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武县> 长武县人力资源和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长武县人力资源和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5 15:40
单位名称 长武县人力资源和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创业指导、创业孵化和创业担保贷款、劳务输出、职业介绍培训、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人事代理。
住所 长武县城宜禄街
法定代表人 高韬
开办资金 16.9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长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53万元 20.9万元
网上名称 长武县人力资源和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中心在县人社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人才和就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增量提质、高点开局”为统揽,坚持“就业保障、人才优先、社保为民”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标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多措并举促就业一是提升服务促就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聘模式,通过政府网站发布招聘信息38期,“秦云就业”招聘会5场,共发布60余家企业用工信息,提供岗位6800个,进场浏览约3300余人;在县城人员密集地及部分乡镇举办现场招聘会5场,参与招聘企业8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5100多个,现场咨询500多人,发放招聘信息彩页11000余份,协助县教育局招聘保育员36名。二是强化培训助就业。坚持以“提升技能,稳定就业,促进发展”为主题,围绕近年来人们需求高的行业,扎实开展家政服务、保安、电子商务、SYB等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截止目前,开展创业培训6期,培训有意愿创业人员132人;开展就业培训班2期,培训劳动力100人。三是扶持创业带就业。大力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创业计划,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积极宣传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不断拓宽我县创业者融资渠道。全年为我县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1笔2500万元,带动就业273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02户50.4万元。四是落实政策稳就业。全面落实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费率政策,通过实质性措施为企业减负担、增活力、保就业。今年以来,为全县企事业单位减征失业保险费281.525万元,减征工伤保险费137.88万元。五是突出重点保就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退役军人、失地农民和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加大就业援助力度,保障就业困难群体充分就业。今年以来,针对留守妇女、退伍军人组织开展了保育员专场招聘会和重点群体促就业专场招聘会;积极通过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就业275人,其中失业人员107人、高校毕业生78人、退伍军人11人、失地农民65人、零就业家庭9人、脱贫劳动力4人、登记失业人员1人;继续将脱贫群众作为就业帮扶的重点,为脱贫劳动力发放转移交通费补贴24人9373.1元,一次性求职补贴368人18.4万元,为贫困群众脱贫后就业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二)落实政策强保截止12月底,失业保险累计参保10897人,其中新增扩面2227人,征缴基金563.05万元;工伤保险累计参保17956人,其中新增参保760人,征缴基金551.52万元。兑付失业保险待遇130.03万元,其中为117人次发放失业金17.82万元,代缴医疗保险91人次2.44万元,发放价格临时性补助48人0.14万元,发放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170人20.75万元,为260人次发放失业补助金30.76万元,为33人次发放取暖费0.74万元,为22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57.72万元。兑付工伤保险待遇310.2万元(其中:工伤医疗保险待遇59.78万元,其他支出1.66万元;支付工亡待遇121.74万元,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02.02万元,支付一次性医疗补助金25.05万元。)(三)精心服务备人才一是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政策宣传,做好毕业大学生报到工作。通过广场电子屏、县人社局政府网站、微信朋友圈等渠道积极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他们到民营企业和微小企业就业。有序做好高校毕业生的报到档案接收工作。2021年接收长武籍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608人,接收学籍档案608份,办理流动人员档案转递283份。二是积极推介企业招聘信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县政府网站、县人社局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发布企业招聘信息6期,提供就业岗位820个。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2次,邀请长武县高家堡煤矿、亭南煤业、陕煤集团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00个。利用“苏陕协作”项目为高校毕业生推介机械电子类就业岗位85个,梳理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通过电话有针对性进行宣传推介,引导充分就业。三是规范就业见习单位管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咸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办法》,多方争取、积极开发就业见习岗位,同时严格管理考核,落实就业见习补贴。通过发布公告、就业报到时当面告知、电话逐人通知等方式,努力完成今年就业见习任务,截止目前,组织高校毕业生及失业青年50人在13家企事业单位就业见习,其中失业青年22人,高校毕业生28人,发放2020年就业见习补贴13.08万元。(四)乡村振兴促稳定持续做好包抓村柴厂村乡村振兴工作,协助村两委会严格落实产业分红,其中零产业分红52户19609.2元;苏陕分红65户39000元;鑫响驴业残疾人分红3户900元;有力的促进了脱贫户大力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积极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及“三查三看三巩固”工作,对全村395户群众从饮水安全、住房安全、医疗保障、教育扶贫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排查,针对原董兴村66户季节性缺水问题,经与多方协调争取资金,修复废弃水井一处,重新铺设入户管道,彻底解决用水难问题。争取项目支持为柴厂村安装路灯120盏,花费6000余元安装LED显示屏一个,同时开展了“牵手帮扶情暖寒冬”慰问活动,为30户贫困户发放电热毯一条,为低保户史拴虎购买床单、被套、电热毯。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党员干部的努力下,中心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市县下达目标任务。全年通过创业担保贷款带动就业273人,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就业275人,为脱贫劳动力发放转移交通费补贴24人9373.1元,一次性求职补贴368人18.4万元;兑付失业保险待遇130.03万元,支付工亡待遇121.74万元;2021年接收长武籍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608人,接收学籍档案608份,办理流动人员档案转递283份。组织高校毕业生及失业青年50人在13家企事业单位就业见习,其中失业青年22人,高校毕业生28人,发放2020年就业见习补贴13.08万元。三、存在问题一是工作中思想解放不够,缺乏开拓精神,二是主动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整改措施在今后工作中创新宣传方式,主动进企宣传各项业务政策,加强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及就业扶贫等政策补贴的兑付力度,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见习岗位,全面提升就业能力。五、2022年工作打算一是着力稳定就业岗位。继续加强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及就业扶贫等政策补贴的兑付力度,鼓励支持用工企业稳定岗位,继续延续落实好失业、工伤保险延长降费政策,稳定企业就业岗位。二是着力抓好重点群体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退役军人、失地农民和脱贫劳动力等就业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强化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拓宽见习岗位,全面提升就业能力,做好失业监测预警工作。签订公益性岗位200个,提供见习岗位50个。三是着力拓宽就业渠道。继续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积极为城乡群众搭建招聘信息发布平台和就业供需对接平台,拓宽乡村能人、返乡创业者融资渠道,鼓励城乡群众向外或就近转移就业,持续增加收入。加强一次性求职补贴、转移就业交通费补贴兑付力度,减少贫困群众务工成本,鼓励引导贫困劳动力积极外出务工。依托现有产业项目和专业合作社,加强创业扶持,对符合条件的实体,及时通过创业担保贷款予以支持,并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帮助个体户、专业合作社渡过创业期,做大做强,以创业促就业,带动更多城乡群众实现就业。四是着力加强技能培训。围绕“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和我县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需要,组织实施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公共实训基地带动就业创业,促进群众增收的作用,积极对接新兴产业和新就业形态,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探索前景广阔,适合我县群众就业创业的培训模式和培训项目,为广大城乡群众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特色培训。计划培训100人。五是着力提升社保经办服务水平。要继续创新宣传方式,主动进企宣传失业、工伤保险政策,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提升各项保险覆盖范围,对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未参保居民等重点群体精准扩面,努力做到应保尽保。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