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紫阳县中医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科大学生、中专生、成人医科学历教育临床实习,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紫阳县城关镇新桃村四组18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海涛 | |
开办资金 | 80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紫阳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925.83万元 | 8822.2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7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1年1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开办资金、住所。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情况(一)以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为制度核心,深入推进公立医院制度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确保改革发展正确方向。二是健全完善医院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从制度层面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二)严要求抓疫情防控,贡献中医防控力量。一是落实发热门诊由分管副院长垂直管理,精准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二是累计抽调77人驰援西安、进行核酸检测等,完成各项指令性工作。三是强化落实感染防控培训,共计24场覆盖1059人次。四是全年共检测167209人次,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经验,贡献了中医防控力量。(三)科室建设有序推进,满足群众就医需求。一是开设儿科、皮肤科、急重症医学科,并分别于5月、6月、9月投入运行。二是煎药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县域检验中心等市县区域内领先理念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三是借助对口帮扶促使我院在耳石症的诊治、消化内镜下治疗、心脏超声检查、腹腔镜下胆囊、阑尾、腹外疝手术治疗、血液病的筛查等医疗业务上取得较大进步。四是开展“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呼吸道检测”等新技术新业务,进一步推动医院业务发展。(四)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持续改进。一是调整充实成立医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十三个管理委员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纵横交错的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二是重新修订印发《医院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并印章了口袋书,进一步促进了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五)依托绩效分配改革,推进中医事业发展。一是制定出台《经济核算及绩效工资预算管理方案》、《绩效考核方案》、《科室二次分配指导意见以及各科室考核细则》3个方案,重新调整业绩绩效和工作量绩效。二是依据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结合二级中医医院功能定位,将门诊中药处方比例、中药饮片使用率、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比例、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等中医医院特色考核纳入院内绩效考核指标。(六)全面推行优质服务,品牌效应再次升华。一是引进第三方机构摸清医院服务短板,为医院服务品牌的建立进行自画像,以问题为导向初步建立了系统性、标准化的优质服务长效机制。二是以患者就医体验改善为切入点,优化简化就医流程,对就医环境进行美化亮化,动态调整窗口科室上班时间,逐步实现医疗质量与医疗服务双提升的格局。(七)全面加强制度建设,关心关爱留用人才。一是充分发挥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确保改革发展正确方向。二是建立健全人才梯队培养体系,深化推进人才梯队建设水平,建立完善人才关心关爱机制。(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调整选派1名驻村第一书记、2名驻村工作队员继续包联焕古镇刘家河村,相继开展集体升学礼、疫情防控、健康义诊、环境整治、六查六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消费扶贫、等年度重点工作。(九)强化信息建设投入,离智慧化更进一步。一是完善HIS、LIS、PACS等系统,实现信息数据互联互通,电子病历由0级升为3级;二是添加检验自助机、放射报告机、实现微信预约挂号、预约诊疗、诊间支付、报告手机端查询等,让患者感受更加方便和快捷;三是新增门诊排队叫号系统、HPR物资物流管理系统、办公OA系统、院感管理系统、手术麻醉管理系统,提升医院管理品质。四是改造完成乡镇卫生院核酸标本送检及报告本地打印流程以及预检分诊核酸检测微信支付流程,实现各镇卫生院送检标本可在第一时间自行打印检测结果和我院核酸结果可通过医院公众号查询。(十)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深化平安医院建设。一是改建发电机房及配套连接线路,减少和避免临床医疗安全隐患的发生。二是对医院消防系统进行整改和维保,强化对医院水、电、气以及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十一)以文化建设为驱动,向心力得到了凝聚。一是组织和参加院内外各项文化活动,提高职工的凝聚力。二是公开征集院训、院歌、院徽等,提振全体医务人员的精气神。(十二)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幸福指数。一是开通院内职工通勤车,方便职工上下班。申请公租房解决职工住房的问题。二是完善制定了聘用人员工资调整、职称晋升通道。三是让退休职工共享医院发展成果,积极落实工会等符合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一是开设儿科、皮肤科、急重症医学科等新科室,满足群众就医需求。二是筹建煎药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县域检验中心等,便利群众就医。三是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等各项义诊活动,服务百姓健康。四是无偿献血20000毫升,履行社会责任。五是面向患者提供智慧医疗、优质服务等,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六是抽调17名医务人员开展对口帮扶,惠及更多百姓。经济效益:一是全年医疗总收入7561.3万元,同比增长50.92%,全年门急诊79835人次,同比增长35.53%;门诊收入3262.2万元,同比增长53.4%;全年出院病人8838人次,同比增长48.66%;住院收入4299.1万元,同比增长49%;全年手术1257台次,同比增长40.6%。二是关键指标趋于合理化,中医特色凸显:平均住院日7.99天,同比下降0.37天;住院次均费用4864.33元,同比增长0.76%,增幅比在可控范围内;病床使用率达97.96%,同比增长19%;全年药品收入2624.7万元,药占比34.7%,占比较去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其中中药饮片销售386万元,同比增长157%;中医诊疗费用570万元,较2020年大幅增长,中医特色优势逐渐凸显。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中医特色科室优势不明显,传承创新能力缺乏。2.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3.历史债务较大,运行成本加大。4.人才队伍建设乏力,人员极其不稳定。5.医院发展空间有待于进一步拓宽。改进措施:针对中医特色科室优势不明显方面。一是对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强化中医药特色指标。二是结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建设项目,加强中医特色科室建设。三是按照“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要求,积极创建中医特色科室,遴选和开展中医诊疗特色的优势病种。针对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以电子病历为中心,利用中省项目启动信息化二期建设,建设内容涵盖医院集成平台、体检系统、智慧护理等。针对历史债务较大,运行成本加大方面。一是积极协调对已建成的综合楼、康复楼进行验收审计。二是协调银行贷款进行资金周转。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针对人才队伍建设乏力方面。一是继续加大本科生招聘力度,力争在影像诊断、临床医学、口腔等专业上有所突破;二是举全院之力引进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耳鼻喉科、骨科、普外科等短板弱势学科业务技术骨干。三是选送一批基础好、业务精的业务技术骨干到省内、外三级医院进行由点到面的进修学习,专科护士培训做好应派尽派,涵盖各专科。四是择时分批次组织中层管理人员到省内外医院进行短期参观学习,适时在院内举办中层管理干部培训班,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方式不断提高中层管理水平。针对医院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方面。一是积极向县局、政府汇报,完成上报国家发改部门项目即中医特色科室建设项目前期征地拆迁、地勘、规划设计等工作,待项目资金下达后及时启动建设。二是优化调整医院功能布局和设施设备,使医院布局符合现代化中医医院建设标准,更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改善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四、下一年度计划以二甲复审为主线,启动人事制度和财经制度两项改革,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绩效分配改革、优质服务走深走实,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加强工会、团委等群团组织建设等,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智慧医院建设、中药煎药中心、MMC项目建设,全面推动医院走向高质量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1.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名称:紫阳县中医医院,证书登记号:43622592161092411A2101,有效期限:自2021年2月8日至2026年2月7日。2.2013年9月通过了全省二级甲等中医院评审,文件号:陕中医药发〔2013〕42号。2018年3月通过了全市二级甲等中医院复审,文件号:安卫计字〔2018〕33号,有效期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1年7月被中共紫阳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2022年2月被县卫健局授予“2021年度卫生健康工作先进单位”及“2021年度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