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阴市> 华阴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华阴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5 10:55
单位名称 华阴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优化园区投资环境,促进园区健康发展。园区规划、产业政策宣传、招商引资、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服务工作
住所 华阴市罗敷镇
法定代表人 马落实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华阴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2万元 -1.42万元
网上名称 华阴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主要建设内容有:“二纵三横”五条道路、污水处理厂、供水厂、尾水湿地及配套工程,分别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水发(北京)建设有限公司承建。计划总投资约6亿元。截至目前,一期基础设施、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配套设施、电力改迁已完工,供水工程完成97%,累计完成投资5.355亿元。2、园区项目策划工作持续推进。正在策划的“华阴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已申报成为华阴市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截止目前,该项目设计方案已基本完成,项建及可研初稿已编制完成。待完善有关数据后,正式上报办理立项,并办理其它六项审批手续。3、加挂渭南高新区华阴园区。根据渭南市政府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渭南高新区与华阴市协同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渭南高新区与富平高新区协同发展的意见》(渭政办发〔2021〕51号)文件精神。8月31日,经渭南市人民政府批准,渭南高新区与华阴市、富平高新区协同创新发展授牌仪式在渭南高新区3D打印基地举行。同意华阴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加挂《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阴园区》牌子。4、化工园区认定事宜。经过与渭南工信局多次对接,12月3日渭南工信局及相关专家一行来园实地考察,经初步评判园区基本满足化工园区认定的九个必要条件。5、安全生产工作。今年以来,我中心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两个至上”,按照“三个必须”的要求对园区发展和安全统筹兼顾,努力做到园区境内未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园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主要工作:一是领导重视,抓好组织落实。成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并下设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组织召开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及部署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共计12次,开展重要活动6次。二是安排部署安全生产重要工作。做好园区各参建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分管领导深入一线检查落实,总计检查45次,隐患排查整治共计139条,发出整改通知36份,消除安全隐患139条;三是突出宣传教育,营造安全氛围。开展了消防应急演练、举办“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百日整治”、“五进宣传”等活动,对带动员工安全生产积极性,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掌握逃生技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四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抓好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围绕三年行动集中攻坚,重点抓好“两个专题”对照检查,逐项检查专项任务落实情况,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截至目前,全年未发生一起不安全事故。6、园区入库纳统工作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园区有五个项目已入库,分别为:华阴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一期基础设施项目、华阴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华阴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罗敷镇)供水工程、华阴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尾水湿地项目、华阴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电力迁改工程。项目总投资任务为71093万元。截止2021年11月累计投资70897万元。(2017年完成投资4050万元,2018年完成投资27473万元,2019年完成投资14654万元,2020年完成投资17836万元;2021年完成投资6884万元)。7、园区财政评审及过程审计工作及时跟进。为了确保企业债券资金、政府专项资金依法合规使用,经请示市政府,在财评中心及审计局的安排委派下,引入财评单位及过程审计单位,对园区一期基础设施、污水处理厂、供水工程、尾水湿地、电力改迁等10余个项目进行财政评审和过程审计。截至目前,除一期基础设施、污水处理厂项目,其余项目的财政评审工作和审计工作已完成。