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阴市> 华阴市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华阴市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2-03-25 15:12
单位名称 华阴市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提供管理保障。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农民负担管理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
住所 华阴市太华南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党强
开办资金 150.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华阴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1.5万元 154.8万元
网上名称 华阴市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公益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布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完成了全市114行政村集体资产移交及全市市5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换届的资料审核及换证工作;截止8月底,我市全面实现空壳村清零;完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信息填报,完成率100%。2、三资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以来,为防止村级集体资产流失,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监管力度,印发了《华阴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试行)》的通知,将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纳入村账镇管进行监管。截止9月,各镇(办)已全面完成资产移交工作,并确定以华西镇为试点,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账工作,目前建账工作正在进行中,随后将在全市进行推广。3、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备案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298家,新增13家;家庭农场76家,新增7家;做好国家级、省、市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运行监测;完成我市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录入任务313家,完成率100%。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头人外出培训及线上培训6场次、100余人。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按照应确尽确的原则,实际应确权村为162个村,679个村民小组,3.7万户农户,已完成确权618个村民小组,3.4万农户。完成确权信息纠错120余户;全市机动地确权工作已全部结束,确权面积41596亩。5.宅基地管理。经前期摸排,我市114个行政村共有宅基地50285宗,占地23298亩,其中占有一处宅基地农户46300个,占有两处以上宅基地农户2395个,宅基地面积超出标准的农户351个,非集体成员占有的宅基地613宗,闲置宅基地2427宗、占地809.87亩(含空闲废弃宅基地807宗、占地248.69亩)。宅基地申请审批情况:全市宅基地申请数38宗,面积10亩,其中新建住房8宗2.4亩;翻建住房30宗7.6亩。9月,农业农村局组织我站、6个镇(办)主管领导及业务骨干共计19人,赴高陵学习宅基地盘活利用工作,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华阴市宅基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讨论稿),暂定太华办西王村为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试点。6、产权交易中心工作:今年,我们与信合多次就金融支农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深入讨论,印发了《华阴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工作实施方案》《华阴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确定《农权贷贷款申请审核表》内容、草拟了《关于华阴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规范化运行意见的实施方案》、《华阴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运行规范(试行)办法》。11月初,交易中心办理了一笔农权贷业务,单笔贷款30万元,初见成效。截止目前,中心共上传流转类信息106宗,流转面积430.88亩,成交金额21.8万元。7、及时调解群众纠纷、来访案件。今年,对孟塬镇宋峪村崔小亚因离婚引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纠纷问题,我们依照程序做好调处,对原持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注销,并按照仲裁调解程序进行妥善处理。同时,5月份代表市政府出庭参加了在渭南中院关于审理华西镇北洛村李忠孝与任连娃的土地纠纷一案,依照程序,提交了答辩书,做到全年信访无积案,处理率达100%。8.我市各项惠农政策已基本落实到位,一年来,无乱集资乱摊派现象发生。二、社会效益情况(一)通过农村财务审计和干部专项审计,加强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确保了农村集体资产不流失。(二)通过农民专业合作和家庭农场的发展,能够带动周边农户提高农产品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三)通过确权登记颁证,将农户承包数据和资料实现信息化管理,既能打消农民流转会产生归属纠纷的担忧,又为解决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提供最清晰、最原始的重要数据,为化解农村的这些矛盾提供最有效、最坚实的基础。(四)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正式运营,标志着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轨道,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坚强的后盾,打造了“三农”发展的新引肇,同时,也弥补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的空白。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农经体系不健全,专业人员缺乏。镇(办)分管农经工作业务人员变动频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经工作任务量大,政策性强,与开展实施工作的基层业务人员配备不匹配,能力不足、专业人员缺乏问题日益突出;二是软硬件配套设施不完善,无经费保障;三是业务培训不到位;四是缺乏鼓励激励体制,镇(办)农经干部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加大培训力度;二是突出重点工作,努力做到抓重点、重点抓;三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工作经费等得到有效保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一是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农经干部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大对镇(办)、村培训力度,逐步提升我市农经干部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二)完善市、镇、村三级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全数据化的网络监管信息平台,逐步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有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1年先后被省农经站评为“全省农经工作绩效考评先进单位”;被渭南市农经站评为“2020年度全市农经综合考核先进集体”和“2020年度全市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先进集体”;被华阴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