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佳县> 佳县文化馆(佳县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佳县文艺创作研究室)

佳县文化馆(佳县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佳县文艺创作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2-03-25 09:24
单位名称 佳县文化馆(佳县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佳县文艺创作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搞好群众文艺队伍建设,开展各类艺术培训;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开展流动(下乡)文化服务;组织并指导群众文学和艺术创作;开展公共文化数字信息服务。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西郊5号
法定代表人 高清波
开办资金 16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佳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7.57万元 84.5万元
网上名称 佳县文化馆.公益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变更单位名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聚焦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今年以来,我单位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积极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局党总支召开的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干职工召开学习教育活动11次,深入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等著作,全体干职工人均撰写学习笔记30000字以上,学习心得体会7篇;参加了佳县文旅局党总支组织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二)充分发挥文化服务职能,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我单位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积极统合我县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我县公共文化事业,组织开展各类展示展览、文学创作、艺术创作、艺术培训、文化进社区、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为推动我县公共文化繁荣作出了一定的贡献。2月份,开展了“新春文化行欢乐送万家”大型活动。4月份,开展了“清明节捏面燕”活动。5月份,举办了“墨韵陕北风”书画精品展。6月份,举办了“百年荣光童心向党”六一少年儿童书画展;同佳县第一小学联合举办了“我是小小传承人”——非遗进校园活动。6月下旬,举办了“2021年佳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7月份,参加了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的《永远跟党走榆林市庆祝建党100周年广场舞大赛暨陕西省群众文化节榆林市分会场》,荣获优秀奖。9月份,佳县县委县政府举办了“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佳县第四届红枣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我单位在活动主会场佳县东方红文化产业园设立了佳县剪纸、佳县手工挂面、佳县枣木雕等7个项目10多个展室。10月份,我单位带领非遗传承人在佳县王家砭打火店村开展了“彰显非遗魅力助力乡村振兴”文艺演出活动。(三)全面接手非遗工作,推进非遗保护传承与利用2021年,我单位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除了开展各类展演展示活动、举办免费培训班、组织非遗下基层进社区等活动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开展项目与传承人申报工作,构建四级传承体系。2021年度,我馆完成了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材料,完成了7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组织非遗进校园活动,提升学生兴趣爱好。佳县剪纸市级传承人马连军,县级传承人乔桂林、韩红艳在佳县中学开设剪纸公益课堂,长期向高初中学生免费开展剪纸培训,每周2课时,全年约80课时。佳县剪纸省级传承人李改琴,县级传承人张锦芳在佳县第一小学开设剪纸兴趣班,每周星期五下午为小学生免费开展剪纸课程。每周2课时,全年约80课时。3.申报非遗就业工坊项目,推进生态保护阵地建设完成了第二批省级非遗就业工坊申报资料2份,即德兴恒葭州手工挂面非遗工坊、佳县剪纸艺术工坊。建设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点1个,即佳县木头峪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点。(四)严格文物值班制度,确保馆藏文物安全无事故佳县文物库房设在佳县文化馆,库房现有各类藏品2148件。为了确保文物保管零事故,我馆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办法和值班制度。安排专人负责保护,两人一组两班倒,全年无休,尤其重视周末、节假日等安全问题,极大地排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文物安全。(五)其他方面1.影剧院工作开展方面。影剧院承接全国读书日宣传活动、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宣传活动等各类宣传活动18场,承接应急管理局安全工作会议1场。5月份以来,影剧院主要协助县卫健局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现因安全问题,影剧院停止运行。2.文艺创作研究方面。编印出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佳县剪纸》图文集,我馆干部刘亚莲创作并出版了纪实文学《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纪实文学《佳县百年记忆》两部作品。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我单位驻刘家山乡刘百治村第一书记高清波、队员白江龙7月底撤回。新选派1名优秀的年轻干部高丹担任刘家山乡黄家梁村驻村工作队员。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3月份开展了“三区人才”2021年公共文化服务第一期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班,培训时间4个月。培训项目包括剪纸(成人班、少年班)、书法、刺绣、编织、舞蹈(广场舞、民族舞、古典舞)、国学(成人、少儿),课程安排在周末及工作日的晚上以方便群众,确保每个培训项目每周最少两课时,累计培训2300人次。2.7月份组织开展了佳县文化馆“三区人才”2021年公共文化服务第二期公益性培训班,培训时间10天,培训学员230人次。3.2021年建成通镇白家沟村和坑镇赤牛坬村两个文化馆分馆。三、存在的问题1.馆内基础设施简陋、办公条件差、培训教室无供暖。2.单位工作经费保障不足,工作运转困难。四、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单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1.加快文化馆搬迁工作,解决馆内设施设备简陋的问题,根据《佳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将东方红产业园步行街E标段四合院划拨给文化馆使用的批复》(佳政发〔2020〕35号)的文件精神,佳县文化馆将由现在的场馆搬迁至东方红产业园,2022年度,我馆将积极争取,尽快搬迁。2.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解决经费紧张的问题,2022年度,我馆将积极争取县财政支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并同步争取市级配套资金,以便更好的开展活动。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2年我馆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新风尚、弘扬正能量,为构建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我县群众文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1、加强党组织建设,提升支部战斗力。党组织建设是党的执政根基和力量源泉。2022年,文化馆党支部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持续加强党组织建设,完善党支部架构,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加强党员党性培养、转变干部作风,提升支部战斗力。2、搞好群众文化服务,做好免费开放工作。一是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文艺、展示展览活动,聚焦文化进社区、非遗进校园做好群众文化服务;选派优秀文化文艺作品参加中省市组织的活动,宣传佳县优秀传统文化技艺。二是持续开展免费开放工作:做好中老年活动室、非遗展馆、综合展览室、阅览室等展室免费开放;书法、剪纸、编织、舞蹈、刺绣、国学等艺术培训班免费培训工作。3、聚力非遗文化保护,探索“非遗+”模式。一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的挖掘、调查、整理、申报及考评工作;二是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力。创办非遗小舞台、展演展示佳县秧歌、陕北民歌、佳县跑驴、佳县唢呐等优秀非遗项目,让群众深切感受非遗魅力。4、推进总分馆建设、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继续推进总分馆建设,并充分发挥“三区人才”公益培训职能,使广大基层群众享受到更加丰富、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5、创新服务形式,基层艺术提质增效。实施2021年度佳县基层全面艺术普及服务提质增效项目,争取2022年度佳县基层全面艺术普及服务提质增效项目。把我县优秀的文化文艺演出活动、精品非遗教学课程以及重点文化场馆、景区活动信息,通过线上系统上传并授权由中、省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直接或委托相关单位进行公共数字文化的公益宣传推广,从而推广我县文化旅游知名度,更好的服务群众。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1年被佳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评为《优秀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