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白河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促进公共创业就业,人才交流服务,创业就业平台建设的协调指导,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承办,发布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承担全县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具体经办工作。 | |
住所 | 白河县城关镇旬白路199号 | |
法定代表人 | 代云青 | |
开办资金 | 2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白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0.48万元 | 165.7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白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认真贯彻执行促进创业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二)承担全县创业就业及人才交流服务,开展法规政策咨询。(三)承担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工作,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组织开展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四)参与全县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就业扶贫基地、就业示范基地等创业就业平台建设的协调指导;承担职业培训、失业人员培训和城镇被征地农民培训工作。(五)参与指导全县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六)承办发布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组织开展劳务招聘洽谈会,承担非国有单位及各类流动人员的人事关系和档案。(七)承担全县创业促就业的服务工作,承担全县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具体经办工作。(八)参与拟订全县新社区工厂、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九)承担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维护工作。(十)完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交办的其他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开展“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促就业专项活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线上、线下招聘会16场,带动转移就业63518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1279人。累计培育6家创业孵化基地,2家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吸纳170余人入驻创业,带动就业860余人。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997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1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441人,分别占目标任务的124%、134%和183%。登记失业率为3.86%,实现了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全年安排高校毕业生及社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148人,兑付见习补贴100余万元。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5笔3100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3.33%,其中9家中小企业发放担保贷款2200万元,个体发放46笔900万元,带动创业150余人。2.巩固脱贫成果成效明显。全年开展各类培训381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318人。其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23人,就业技能培训1188人,创业培训221人,致富带头人培训378人。全年共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1411个,帮助1411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其中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1054人,全年支出岗位补贴858.1万元。建立常态化防返贫致贫监测和就业帮扶机制。目前全县“三类人员”1352户4501人,其中边缘易致贫411户1323人,突发严重困难578户2005人,脱贫不稳定363户1173人,实现务工953户1507人,落实养老保险费政府代缴政策851人。3.新社区工厂建设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局加大招商力度,提供优质服务,按照“总部工厂+新社区工厂+扶贫车间+家庭工坊”新社区工厂发展模式,通过联合经营、订单加工等形式,使以毛绒玩具文创产业为主的新社区工厂得到快速发展。为搬迁群众和脱贫群众提供了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机会,取得了农民就业、产业发展、社区繁荣、乡风和谐、社会稳定的“多赢效果”。截止目前,全县已发展新社区工厂140家,其中毛绒玩具企业52家,吸纳群众就业452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25人。2021年新建新社区工厂53家,其中毛绒玩具19家。4.各类补贴资金及时兑付。全年累计为161名创业人员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80.5万元,其中脱贫劳动力创业51人。兑付2020年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六批2644人80万元,2021转移就业交通费补助6155人287万元。兑付新社区工厂房租水电补贴 、复工复产一次性生产补贴和新增员工岗位补贴880.8万元。兑付一次性创业补贴25.5万元、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资金192.6万元、上公益性岗位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资金17.7万元、职业介绍补贴25.85万元、各类培训补贴323.2万元、“以工代训”补贴1526人137.7万元、培训人员生活交通费2874人64.7万元,其中贫困劳动力1127人37.8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年来,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受疫情影响,重点群体就业难度加大。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企业用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较突出。二是全县人才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缺乏,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农村产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建立百家劳务公司,引导群众外出务工。在各镇建立百家劳务公司,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劳务经纪人积极参与,按规定落实就业创业服务补助、一次性交通补助等政策,以脱贫人口为重点大力推进劳务输出,2022年计划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万人以上。2.壮大百家社区工厂,帮扶群众就近就业。按照“总部工厂+新社区工厂+扶贫车间+家庭工坊”新社区工厂发展模式,通过联合经营、订单加工等形式,使以毛绒玩具文创产业为主的新社区工厂得到快速发展。为搬迁群众和脱贫群众提供了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机会,取得了农民就业、产业发展、社区繁荣、乡风和谐、社会稳定的“多赢效果”。2022年,着力构建以毛绒玩具、电子线束、服饰织袜为重点,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特色手工艺作为补充的新社区工厂发展格局。全年力争发展新社区工厂100家,带动就近就业2000余人。3.开展百场技能培训,提升群众就业技能。一是坚持职业培训与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开展中蜂养殖、茶园管护、特色小吃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二是坚持职业培训与就业导向相结合,大力推进订单、定岗、定向培训。开展其中足部修护师、电工焊工、月嫂暨家政服务培训。三是开展电商、乡村旅游、高校毕业生以及妇女创业培训。四是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以提升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致富和带贫能力为主要目标,培养一批扎根农村、创业兴业、带动一方的骨干力量,引导并带动群众通过创业就业发展产业增收致富。2022年计划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各类培训100场次4000人以上,进一步提升群众就业技能。4.引回百名创业能人,做大做强归雁经济。近年来,为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政府通过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以情感化,吸引了一大批外出务工能人回乡创业,渐渐形成“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的现象。政府筑巢“归雁经济”加快了一方群众脱贫的步伐。2022年,进一步加大返乡入乡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调整和优化扶持政策,鼓励返乡入乡创业发展就业帮扶车间。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落实力度,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创业能人、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帮助有条件的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自主创业,按规定落实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培训等政策。加强返乡创业载体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园区、大型易地搬迁安置点等资源建设返乡入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根据入驻实体数量、孵化效果和带动就业成效按规定给予创业孵化基地奖补。2022年计划引回百名创业能人,做大做强归雁经济。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