8、园区招商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积极与外地投资商联系。累计接企业客商十批40余人。二是为吸引更多企业入园,推进招商工作,积极与有入园意向企业进行定期对接。3月18日-19日副市长焦邦兴带领市应急、环保、税务、市场监管、经合中心、医药园区、华敷公司等部门和企业负责人,赴宁夏东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招商考察;5月11日在西安参加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签约仪式上与陕西国康瑞鑫制药有限公司医药产业项目合同书;9月15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马落实、华敷公司总经理周建涛一行6人赴杨凌陕西中远动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座谈交流、实地考察、叩门招商;11月26日-11月30日,在副市长董颖的带领下,经合中心、医药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一行赴广东参加2021陕西-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合作活动开展系列叩门招商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材料200余份,对接洽谈企业28家。三是陕西国康瑞鑫制药有限公司医药产业项目已正式通过我市2021年第一次招商引资联席会议联评联审。该公司注册、开户、立项、稳评备案、修建性详细规划及详细设计图纸初稿、围墙修建、土地解押及置换、办理独立分证等工作已相继完成。计划引进资金3.39亿元,实现纳税总额2365万元,解决就业260人。二、社会效益情况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园区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积极应对,科学防治。第一时间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全面筑牢疫情防线,在抓紧抓细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扎实做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建立安全生产形势月分析、项目管理监理周检查和施工单位班前安全交底等制度,定期检查、排查安全隐患,一年来,未发生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未发生一起不安全事故,未发生一例违法违纪案件。园区“二纵三横”五条道路、污水处理厂、供水厂、尾水湿地及配套工程基本建成,累计完成投资5.355亿元,可满足入园企业试运营需求。国康瑞鑫、扬州地平线顺利落地,计划引进资金约5.8亿元,实现纳税总额约3000万元,解决就业360人。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招商引资。园区现有入驻企业两家,分别为锦前程药业及国康瑞鑫,其中锦前程药业因企业法人代表个人原因无法正常履职,建设暂停;国康瑞鑫尚未正式动工。2、尾留征地。园区一期启动区约2600亩土地已征收约2400亩,尚有部分零星、分散的约200亩土地没有征收到位。秦康红油松林及当地村民鲍存厚长期无理阻工导致滨河东路无法全线贯通。3、坟冢迁移。园区一期启动区约2600亩土地,用地范围内96%以上坟冢均未迁移,影响园区及入园企业建设。4、土地指标。园区一期启动区约2600亩土地,已取得土地手续的共计980亩,正在调整指标的约190亩,还有约1430亩土地没有指标,需要加快调整。5、体制问题。发展服务中心与华敷医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其中发展服务中心为副科级事业编制机构(借调4名,编制6名,在编人员现有人事关系均在经合中心),华敷医药是城投公司子公司,存在管理机构重叠、职能交叉、体制不畅等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制定任务书,指定分管领导一名、具体负责同志三名,与发改、行政审批、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定期对接,2022年1月15日前完成项目审批手续。同时,积极与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对接,力争3月上旬建设资金筹措到位,确保项目早动工、早建成,满足入园企业轻资产运行需求。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势扬帆,充分发挥“渭南国家级高新区华阴园区”品牌效应,紧扣高新区“腾龙换鸟”的想法,指定具体负责同志三名,定期对接高新区利君中药等五家药企,推动渭南高新区外溢产业落地园区。并充分研究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础、优势及不足,逐步丰富招商大脑、完善招商地图、明确招商思路、挖掘招商线索、梳理招商名单,从“大海捞针”转向“精准捕捉”,促使园区效益初显、带动作用增强、综合影响力加大,为市域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做出更大贡献。3、加快入园企业建设。解决好国康瑞鑫医药产业项目建设期,租赁办公楼正式用电等系列问题,加快土地交易及过户,督促企业尽快确定详细设计,加快环评、能评等相关手续的办理,加快招投标。4、加快尾留地块征收。积极对接罗敷镇,打通堵点,疏通难点,确保约200亩尾留土地征收到位。5、加快解决土地指标。积极对接罗敷镇,打通堵点,疏通难点,确保尾留的200亩土地征收到位;积极对接市自资局,解决剩余1431亩园区土地空间利用规划调整,取得用地指标,做到依法、合规建设。6、理顺体制,逐步完善营商环境。强化团队建设,理顺管理职能。转移工作重心,全力做好配套服务,在营商环境的改善、服务水平的提升、封闭式管理的执行、审批手续的跟踪代办、要素保障、企业减负上做好、做足文章,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7、加强队伍建设。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坚守纪律底线,敬畏党纪国法,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团队建设,充分发挥班子的带动作用,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