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咸阳市分校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咸阳市分校

发布时间: 2022-03-25 11:25
单位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咸阳市分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民培训,建设现代农业。负责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和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实施农民学历教育培训和普及性科技培训;组织农民技术职称的评定及管理工作;开展基层农技干部素质提升培训。
住所 咸阳市玉泉路6号
法定代表人 窦永红
开办资金 80.5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0.57万元 59.02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咸阳市分校.公益 从业人数  2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咸阳市农广校在市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在陕西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积极实施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民培训工作2021年,市局下达我校职业农民培育300名工作任务,为了切实做好此项工作,我们一是成立以校长窦永红为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二是召开全市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民培训协调工作会议。安排全市2021年培训教学及相关工作。三是确定培训对象,组建教学班。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年龄在18-60周岁,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有一定产业规模、生产经营效益较好,且积极示范带动的种植大户、规模养殖场经营者、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骨干、农业企业负责人等。四是合理设置培训内容、选聘教师和教材选用。围绕主导产业,对培训内容、学时分配、培训日程安排、培训教师、教材选用等做出具体安排,做到一班一案。五是科学设置教学基地,按照“县区推荐、市级主办、基地实训”的原则,依托秦都区琼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陕西欣农兴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原县鲁桥清麓蔬菜专业合作社、兴平市兴林绿地苗木专业合作社、旬邑县鑫隆富兴果业合作社和永寿县鸿运达种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6个培训基地开展培训。目前,6个教学班已完成200学时培育课程,其中综合素养课20学时,专业技能课120学时,能力拓展课6学时,“云上智农APP”、“老刀学霸APP”线上培训24学时、跟踪服务30学时。按时完成了高素质农民网络监管系培训信息录入和农业农村部“云上智农”APP评价工作,参评率达到100%。二、积极实施基层农技干部培训工作2021年开展基层农技人员业务培训班10期500人。为做好此项工作,我校一是成立以窦永红校长任组长,魏凤泉副书记任副组长的咸阳市基层农技人员业务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印发相关文件,由学历教育科组织实施。二是扎实开展培训调研工作,制定了调研方案,考察调研实训基地,确定武功农村电商中心、苏坊农业园区、兴平市陕西亚虎食品公司、兴平市阳光玫瑰葡萄科技示范园、秦都鑫诚蔬菜园区、乾县唐农苑、乾县绿港、乾县绿之港、礼泉陕西欣农兴产业园区作为培训教学实训基地。三是确定培训重点内容。围绕我市农业绿色高效“吨粮田”、高产高效“万元果”、蔬菜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举办培训班,且突出了实训现场实践教学环节。四是精心遴选教师,聘请西农大、陕西能源学院教授王保通、吕平会、李海霞等为理论授课老师;农业专家张康峰、武军社、高增刚等为实训老师;魏永团、魏征等为指导教师,学员对需求调查表中对师资测评满意度达99%以上。五是选用优质培训教材。选取中国农大《农村电商》《农产品直播营销》;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果树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果树生产与经营管理》、《设施蔬菜栽培技术》、《特色蔬菜实用栽培技术》、《现代农业绿色生产实用技术》。六是严格培训管理考核。组织学员交流互动、撰写心得体会、参加理论考试,开展培训需求调查、上课签到考核,履行请假手续,组织学员填写基层农技干部培训登记表,对培训学时进行考核。七是及时媒体宣传。先后在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新闻报道1篇,在咸阳三农之窗网站报道2篇,并且编辑美篇3篇及时在省市各工作交流群中宣传报道,点赞多,反响好。三、大力实施农民普及性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扎实开展农民专项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全市各级农民培训机构,以我市农业产业化园区、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重点,以培育高素质农民为目标,紧紧围绕“粮、果、畜、菜”四大支柱产业,重点开展农业绿色高效“吨粮田”、高产高效“万元果”、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技术培训,采取集中理论授课、实际操作、现场指导、科技下乡、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项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全市累计举办各类短期普及性培训班1670期,15.13万人次。为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四、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培训网络教室开展农民学历教育培训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网络教室19个。利用远程视频教学点播系统,建立农民教育培训视频教学资源库,完成服务器存储1476个视频文件、增添种植养殖技术视频300个。开设移动视频教学班21个。各市区县教学现场期间,通过主教室对12个市区县参训学员开展现场远程培训86期次,在线培训6800人次。特别是汉中市校农广校一行来我市观摩学习,对我校网络教学平台培训教学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六、存在问题:一是个别县区对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理解不够,对远程网络视频教育培训重视不够。二是新型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培训中有的县区业务不熟,工作相对滞后。三是党建工作方式、http://www.1010jiajiao.com/qx_portal/cat/283.html _blank方法不够创新,缺乏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活动载体。四是学校干部职工理论学习不够系统,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加强。七、明年工作设想以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以乡村振兴全面提升我市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为切入点,全面落实中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农民,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发展。1、完善培育培训工作体系。继续完善以农广校为主体的“一主多元”的培育体系,统筹职业农民培训、认定、政策扶持和农民专项实用技术培训。2、继续加大职业农民培训力度。结合省市项目要求,重点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训力度,围绕农业绿色高效“吨粮田”、高产高效“万元果”、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技术和实施“千村万户”增收计划开展培训,培育一大批高素质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证。3、加大远程教育平台培训力度。充分依托互联网络,建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组织农民参加在线学习。利用现代信息化服务手段,搭建信息技术服务桥梁。建立起专家与学员,技术指导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平台。4、加快实用技术微视频制作。围绕“粮果畜菜”和特色产业,依托职业农民、农村能人、土专家和农技干部,拍摄制作农技干部“农技讲堂”视频微课和高素质农民“智慧讲堂”视频,丰富和充实网络教学视频课件,满足广大群众日常学习需求。5、营造有利工作氛围。加大对农民的激励扶持和宣传力度,着力健全信息网络,围绕主体主线,宣传大事、新事、实事,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陕西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评为2021年度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