并排查降雨过程形成的新安全隐患;三是现场查看工程情况、掌握预案落实情况、防汛物资储备情况、电话抽查巡查责任人在岗情况,对于有安全隐患的地方,组织群众做好撤离工作;四是对于发现的隐患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立即整改。加强重点库坝的抢修和巡查工作,确保淤地坝空库迎汛,为淤地坝安全度汛做了充分准备。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行动迅速,有力地保障了我区淤地坝工程安全度汛。(三)全力做好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淤地坝风险隐患排查工作为了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有关要求,根据水利部、省水利厅、市水利局的安排部署,从5月份起开展我区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淤地坝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通过风险隐患排查,了解掌握我区中型以上淤地坝的详细信息、运行管理、风险隐患和改造提升的条件,为下一步除险加固项目和老旧坝提升改造奠定工作基础。具体采取以下工作措施:1.组建工作专班。淤地坝项目中心根据省市的要求委托具有资质的测量公司开展排查工作,同时单位成立由田保宏副主任负责的专职工作团队,根据人员的专业特长进行明确分工,具体指导,同时对承担此项工作的测量公司进行了现场培训。2.争取工作经费。针对此项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水利局主要领导积极向区上分管副区长进行汇报,争取隐患排查专项工作经费,同时向财政局申请专项工作经费。经过多方协调争取到工作经费121.6多万元,确保淤地坝风险隐患排查的资金落到实处。3.培训技术人员。为了保证风险排查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我中心分管业务的副主任田保宏就《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风险排查工作培训讲义》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培训,会上业务骨干进行技术讨论、交流发言;为了方便工作相互交流,我们建立了微信群,及时准确地把外业、内业资料迅速传递,为排查工作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4.认真开展工作。依据我区水利普查数据成果,全区中型以上淤地坝有631座,为了查漏补缺,查准、查实榆阳区淤地坝存在风险隐患的数量,我们按淤地坝数量进行乡镇分组,外业测量人员提前与乡镇水利员、村干部及时沟通联系,确定名录里坝名和未列入的中型坝。各项技术指标严格按照《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风险排查工作培训讲义》要求完成核实和填报。5.排查结果。根据排查我区淤地坝现状,着手解决我区淤地坝与原来中型以上淤地坝的名录不相符问题、销号问题、改造提升问题、除险加固问题等,据此次排查,我区中型以上淤地坝由原来的631座变为617座,其中大型坝由原来的201座变为262座,中型由原来的430座变为355座;老旧坝共有332座,需要改造提升淤地坝183座,被占用或改变用途的9座,淤地坝下游有住户的共有35座,下游有重要设施的共有34座。二、社会经济效益二0二一年,我中心按照全方位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以淤地坝除险加固为抓手,以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的上马实施为契机,科学推进高标准淤地坝建设,全面完成榆阳区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任务,减少入黄泥沙,有效利用和保护生态水土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和榆阳经济社会发展。三、存在的问题1.由于群众认识问题以及利益冲突,工程上马前做出的各种承诺,在工程具体实施中却经常无理阻挠,有的甚至无法实施只能转点,影响工程进度。2.淤地坝所涉乡镇对工程管理的主体责任意识还有待提高,把业务部门负责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职责变成管理职能,需要提请区政府引起高度重视。3.个别乡镇对淤地坝私自建设管控不严、对淤地坝工程占用、分配、利用随意性较大,影响工程加固维修的整体规划。4.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切实落实了淤地坝工程安全运用管理主体责任、切实落实了防汛“三个责任人”责任,淤地坝管理运用工作水平得到很大改观。但由于缺少运行管理资金,防汛物资储备数量仍显不足,财政每年安排的防汛物资储备资金非常少,影响防汛抢险工作,需要从管理体制机制进行研究解决,并增加投入。5.基础性工作仍需加强。目前,淤地坝设计在水文计算、蓄水安全、采用防洪标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完善,淤地坝监测预警方面需进一步加强。淤地坝管理办法也需进一步补充。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完成中省市各级下达的建设任务:争取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50座,估算投资8600万元;争取黄土高原地区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项目14座,估算投资1400万元;争取省级水利发展资金用于淤地坝除险加固7座,计划投资653万元;用于新型材料试验淤地坝2座,计划投资212.46万元。争取市级小型水利水保资金用于淤地坝除险加固项目6座,估算投资540万元。2.做好淤地坝安全运行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信息化监测平台,拟对骨干坝、重点位置的中型坝建立太阳能远程监测系统,对雨晴、水情、工情进行全方位视频监测,应对极端天气下的突发事件。3.进一步做好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项目实施工作和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二期申报工作。4.建立淤地坝风险隐患排查数据库信息系统,对全区中型以上淤地坝进行信息化处理,全面准确掌握淤地坝的基本信息、图像、数据等资料。5.抓好淤地坝防汛工作,靠前指导、精心培训、细化预案、科学调度、提前预警,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