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永乐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镇安县永乐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5 14:15
单位名称 镇安县永乐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街道办农业综合事务提供服务。开展农业、林业、水务、畜牧兽医、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农业生产经营工作,开展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和气象公共服务与灾害防御工作,开展动植物防疫和监管工作,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开展水利综合开发、技术推广、生产经营、土地流转相关服务工作。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县河坪中路金水园
法定代表人 黄芳娥
开办资金 35.2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永乐街道办事处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34万元 13.3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永乐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8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落实精准帮扶措施、巩固提升脱贫质量。1、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一是对全办建档立卡脱贫户2854户9172人实施动态监测,新增监测预警户40户128人,已全部按照程序纳入监测系统,并分类落实了帮扶措施。二是完成了2021年度已脱贫户及易返贫致贫户动态调整与数据更新工作。2021年度完成建档立卡人口累计自然增加53人,累计减少189人;建档立卡劳动力务工信息采集及监测共采集3820人,修正务工信息600余次;完成建档立卡2854户9172人防返贫系统相关信息录入和6000余条系统错误信息修正工作。2、特色产业助农增收。一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现稳定增产增收。实施桑园科管4000亩;发展板栗27500亩;发展核桃15800亩;发展食用菌98万袋;发展烤烟2700亩;发展畜牧养殖8.37万头(只),新增魔芋种植800亩,新增中药材种植1500亩。二是扶持中合村、锡铜村等5村建成食用菌产业扶贫项目5个,补助资金55.2812万元;扶持中合村、花甲村建成小蚕共育项目2个,补助资金4.4万元,带动300余户群众增收。3、信贷资金大力扶持。一是三带四联。自2021年初开始,协助农商行督促村级平台公司兑现了所欠利息;二是小额信贷。加强投放扶持,对15个脱贫攻坚村居累计贷款405户433笔2028.91万元。协助银行加强到期贷款回收,对已到期的19户88万元贷款办理了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续贷;三是互助资金。在15个脱贫攻坚村居成立互助资金协会,发展会员950户,其中贫困户830户,累计发放借款697户783.7万元,期中当年发放借款50户128万元,完成贴息48户4.5541万元。4、生态资源管护补偿。一是狠抓护林员管理。定期召开护林员会议,进行技能、岗位职责培训,严格考核,为森林资源保护提供强大的人力保障。二是落实2018年-2020年下达上一轮退耕还林纳入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检查验收兑现工作,完成19个村居4621户21841.8亩317579.78元个人兑付,2162.3亩31439.84元集体兑付工作。5、易地搬迁后续帮扶。一是完成了“十三五”5个街办自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22个招投标项目,并进行工程结决算审计工作;二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完善安置点配套设施等工作,提升搬迁群众生活幸福感。(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助推特色农业发展。1、全面开展撂荒地排查,着力促进农业生产。成立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工作专班,共排查全办撂荒地363.5亩,涉及7个村130户,全部落实地块编码,组织复耕复垦,促进农业生产。2、实施病虫害监测防控,全力确保粮食安全。加强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玉米粘虫、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发放宣传画册1000余份、发放防治药剂20余箱、喷雾器10台、诱捕器10套,有效控制病虫侵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3、购买农业综合保险,降低农业发展风险。为全办6637户农户购买农业综合保险,审核办理农综险理赔业务126户,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4、加强春秋动物防疫,预防动物重大疫病。全年春、秋两季开展防疫,猪8845头、牛405头、羊504只、禽65139万只、犬79只。猪瘟、口蹄疫、免疫率,猪、牛、羊免疫挂标率,免疫建档率均达到百分之百。5、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善人居环境。对全办农村厕所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启动太坪村厕所革命全村推进项目,2021年农村户用厕改经村级自验、街办查验,完成太坪村58户、中合村23户厕改验收,档案整理和资金兑付工作。