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西安市>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2-03-25 15:54
单位名称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搞好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为西安经济发展服务。受市政府委托、统一领导和全面管理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开发和行政管理工作·开发区财政、国有资产管理·按照规定权限审批开发区内的企业及项目·开发区科技创新、科技企业孵化及经国家批准的出口加工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开发区内土地、规划、建设、房产、市容环卫、市政、公用事业、环境保护、园林绿化的管理
住所
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号都市之门A座
法定代表人
齐海兵
开办资金
236168.22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西安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20632.51万元
541164.88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从业人数 75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在党中央和省市坚强领导下,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实施“加快建设实力高新、科创高新、品质高新、幸福高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的新战略,以高质量项目加力赋能“四个高新”建设,实现“十四五”顺利开局和“四个高新”稳健起步。一是,构建“三城并进”空间新布局。高标准建设丝路科学城片区、都市创新片区、绿色制造片区等重点板块,优化“一心、双廊、三片区”总体空间布局,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全面构建区域开发、板块联动、协调发展的新空间,夯实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基础。二是,推动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聚焦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实现GDP全市总量占比2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23.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快于GDP增幅。从投资角度看,民间投资同比增长了32.9%,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4万户、增长28.3%,经济运行的市场化水平大幅提高,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更加坚实稳固。三是,引领科技自立自强取得新突破。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和秦创原建设,全域打造秦创原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大平台。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13家、总量达到3874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207家,增长均超过了30%。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6.64%,技术合同认定额650亿元。谋划建设两个“上市企业园区”,新增上市企业8家,科技金融互乘放大效应更加凸显。四是,促进产业迭代升级焕发新动能。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开工重点项目149个,集中竣工投产项目46个,开竣工项目中产业项目的占比均超58%,比亚迪动力电池、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西电集团智慧产业园等3个百亿级项目开工建设,产业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高新区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综合排名及观摩测评中稳居“双第一”。五是,推进招商引资再创新佳绩。大力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创新建立“链长制”招商模式,举办2021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全球创投峰会、知识产权论坛等重大活动,推动外引内培“双向发力”。全年累计签约项目150个,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6个,50亿元以上项目14个,为今年高质量项目建设攒足了后劲。六是,精心办好全运会提升城市功能。坚持“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高水平承办5大赛事,高标准完成高新路、锦业路、科八路、西太路等重点道路的提升改造,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西安高新区建设文化贸易服务平台优化基地公共服务被作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首批创新实践案例推广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探索技术境外输出新模式、建设贸易金融综合服务平台3、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4、2020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优秀组织单位5、2020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共50项奖项。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