6、加强三资管理、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指导19个村居对农村集体资产三资管理系统培训工作,先后完成了北城社区等00个村居的三资管理系统试点录入工作,指导各村(居)完成了全国农村清产核资系统录入工作。7、强化农村住宅管理,从严审批农村宅基。全年按照程序共审批农村宅基121户,其中拆旧建新92户、新建29户。8、按时兑付惠农资金。按时上报兑付2021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共计5231户,460437.9元,2021年耕地地力补贴6558户,2406424.8元。9、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按照市县长江禁捕退捕工作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工作专班,组建护渔员队伍,结合河长制定期巡逻加强长江十年禁捕工作,按时上报季度工作总结配合做好宣传工作等。(三)加强科管提升,保障林业事业发展。1、板栗、核桃科管。办好各级领导经济林木综合科管点7处5690亩,板栗科管3500亩、核桃科管1300亩、核桃嫁接426亩,板栗嫁接2000亩、核桃建园200亩、补植补造200亩。2、退耕还林工程。对街道办2006年上一轮350亩和2016-2021年度新一轮2200余亩退耕还林所有地块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及时兑现补助资金。3、森林资源管护。加大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有害生物防治、林地管理、乱砍滥伐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组织宣传车20余车次,成立30人半专业应急扑火队,并组织进行为期两天的培训和演练。加强森林资源“三乱”排查力度,未发现违法行为。坚持依法凭证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保证林木采伐有序开展。4、遏制和消除病虫害的传播和危害。全办19个村居共砍伐和除治受感染的松材线虫疫木2.5万余株。对太坪村、栗园村等6个村2万亩板栗淡娇异蝽虫害进行防治,同时对栗园村、木园村等村5000亩核桃银杏大蚕蛾虫害进行防治,有效地遏制了虫害的危害。5、造林绿化,巩固天然林成果。“3.12”植树节组织干部职工在北城社区白家洼义务植树100余亩2000余棵。配合县天保中心在金花村、中合村、王家坪社区进行天然林封山育林造林6000亩。(四)加强河长制管理,抓好安全饮水工程。1、选配水管员,实施安全饮水工程。一是选配了35名水管员,签订聘用协议并进行业务培训;二是发放饮水工程水泵8台,更换水管10000余米,维修了八亩坪、锡铜等村的饮水设施。三是配合上级相关部门完成安全饮水的认定抽样、安全饮水敲门入户排查工作。2、落实河长制,加强河道清查管理工作。一是镇级河长巡河66次,对在巡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后期监管,确保了境内的水清河净。二是对境内河道进行定期巡查,组织劳力400余人、机械20多台,对河道“四乱”开展了四次大排查和大整治,三是同19个村居签订了河长制目标责任书,夯实管护责任。3、制定防汛防滑预案,确保安全渡汛。一是制定了防汛防滑预案、防御洪水方案、抗旱应急预案,与各村居和第八防区个关单位签订了防汛目标责任书;二是签订了防汛物资代储协议,发放防汛手册、防汛物资。三是及时接转上级雨情汛情信息60多条,避免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确保全办汛期安全度汛。三、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取得的社会效益。各个产业项目建设,增加了项目区长效产业规模,提高了产业质量,促进产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产业项目的实施在产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取得的经济效益。一是辖区内的森林资源得到有效地保护。二是通过产业项目实施,既增加了群众的家庭收入,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也积极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四、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乡村振兴方面。由于目前乡村振兴相关政策不够明晰,资金扶持力度不大,导致乡村振兴工作推动较为缓慢。二是产业发展方面。产业结构不够明晰,传统产业附加值不高,部分群众发展意愿不强,经营能力有待加强。五、整改措施。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1、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持续针对“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及收入问题进行排查摸底,制定完善问题整改措施,确保排查问题整改“清零”,针对收入不稳定户及边缘户,做好动态帮扶工作,建立动态帮扶台账。全面宣传和落实惠农政策,增加群众收入。2、创新实施“订单农业”、完善延伸产业供应链条。一是以龙头企业陕西永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依托,发展食用菌产业;二是围绕雪樱花魔芋厂、华兴魔芋厂,新建魔芋种植基地500亩,定向收购魔芋,加工魔芋食品;三是加盟百盛丝绸,建设高标准密植桑园2000亩,配套4个养蚕工厂、3个小蚕共育室,年养蚕500余张,同时延伸研发桑叶茶、桑叶挂面、蚕沙枕头等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六、下一步工作计划。2022年,我中心将紧紧围绕街办中心工作,重点抓好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农业生产、动植物防疫、人居环境提升、林业生产、森林资源保护等工作。1、继续加强疫情防控工作。2、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3、加大林业提质增效力度,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